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降低社保繳費成本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的社會保障事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對於基金的籌集是搞好社會保障事業的關鍵。當前我國依舊是由勞動和社保部門負責社保繳費,儘管部分省市自治區已經實行了稅務部門代徵,但管理還是主要依靠勞動和社保機構。但是對於很多打工一族,目前的社保繳費成本相對還是偏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降低社保繳費基數 按照國家規定,職工繳納社保費用的基數應為職工工資總額,如果要降低社保繳費基數,可以從降低職工工資總額這方面入手,這就必須分析工資的具體組成和哪些不屬於工資。

  根據 《關於工資組成的規定》***國務院批准,1990年1月1日國家統計局第1號令釋出***第四條規定:

  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

  ***一***計時工資、

  ***二***計件工資、

  ***三***獎金、

  ***四***津貼和補貼、

  ***五***加班加點工資

  ***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指根據國家規定,對勞動者因病、婚、喪、產假、探親假、年休假等原因支付的工資***。

  第十一條規定

  下列各項不列入工資總額的範圍

  ***一***根據國務院釋出的有關規定頒發的發明創造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和支付的

  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以及支付給運動員、教練員的獎金; ***二***有關勞動保險和職工福利方面的各項費用;

  ***三***有關離休、退休、退職人員待遇的各項支出;

  ***四***勞動保護的各項支出;

  ***五***稿費、講課費及其他專門工作報酬;

  ***六***出差伙食補助費、誤餐補助、調動工作的旅費和安家費;

  ***七***對自帶工具、牲畜來企業工作職工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補償費用;

  ***八***實行租賃經營單位的承租人的風險性補償收入;

  ***九***對購買本企業股票和債券的職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紅***和利息;

  ***十***勞動合同制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時由企業支付的醫療補助費、生活補助費等;

  ***十一***因錄用臨時工而在工資以外向提供勞動力單位支付的手續費或管理費;

  ***十二***支付給家庭工人的加工費和按加工訂貨辦法支付給承包單位的發包費用;

  ***十三***支付給參加企業勞動的在校學生的補貼;

  ***十四***計劃生育獨生子女補貼。

  因此,我們可將發給員工報酬的一部分以相應的名義發放。一是歸入職工福利費用,具體發放名義可包括:高溫防暑費、取暖費、交通費、洗理費、物價補貼、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探親假路費、過節費等;二是歸入值班費,股東投資風險補償費等。三是根據《湖南省工資支付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以實物形式發放的報酬,也不需要作為社保繳納基數。 為了儘可能規避基數,我們的職工報酬每月應分兩次發放,其中一次通過銀行發放,作為繳納社保費用的依據;另一次採用錯開發放方式。此外,一部分報酬還應放到年底時單獨發放。 在進行前述處理後,員工的繳納社保費用的基數就會降低。當然了,凡事要講究個度,尤其是不能突破最低工資,否則會物極必反。

  採取勞務用工方式減少員工人數 為降低用工成本,規避風險

       我們可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我們可以採取與縣勞務派遣單位簽訂派遣服務協議,派遣單位與派遣員工簽訂勞動***聘用***合同,用人單位與派遣員工只是一種有償使用關係。這樣就可避免與派遣員工在人事***勞動***關係上可能出現的糾紛,這樣的話,有利於降低社保成本,有利於合法避稅,有利於規避裁員的風險,有利於規避或防範其他勞動保護方面的風險。

  此外,對於臨時用工,我們應儘量讓其開具勞務費發票或加工製作發票的方式領取資金,要儘量避免採取造具臨時工工資花名冊的方式發放工資。 根據有關政策,公司IPO申報時,如果沒有按時足額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是難以過會的。經對以往案例的研究,住房公積金以申報期內披露為主,但對於申報期外的需要進行預測金額,並承諾加證明。而社會保險費,則不能僅僅在申報期內披露繳納,而應從每個員工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開始全部繳納,除非有非常合理的解釋,如員工離職無法補繳,員工流動性大、影響公司發行條件的可能性極小。因此,我們的勞動合同和職工花名冊從現在開始就要規避這一問題。

  社保繳費基數讓員工簽名確認 為了有效規避公司風險,我們必須讓員工在《繳費工資申報名冊》上簽名,確認自己的繳費基數。此外,公司與員工的勞動合同也要注意規避此類風險,即明確規定根據《繳費工資申報名冊》簽名的薪金繳納社會保險費。 四、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協調

  現在很多的事情要靠政府部門支援,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五險”的事情也不例外。“五險”涉及的政府部門和機構主要有: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地方稅務局和財政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是社會保障的主管部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包括企業社保局、醫療保險局、工傷保險局、勞動就業服務局等,地方稅務局是社會保險費的徵收主體和稅前扣除的確認主體,財政局是社會保險費監管主體。因此,我們應該主動與有關部門做好協調溝通工作,以建立和諧關係。當前我們應該主動與勞動保障部門以及企業社保部門和地稅部門溝通,以保持良好關係。因為,不僅是當前需要他們,而且以後上市申報的時候也需要他們證明。

 社保繳費成本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