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就業創業政策是怎樣的

  在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的時代,大學生就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和挑戰。大學生們應調整就業預期,找準發展方向,定好創業路徑,樹立 行行可建功、處處能立業、勞動最光榮 的就業觀和成才觀。那麼?

  近日,棗莊市出臺了就業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從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面推進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新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等5個方面,提出了21條政策措施。

  穩定並擴大就業

  《意見》中指出,堅持穩定和擴大就業。對穩定和擴大就業的轉型升級專案、創業創新專案等,特別是新上專案,各級優先給予支援,並將就業創業工作納入績效考核。發展和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和企業。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鼓勵有文化、有技術、有市場經濟觀念的各類城鄉勞動者根據市場需求到農村就業創業。發揮小微企業發展聚集優勢,爭創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範城市。鼓勵小微企業吸納就業,落實國家規定的小微企業暫免徵收增值稅、營業稅和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等稅收優惠政策,以及金融機構與小型微型企業簽訂借款合同免徵印花稅等稅收政策。將失業保險支援企業穩定崗位政策擴大到所有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員、少裁員,穩定就業崗位、依法足額繳納失業保險費的企業。

  全面推進創業帶動就業

  《意見》提出培育創業創新公共平臺,加快發展市場化、專業化、整合化、網路化的眾創空間,各級應全面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各級可認定一批眾創空間,對眾創空間的房租、寬頻網路、公共軟體等給予適當補貼。鼓勵盤活商業用房和破產、困難企業閒置廠房等資源作為眾創空間。

  擴寬創業投融資渠道,運用市場機制,引導社會資金和金融資本支援創業活動,壯大創業投資規模。為了解決部分創業者擔保難問題,積極探索創新反擔保方式,對創業園區、創業孵化基地以及大型商場、加盟連鎖企業給予一定的創業貸款反擔保信用額度,允許其在信用額度內為其所轄企業、商鋪提供反擔保。對從事網路創業的,按規定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加大降免費力度,對首次領取小微企業營業執照、正常經營滿12個月的創業者,給予不低於1.2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對吸納就業人員並與其簽訂 1 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小微企業,按照申請創業補貼時創造就業崗位數量給予每個崗位2000元的一次性崗位開發補貼。發揮創業示範引領作用,重點扶持10家左右具備領軍潛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的大學生新創企業,在經營場所、創業擔保貸款等方面進行重點扶持。適時選樹創業典型人物,對新選樹的“棗莊市十大大學生創業之星”“棗莊市十大返鄉創業農民工”“棗莊市創業大賽”前五名,給予適當獎勵。

  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

  《意見》鼓勵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 健全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服務保障機制。“三支一扶”等服務基層專案畢業生到鎮事業單位服務滿 1 年後,如有崗位空缺,經考核合格,可與所在單位簽訂不少於 3 年的聘用合同。加大從服務基層項?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敝鋅悸薊??a href='' target='_blank'>公務員力度,經過3年至5年,定向考錄比例一般應達到當年鎮公務員錄用計劃的30%以上。區***市***及以下事業單位招聘要結合當地服務期滿基層專案畢業生數量,按不少於當年服務期滿畢業生總數30%的比例,擬定定向招聘計劃。將政府購買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納入“社群就業計劃”,用於吸納擇業期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

  鼓勵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對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70%以上的見習單位,政府見習補助比例提高10%。將求職補貼調整為求職創業補貼,物件範圍擴充套件到已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城鄉低保家庭、城市零就業家庭、農村貧困家庭和有殘疾人證的畢業生補助標準為 1000 元/人,其他人員補助標準為600元/人。

  加強對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對家庭生活特別困難、在公益性崗位工作期滿後仍難以就業,且工作期間考核優秀的人員,經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認定,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稽核、公示,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後,可適當延長工作期限,續簽勞動合同。續簽合同最長期限不得超過 3 年。續簽合同期滿後仍不能實現就業的,按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加強職業技能培訓

  《意見》提出搭建資源整合的培訓平臺。整合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專案,建立統一的實名制資訊管理平臺和培訓機構准入與退出機制,對培訓的全過程實行動態管理,逐步實現同一地區、同一專業培訓質量標準和補貼標準統一。2016年,在全市先期實現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資源整合。

  加強高層次職業技能培訓。 對符合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範圍人員參加中、高階職業技能培訓並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或創業培訓合格證書的,按國家規定逐步完善全額補貼機制,調動培訓機構和勞動者積極性。做大做強“金藍領”培訓專案,強化緊缺急需高技能人才培養,適當提高培訓補助標準。積極參與“創業齊魯訓練營”專案,每年按規定選拔有持續發展和領軍潛力的初創企業經營者,參加高層次進修學習或交流考察。

  創新職業技能培訓模式。為了調動培訓機構和參訓人員的積極性,推行現代學徒制培訓模式,支援企業以新招用和轉崗人員為重點開展培訓。搭建網際網路移動培訓平臺,建立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新型培訓模式,方便勞動者接受職業技能培訓。

  創新公共就業創業服務

  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是推動就業創業政策落實的重要抓手。在這方面,《意見》提出打造充分就業型、創業創新型、智慧就業型、標準服務型的“四型”就業社群。實施“智慧就業”工程,運用“大資料”技術,建設集中一體化的人力資源基本資訊庫和企業用工崗位資訊庫,推動有關部門資料的互聯互通、協同共享,實現就業管理服務的全程資訊化。各級財政要將就業創業服務補助資金重點向“智慧就業”工程傾斜。

  《意見》要求保障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經費。將職業介紹補貼和扶持公共就業服務補助合併調整為就業創業服務補貼,支援各區***市***按照精準發力、績效管理的原則,創新就業創業服務供給模式,向社會力量購買基本就業創業服務。

  建立就業創業政策均享制度,對就業失業登記的城鎮常住人員在常住地連續居住 6 個月以上且在當地參加社會保險 6 個月以上的,保障其與本地戶籍人員享受同等的就業創業扶持政策。

  建立健全就業創業統計監測體系。 健全就業統計指標,完善統計口徑和統計調查方法,逐步將性別、非農就業等指標納入統計監測範圍,開展“大資料”就業監測,探索建立創業工作統計指標。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勞動力調查制度,擴大調查範圍,增加調查內容。加大就業統計調查監測人員、經費和軟硬體等保力度,推進就業統計監測資訊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