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彙算清繳

  會計朋友應該怎麼樣做好彙算清繳呢?彙算清繳看完小編整理的後你就會明白!文章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彙算清繳期限

  2015年度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期限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

  彙算清繳的物件

  根據現行所得稅法的規定,凡財務會計制度健全、帳目清楚,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齊全,核算規範,能正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經稅務機關認定適用查帳徵收的企業,均應當在年終進行所得稅的彙算清繳。其適用物件具體包括:⑴實行獨立經濟核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內資企業或者組織,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及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組織。⑵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包括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以及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從事生產、經營和雖未設立機構、場所,而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個人所得稅。包括依法登記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獨資、合夥性質的私營企業,合夥制律師事務所,及經政府有關部門依照法律法規批准成立的負無限責任和無限連帶責任的其他個人獨資、個人合夥性質的機構或組織。納稅人納稅年度內無論盈利、虧損、或處於減免稅期,均應按照相關稅法的規定辦理年度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申報。

  彙算清繳涉稅事項的辦理

  對於減免稅備案、資產損失申報、特殊重組等涉稅事項請按照相關檔案準備資料,依規定辦理:

  ***一***減免稅備案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釋出《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76號***的要求,準備備案資料。

  ***二***資產損失申報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釋出《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關於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稅前扣除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25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商業零售企業存貨損失稅前扣除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3號***等的要求,準備申報資料。

  ***三***特殊重組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非貨幣性資產投資企業所得稅有關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33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資產***股權***劃轉企業所得稅徵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40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徵收管理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48號***等檔案的要求準備申報資料。


 

  企業所得稅是怎樣做彙算清繳的

  實行查賬徵收的企業***A類***適用彙算清繳辦法,核定定額徵收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B類***,不進行彙算清繳。

  A類企業做彙算清繳要從幾個方面考慮:

  1、收入:核查企業收入是否全部入賬,特別是往來款項是否還存在該確認為收入而沒有入賬;

  2、成本:核查企業成本結轉與收入是否匹配,是否真實反映企業成本水平;

  3、費用:核查企業費用支出是否符合相關稅法規定,計提費用專案和稅前列支專案是否超過稅法規定標準;

  4、稅收:核查企業各項稅款是否爭取提取並繳納;

  5、補虧:用企業當年實現的利潤對以前年度發生虧損的合法彌補***5年內***;

  6、調整:對以上專案按稅法規定分別進行調增和調減後,依法計算本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從而計算並繳納本年度實際應當繳納的所得稅稅額。

  特別注意:

  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所說的納稅調整,是調錶不調賬的,在會計方面不做任何業務處理,只是在申報表上進行調整,影響的也只是企業應納所得稅,不影響企業的稅前利潤。

  2016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納稅人除另有規定外,應在納稅年度終了後5個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和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辦理結清稅款手續。如果納稅人因不可抗力,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的***比如受冰凍災害的影響***,可按照《稅收徵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辦理延期納稅申報。

  財產損失要申報。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釋出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第25號***第四條規定,企業實際資產損失,應當在其實際發生且會計上已作損失處理的年度申報扣除;法定資產損失,應當在企業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證據資料證明該項資產已符合法定資產損失確認條件,且會計上已作損失處理的年度申報扣除。該《公告》第五條還規定,企業發生的資產損失,應按規定的程式和要求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後方能在稅前扣除。未經申報的損失,不得在稅前扣除。

  減免優惠要備案。

  《稅收減免管理辦法***試行***》***國稅發〔2005〕129號***規定,減免稅分為報批類減免稅和備案類減免稅。報批類減免稅是指應由稅務機關審批的減免稅專案;備案類減免稅是指取消審批手續的減免稅專案和不需稅務機關審批的減免稅專案。納稅人享受報批類減免稅,應提交相應資料,提出申請,經按規定具有審批許可權的稅務機關審批確認後執行。納稅人享受備案類減免稅,應提請備案,經稅務機關登記備案後,自登記備案之日起執行。納稅人未按規定備案的,一律不得減免稅。

  納稅事項要調整。

  目前稅收制度和會計制度之間的差異很大,在成本費用稅前列支方面,稅法規定了可以列支、不允許列支和限制性列支等專案,這就要求納稅人逐項稽核成本費用專案,對不符合規定的要在彙算清繳時予以調整。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一般會涉及賬務調整和納稅事項調整。賬務調整隻是針對違反會計制度規定所作賬務處理的調整,納稅調整則是針對會計與稅法差異的調整。前者必須進行賬內調整,通過調整使之符合會計規定;後者只是在賬外調整,即只在納稅申報表內調整,通過調整使之符合稅法規定。

  年度虧損要彌補。

  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准予向以後年度結轉,用以後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期最長不得超過5年。

  填報口徑要統一。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及應納所得稅時,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稅法規定不一致的,應按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計算。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不明確的,在沒有明確規定之前,暫按企業財務、會計規定計算,以統一填報口徑。主要包括準備金稅前扣除、資產損失稅前扣除、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投資損失扣除、稅收優惠、彌補虧損、企業資產處署等系列資料填報,要遵循有關稅收法規、財務制度規定,確保口徑一致。

  電子申報程式要熟練。

  在系統安裝後首次輸入企業資訊的時候要仔細填寫企業的基礎資訊,包括企業的行業、經濟性質、核算方式即就地繳納還是彙總繳納等,這些基礎資訊都要填寫,而且要和稅務登記資訊即稅務局的CTAIS中登記資訊一致,才能申報成功。企業在錄入資料的時候,每張表格包括主表、附表和財務報表都要填寫,沒有資料的就填零。特別是財務報表的期初和期末數都要填,而且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不能為零。去年有些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都填零,結果不能打包通過,新開戶的企業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就填寫企業開業時的經濟狀態,記住不能零。在申報表的主表中,如果企業是虧損的,在應納稅所得額這一欄不能填負數,應該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