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財務管理環境的範圍

  微觀財務管理環境,又稱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環境,今天小編就來介紹。

  

  ***一***企業組織體制

  企業組織體制包括企業的所有制形式、企業型別、企業的經濟責任制和企業內部組織形式等。國有、集體、個體、私營等不同的所有制形式的企業財務管理的原則、方法、目標等有所不同,因而財務管理活動也不一樣;公司、工廠、集團等企業型別的不同,財務管理的程式、財務管理的組織等也會不一樣;承包、租賃、股份制等企業內部責任制和經營體制的不同,對財務管理的目標、資金的分配等方面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企業內部組織形式的不同,會影響財務管理的計劃制定、財務管理措施的實施等。

  ***二***市場環境

  市場環境包括產品的銷售的原材料等的採購兩個方面。

  1.銷售環境。銷售環境主要是反映企業商品在銷售市場上的競爭程度。影響企業商品在市場上競爭程度的因素有兩個:一是參加交易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數量。生產廠家越多,或者需要此種商品的消費客戶越多,則競爭程度越大。二是參加交易的商品的差異程度。同類商品的品種、規格多,質量檔次差異大,則競爭的程度相對要些。

  銷售環境對企業財務管理具有重要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因價格和銷售量波動而影響資金的收回、商業性用的運用、借貸的風險等方面。一般來說,競爭性強的企業風險大,利用債務資金要慎重;競爭性一般的企業,產品銷售一般不成問題,價格波動也不大,利潤穩定,風險較小,資金佔用量相對較少,可較多地利用債務資金。

  2.採購環境。採購環境又稱物資供應環境,是指企業在市場採購物資時涉及採購數量和採購價格的有關因素。

  企業進行採購面臨的環境,按物資供應是否充裕,可分為穩定的採購環境和波動的採購環境。在穩定的採購環境下,商品資源相對比較充足,運輸條件比較正常,能經常保證生產經營的需要,企業可以少儲備物資,不佔用過多的資金。在波動的採購環境F,商品資源相對比較緊缺,運輸不很正常,有時不能如期供貨。為此企業要設定物資的保險儲備,佔用較多資金。對價格看漲的物資,企業通常要提前進貨,投放較多資金,而對價格看跌的物資,則。]在保證生產需要的情況下推遲採購,節約資金。

  ***三***企業生產狀況

  企業生產狀況主要是指由生產能力、廠房裝置、生產組織、勞動生產率、人力資源、物質資源、技術資源所構成的生產條件和企業產品的壽命週期。

  就生產條件而言,企業可分為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和資源開發型的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所需工資費用較多,長期資金的佔用則較少;技術密集型企業需要使用較多的先進裝置,而所用人力較少,企業需要籌集較多的長期資金;至於資源開發型企業則需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勘探、開採,資金回收期較長。因此,企業的生產狀況會影響企業資金的流動、流向和分配。另外,在企業產品的壽命週期***投入期一成長期一成熟期一衰退期***的不同階段,資金需要量的企業財務管理的策略也有所不同。

  ***四***經營管理狀況

  經營管理狀況是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包括物資採購、物資供應及物資銷售能力等。企業經營管理狀況對企業財務管理有重大影響。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好,水平高,會造成一個良好的財務管理環境;否則,會阻礙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財務管理環境對企業的財務活動有重大影響,企業應適用財務管理環境的狀況及其變化。要及時瞭解巨集觀財務管理環境的變化和要求,加強財務管理,通過財務管理的應變能力,並努力改造巨集觀環境的反作用,使企業的財務活動朝著實現財務管理目標的方向順利進行。

  知識經濟對微觀財務管理環境的影響

  1.對企業組織結構形式的影響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共享的資訊科技網路遍佈全球,標準化的財務、勞資資訊可以通過計算機實時處理和提供共享,非標準化資訊可以通過資訊網路由人腦決策,這樣,以集權為特徵的金字塔型分工細密、管理環節複雜、成本高、效率低的縱向層次組織結構,就必將為以分權為特徵的管理層次少、結構緊湊、高效率的橫向網路型組織結構所取代。以方興未艾的電子商務為例,它給傳統的企業組織形式帶來了猛烈的衝擊。它打破了傳統職能部門依賴於分工與協作完成整個任務的過程,形成了並行工程的思想。在電子商務的構架裡,除了市場部與銷售部和客戶打交道外,其他職能部門也可以通過電子商務網路與客戶頻繁接觸。原有各工作單元之間的界限被打破,重新組合成了一個直接為客戶服務的工作組。這個組直接與市場接軌,並以市場的最終效果來衡量流程的組織狀況。企業間的業務單元不再是封閉似的金字塔式層次結構,而是網路狀的相互溝通、相互學習的網狀結構。這種結構使業務單元廣開資訊交流渠道,共享資訊資源,增加利潤,減少摩擦。在電子商務的模式下,企業的經營活動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出現了一種類似於無邊界的新型企業———虛擬企業。它打破了企業之間、產業之間、地域之間的一切界限,把現有資源組合成為一種超越時空、利用電子手段傳輸資訊的經營實體。

  2.對企業市場環境的影響

  ***1***市場模式的變化。在知識經濟條件下,電子商務的普遍應用,將促使經濟由迂迴經濟向直接經濟過渡,從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即由以依靠中間物、分離生產與消費、浪費資源為特徵的工業經濟向依靠網路,使生產與消費直接見面,人、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為特徵的網路經濟過渡。其實質就是減少中間費用、庫存和流動資金,使生產“直達”消費。如果買賣雙方都上了電腦網路,那麼在電腦上就可以看樣品、談價格、籤合同、付價款。據國際資料公司的調查:利用因特網作為廣告媒體,進行網上促銷活動,結果是銷售額增加10倍,而費用只是傳統廣告費用的1/10.

