海歸創業新政策內容

  為留住海歸,鼓勵海歸歸國創業,國家出臺了海歸創業新政策,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網際網路金融催化融資新思路

  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更好地澆灌小微企業、“三農”等實體經濟之樹。

  很多人都渴望創業,但資金限制了發展,無數懷揣著優秀企劃案的人們最終沒能邁進創業的大門。

  目前國內創業者的融資渠道較為單一。由於金融機構財力雄厚,提供的服務較為多樣,金融機構的貸款成了創業者眼中的融資“蓄水池”。由於不熟悉國內的金融體制情況,很多海歸創業者為求穩妥,在創業初期融資時傾向於選擇比較安全的金融貸款。在此背景下,“推行金融體制改革,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援”在持續幾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多有提及。

  然而處在創業期的小微企業通常由於信用等級較低、貸款數額較小、辦理手續成本高等問題,造成銀行對小微企業的融資積極性不高。網際網路全面進入金融界後,將放貸方與借貸方通過網路相連,甚至實現專案與投資者直接對接、不受時空限制,從而使民間交易成本下降、提升交易效率。

  網際網路金融在民間大熱之後曾引發各方激烈討論,而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無疑是肯定了該領域的實際作用。對這一領域的新發展和政府的舉措,海歸創業者不可不察。

  :簡政放權提高審批效率

  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簡化前置性審批,充分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推進投資創業便利化。確需設定的行政審批事項,要建立權力清單制度,一律向社會公開。清單之外的,一律不得實施審批。全面清理非行政審批事項。

  手續辦理、證件審批是合法創業的必要環節。之前辦證手續繁瑣、收費專案繁多讓海歸創業者感到頭疼不已。各個視窗說法不一、相互“踢皮球”更讓海歸“望證卻步”。過去,等候一個行政審批的時間需要幾個月,有的甚至需要幾年。創業,機會很重要,時間很寶貴。雖然“行政資訊公開”、“政府職能轉變”在會議和講話多有提及,實際行動也開展了將近一年,但明確寫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還屬首次。

  據統計,從去年7月第一次放權至今,已有50多個政府部門取消或下放416個審批專案,重點放在了經濟領域的投資、生產經營活動等方面,而《政府工作報告》對於今年的簡政任務則提到“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00項以上”。曾有媒體報道稱,某些專案中行政審批過程的等待時間由過去的300多天壓縮到109天。對於海歸創業者來說,國家轉變政府職能的改革方向及其實際成效無疑是及時雨。

  :清關卡讓市場拓展一路暢通

  要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清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的各種關卡,降低流通成本,促進物流配送、快遞業和網路購物發展。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整個世界的物流市場增長潛力巨大。國外第三方物流自上世紀80年代興起以來,不斷創造新的增值服務內容和形式;相比之下,我國的第三方物流業剛剛起步。受市場上關卡的存在以及物流企業的現代物流意識缺乏等因素影響,我國的物流行業仍處在較低水平。

  對於很多網店來說,物流速度是客戶衡量店家服務的重要因素。一般情況下,企業實施市場開發戰略主要有3種途徑:發掘當地潛在顧客、開闢新的營銷渠道和開拓外部市場,每種途徑都與物流行業息息相關。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新增的“清除關卡”、“促進物流配送”等任務為網路營銷和物流業是一大利好。

  最近,不少物流公司紛紛打出“全國重點城市互寄,次日送達”的提速承諾。藉助快速的交通工具、提供靈活的服務形式,我國的物流配送和快遞業務正加緊發展。在此背景下,有意於在物流領域投資創業的海歸人才應當抓住機遇,有意於藉助物流業和網路購物的發展而壯大自身的海歸企業家更不要錯過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