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和圈養雞的區別

  散養雞和圈養雞是養雞場在養雞過程中採用的兩種養殖模式,不同的方式擁有不同的養殖優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等內容,歡迎閱讀。

  

  土雞,家禽的一種。有別於籠養的肉雞。其中以“山坡散養土雞”為最好,公雞冠大而紅,性烈好鬥,母雞雞冠極小。土雞也叫草雞、笨雞,是指放養在山野林間、果園的肉雞。具有耐粗飼、就巢性強和抗病力強等特性,肉質鮮美。雞蛋在城鄉市場上非常暢銷,且蛋價也高於普通雞蛋,營養價值高。雞肉口味鮮美、蛋品質優良、營養豐富,市場需求前景廣闊。且由於大多數是在林間或果園內放養,更貼近綠色環保的要求,故而更受消費者的青睞·對於具備一定條件的農戶來說,飼養柴雞的成本又比較低,適合家庭養殖,飼養週期較長,一般長為成年約6個月左右。

  散養雞就是雞們利用房前屋後、山林果園、草地平川等天然的青草、昆蟲、蚯蚓、草籽等資源優勢自由採食的養雞方法。這種飼養方法對業主來說無為而治,可以大大降低飼養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對雞們來說愛啥吃啥,愛吃不吃,打個小架,談個小愛,上個小樹,下個小仔啥的,雖說生長緩慢,四五個月才能長成雞的摸樣,但吸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筋骨強健、身心自由、精神愉快、身體健康。

  圈養雞就是每平米的籠子裡養10只左右的雞,雞們養尊處優,可以一天到晚待在小籠子裡不動不動,飯來張口,水來伸頭,不愁吃不愁喝,每天一心練習長肉肉和產蛋蛋的絕技。這種飼養方法解決了飼主和鄰居菜地和良田裡的莊稼不被無辜啄食的可能,增進了社會和諧,而且雞們生長迅速,四五十天就能長成雞摸樣,為飼主換來可觀的物質財富。但雞們只能給啥吃啥,吃的飼料含n種催肥劑、生長劑、營養劑、抗生素、礦物質……想減肥比找本·拉登都難。再有自己生下來的蛋蛋還沒來得及看到,就滾出了籠子,連“咕咕噠……”顯擺的機會都被剝奪了。時間一長雞們心情憂鬱,變得呆頭呆腦,生不如死,只求一死。

  土雞和普通的圈養的雞有什麼不同嗎?這是許多消費者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在生活中雞肉是人們必不可少的食品,細心的朋友會發現現在人們在選擇雞肉的時候人們更傾向於土雞,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普通的雞肉和土雞的雞肉味道上是有很大差別的,那麼具體的兩者之間都有哪些區別呢?

  一、相比我們飼養的肉雞,土雞的肉更加結實,肉質結構和營養比例更加合理,土雞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各種營養素,脂肪的含量比較低,對於我們人體的保健具有重要的價值,是我們中國人比較喜歡的肉類製品,屬於高蛋白的肉類。

  二、土雞的雞肉皮中含有豐富的膠質蛋白,能夠被人體迅速吸收和利用,是一種非常好的膠質,我們在做土雞的時候就會發現土雞和我們在市場上買的雞在肉質上的差別。土雞可以作為滋補的食品,以前孕婦生產以後,用土雞來燉湯可以促進身體的恢復,現在的人在患病以後的康復飲食中燉土雞湯也是很好的選擇。

  經常吃土雞能夠增強我們人體的體質,提高我們人體的免疫能力,土雞的製作方法很多,可以用清燉、燒烤、風乾等各種製作方法,不論採用什麼方法做,土雞的營養價值比我們在市場上買的雞營養價值都高很多。是真正的綠色無汙染的食物。

  地上種植同一種蔬菜,會導致土地養分不斷流失,老化嚴重。這反過來又加重了土地的施肥量,帶來土地和種植汙染的惡性迴圈。

  化肥和普通農藥單價便宜,但由於病蟲害較多,藥量也大,所以農戶自己種田成本其實也挺高。而規模化種植,藉助播種機、插秧機等專業農機,不但提升了耕作效率,而且易施肥、易收割。因此,如果從整個基地來看,每畝地的耕作成本是下降了。

  三、土雞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氨基酸對於人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構成我們人體體蛋白質並同生命活動有關的最基本的物質,是在生物體內構成蛋白質分子的基本單位,是我們生命的基本物質,與人的生命活動存在著密切的關係。是我們人體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土雞肉中的這些營養物質對於我們人體的生長髮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如何分辨純土雞

  隨著養殖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雞隻都是圈養,導致純土雞越來越少,甚至出現以圈養雞假冒土雞的現象,為了減少此類情況的發生,分享以下分辨純土雞的方法。