  ***2***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以技術革命為推動力的知識經濟的發展,一方面使社會財富迅猛發展,另一方面,使廣大消費者生活水平提高,並使消費者需求發生如下變化:一是消費者需求趨於個性化。由於知識經濟使消費者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水平獲得普遍的提高,從而促使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行為趨於個性化。同時由於科技與知識的創新轉化為大量新產品,消費者面臨更多的產品選擇,從而為消費者實現消費的個性化提供了可能。二是消費者行為趨於理性化。在知識經濟時代,由於消費者文化水平的提高,他們能夠藉助發達的資訊網路,全面、迅速地蒐集與購買決策有關的資訊,從而為理性決策提供了條件。三是消費者的需求從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向高層次需求轉變,即從物質需求向精神需求轉變。四是消費者面臨更多的產品選擇。知識經濟促進因特網迅速發展,從而使國外市場衝破地區界限、行為界限和時間界限,購買者可以在任何地區、任何時間通過網路搜尋及選擇理想的賣者,銷售商之間發生激烈的競爭,從而使購買者能夠自由地選擇國內外的賣者。

  3.對生產環境的影響

  ***1***產品製造模式和生產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在知識經濟中,產品製造模式轉向創制知識密集型即高科技含量的知識產品。知識產品已成為知識經濟時代最有代表性和最具競爭力的產品,知識產品同以前產品的區別在於其價值同製造成本沒有必然聯絡,也不隨製造成本上下波動,知識的重複使用使產品生產中的物質消耗在產品價格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小。產品的價值主要依據產品和服務中所含知識量來決定。據有關資料,二戰後產品的科技含量***用產品單位重量的價格表示***每隔 10年增加10倍。上個世紀50年代,代表性產品是鋼材,每公斤不到1元;70年代,代表性產品是微機,每公斤為1000多元;80年代以來,代表產品首推軟體,它的重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科技含量卻極高。隨之而來的是生產方式的變化:首先,由於可以靈活地生產各種產品的柔性製造系統的出現,原先那種大批量的標準化的剛性生產方式變成了小批量的柔性生產方式,這不僅縮短了從設計到生產的時間,更重要的是能迅速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進行生產或轉產,及時滿足市場對產品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從而最大限度地節約成本。其次,生產方式另一個重要的變化是大規模集中型的生產方式向規模適度的、分散的生產方式轉變。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特別是個人擁有計算機和計算機進入家庭,使人們能在家裡從事和完成原先必須到企業的車間、辦公室才能從事和完成的工作。現代資訊傳輸系統把分散在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甚至世界各地的工作者的工作聯結為某種生產過程,這種獨特的新型的生產方式越來越多地被採用。

  ***2***減少了企業庫存。知識經濟時代,並不意味著不再需要傳統的物質產品生產,只是知識經濟時代有了最有代表性和最具競爭力的知識產品。知識產品的價值依據產品和服務中的知識量來決定。工業經濟時代存貨管理的目標是為了保證生產或銷售的需要,以及處於價格方面的考慮。知識產品一經企業擁有,其包含的知識就可為企業所用。另外,知識經濟時代,由於電子商務的普及,網上洽談、網上交易方便而快捷,這就使零倉儲***JIT***管理成為可能。例如,IBM個人系統集團從1996年開始應用電子商務高階計劃系統。通過該系統,生產商可以準確地依據銷售商的需求來生產,這樣就提高了庫存週轉率,使庫存總量保持在適當的水平,從而把庫存成本降到最低。

  ***3***縮短了企業生產週期。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產品的開發、設計、製造和銷售提供了快捷的方式。第一,開發者可以利用網路快速地調研市場,瞭解最新的需求;第二,開發者可以迅速收到產品的市場反饋,隨時對開發中的產品再改良;第三,開發者可以利用網路瞭解到競爭對手的最新情況,從而適當調整自己的產品;第四,企業可以利用高科技的智慧化製造技術快速生產出市場需要的產品;第五,企業可以利用營銷網路迅速地向各地市場推出自己的產品。這一切都標誌著生產週期的縮短。

  綜上所述,知識經濟對財務管理的微觀環境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並由此帶來了企業組織結構、市場狀況和生產方式的相應變化。作為企業管理重要組成部分的財務管理,必須適應知識經濟帶來的新變化,改革傳統的財務管理手段、任務和目標,充分利用知識經濟提供的高科技優勢,促進財務管理向迅速、精確、高效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