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瀋陽的創業小故事

  瀋陽創業政策無疑為創業者帶去了很大的幫助,下面小編想要和你分享的是。

  瀋陽的創業小故事:誓走出門創業路

  景雪峰的家在釣魚鄉鐵河村四組,是一個偏僻的窮山溝,自己在釣魚鄉謙益鹿場下崗後,為了生計,他曾嘗試著做過許多次買賣,上山挖藥材,還在家設一個藥材收購點,期盼著能掙一些錢養家餬口,可是由於缺乏經商經驗,不懂得經營藥材的基本知識,藥材售不出去,借來的本錢也都押在了收購的藥材上。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本來想減輕一點家庭的負擔,反而使他家背上了不小的債務,景雪峰徹底絕望了,當時,家鄉許多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景雪峰的父親景建林是老黨員,老退伍軍人,有著獨到的眼光,他常教育兒子,做事要踏踏實實,做人要堂堂正正。父親看著兒子語重心長的說,“雪峰,到外面的世界去闖一闖,憑著你樸實又勤奮的個性,相信一定會打拼出一片天地!”於是景雪峰抱著改變家中生活狀況,減輕父母負擔的願望,懷揣100元錢,獨自一人走上了打工之路。

  初到瀋陽,輾轉到一家電器銷售門市打工,成天干著搬運的重活、髒活和累活,無規律的工作每天長達10幾個小時,卻又學不到任何技術,一月下來,除去生活、房租所剩無幾。於是他又投靠在父親的一個老戰友家,父親的戰友在瀋陽客運公司包長途客運的線路。景雪峰就在他那幫著做長途客運售票的工作,這裡的生活環境使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越幹越有信心,從那時起他就暗下決心要在這裡學到真正的本事。

  瀋陽的創業小故事:懷揣抱負,苦學本領

  在做售票員期間,景雪峰深知要想在這樣的城市裡幹一翻事業,爭得一席之地,必須掌握過硬的技術,才不會被激烈的市場競爭所淘汰。他硬著頭皮一邊賣票一邊向司機請教駕駛技術。對於他這樣一個既無文化、又無技術的人經常受到歧視。有些司機覺得他一個打工仔能有什麼出息,就有意識的避開他,不願教他,工作的勞累,離鄉的孤獨無助,使他感到了前途渺茫,但為了在城市有生存能力,為了實現幹一翻事業的夢想,他忍辱負重,邊買票邊學駕駛技術以及關於長途客運方面的知識,還用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錢在駕駛學校的培訓班報了名,一有空就苦練駕駛技術。在家鄉艱辛的耕作養成了他能吃苦、不怕艱難的性格,面對人生從未有過的挑戰和考驗,景雪峰暗下決心,不達目的不罷休。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半年的刻苦學習和實踐,景雪峰從一竅不通到逐步熟悉,邊學習邊操作,獲得了長途客運駕駛員駕駛證A票,已經有駕駛長途客車的資格了。

  瀋陽的創業小故事:苦盡甘來,打工仔變經理

  2003年,他憑藉自己的技術實力、經營能力,首先擔任長途客車司機的職務,通過兩年的發展,他在客運公司獨立包下了四條長途客運線路,遼源——瀋陽、西豐——瀋陽、西豐——遼源、瀋陽——盤錦,先後購置了七臺長途客車,成了家,在瀋陽、西豐有多處房產。目前,景雪峰的資產已達上千萬。真正在夢想的城市裡站穩了腳跟。

  瀋陽的創業小故事:功成名就,打工仔不忘回饋家鄉

  景雪峰在瀋陽擁有自己的事業,自己的小車,自己的別墅,但他時刻沒有忘記家鄉父老,帶領家鄉兄弟姐妹共同致富。2007年,家鄉西豐縣土特產品交易中心成立,他相應政府號召,為招商引資的需要,他在土特產品交易中心購置了一棟180平方米兩棟門市樓,準備拿出一部分資金,來支援西豐經濟的發展。凡是家鄉的公益事業建設,他都一一給予大力扶持。

  景雪峰成功了,沒有忘記家鄉的兄弟姐妹。因為他知道在釣魚鄉這樣的農村,如果只靠種地吃飯,那永遠也改變不了貧窮的命運。只有走自主創業之路,才能徹底脫貧致富。近年來,景雪峰介紹到他自己公司的鄉親就有二十幾個,有的還成了客運公司的骨幹。飽償打工的辛酸苦辣,從一個初中畢業的打工仔,到一個自學成材、精通業務的老闆,時年30多歲的景雪峰取得了事業的無限輝煌,也希望竭盡所能幫更多的家鄉人走向致富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