  一、看雞冠

  1、土雞由於是自然性成熟,其雞冠鮮豔紅亮,並且表面有楊梅肉刺狀的細小突起。

  2、圈養雞由於使用激素催紅所以雞冠色澤差,紅得不正常,也沒有肉刺狀的細小突起。

  二、看體型和體重

  純土雞一般是用原種雞繁育而成,所以個體較小,成年公雞一般是在4斤左右,母雞會小一些。

  三、看雞腳

  雞腳杆後面長有獠爪,公雞的更明顯,放養雞的雞腳爪粗糙,所以光潔是圈養雞,純土雞的腳杆通常比較細小。

  四、看雞毛

  圈養雞由於不活動,總是吃了睡,睡了吃導致腹部的毛會掉光。

  五、看精神

  1、由於放養雞整在室外風吹日晒,一般都是精神抖擻的。

  2、圈養雞適應了室內過溫度,到達室外精神會顯得很萎靡。

  六、看內臟

  1、放養雞多食樹葉蟲草、石子泥土和粗糧,因此雞的胃很發達,有小孩子拳頭般大小。

  2、圈養雞則多食顆粒飼料,胃已經很退化了。

  農村土雞養殖

  農村地區傳統的土雞養殖模式為散養式,以一家一戶飼養為主,雖然能夠保證較高品質,口感較鮮美,但數量較少、產量較低,無法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不利於農村養殖業的快速發展。以下從場地選擇、飼養規模、場地消毒、雞苗選擇、雛雞管理和疫病防治等方面對農村土雞的生態養殖技術進行探討。

  1、場地選擇及飼養規模

  飼養場地應遠離交通幹線和村落。宜選擇空氣新鮮、安寧僻靜的林地,面積應大於0.5hmz。為了便於取水,場地周圍必須有清潔水源,如無汙染的池塘或小溪等。可以另建雞舍或對舊房進行改造,雞舍宜坐北朝南,背風向陽,113房改造而成的雞舍前後應開地窗和採光窗,採光窗與地面之間的距離不得小於1.5m,地窗與地面之間的距離不得小於20cm。在小雞舍內安裝竹編網或彈性塑料網,彈性塑料網的網眼直徑以lcm為宜。飼養場地之間的距離應大於200m。

  2、場地消毒

  對老場地和新場地採取不同的消毒方式。針對新場地採用噴霧消毒,消毒液選擇1:1200消毒威、5%一10%石灰水或2%燒鹼。將149/m2高錳酸鉀加入28mL/m2甲醛中,對場地進行密閉燻蒸,燻蒸時將料桶和飲水器等日常用具一同放入。燻蒸後開窗通風。燻蒸和通風時間為1-2天。土雞養殖場地消毒的主要目的在於消除可能導致土雞發生疫病的隱患,避免土雞出現病患或死亡,以確保土雞後續養殖的順利進行。

  3、雞苗選擇及雛雞管理

  雞苗質量是保證養殖成功的基礎。儘量選擇體質健壯、品種較純的雞苗。一般來說,土雞品種較多,雜交較多,爪有黑色、黃色和灰白色等,羽毛色澤有紅色、黑色、白色和黃色等。眼睛凹凸有神、頭大、雞群活潑、身體潔淨和均勻的苗雞為優質品種。廣西麻雞、三黃雞、福建青雞和浙大黃等品種具有肉質良好、適應性較強等優點,適宜農村養殖。

  雛雞1周齡後對雞苗進行敲盆和口哨訓練,便於展開管理工作。***1***前5天光照每天以23小時為宜,逐漸減少到每天17小時。***2***提前12小時對雛舍溫度進行調節。針對0一l周齡雛雞溫度控制在33℃左右,並按照每週1~2℃對溫度進行降低。當雛雞達4周齡後停止施溫。在此期間,採用觀察雞群狀況和看溫度表兩種方式對溫度進行觀察。當雞群緊靠熱源,扎堆、不斷嗚叫,應考慮溫度過低。當雞群分佈均勻、活動自如、比較安靜,則為溫度適宜。當雞群遠離熱源、分佈四周、不斷的張口進行呼吸,應考慮溫度過高。

  4、疫病防治

  ***1***針對1日齡雛雞,疫苗選擇馬立克氏,對其進行接種;7-9日齡疫苗選擇新腎支,對其進行滴鼻和點眼;12~14日齡疫苗選擇法氏囊病;20日齡疫苗選擇禽流感油乳劑滅活苗。對其進行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24—28日齡疫苗選擇雞新城疫:30—35日齡疫苗選擇法氏囊病;45~50日齡疫苗選擇喉氣管炎活疫苗,選擇雞痘凍幹苗對其進行皮下刺種;60日齡疫苗選擇雞新城疫,對其進行注射接種。

  ***2***雞瘟於一年四季內均可發生,具有死亡率較高、高度接觸性的特點,是一種毀滅性的傳染病,以夏季多發。在對土雞進行生態養殖時,宜採用傳統方法進行防治,不得使用含激素類物品或其他化學藥劑。傳統方法包括大蒜法、綠豆法、生薑法和食鹽法等。大蒜法:每日1次,每次取2頭紫皮大蒜。將其去皮,並搗成蒜泥。準備好白開水,將蒜泥浸泡入內。l小時後進行過濾,並給雞飲水。綠豆法:每日3次,每次取3湯匙綠豆,並加入白礬,碾製成粉,後加入適量水調成糊狀,餵雞。

  現代化生態養殖具有雙重優勢,既有工廠化和集約化養殖模式經濟效益較高、飼養量較大和生長較快等優點,還保證了散養式口感好、品質高等特點。因此,農村地區養殖戶必須重視生態養殖。提高經濟效益。促進地區養殖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