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哲理的文章

  有關有哪些呢?青春是一場遠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場相逢,忘不掉了。但青春卻留給我們最寶貴的友情。友情其實很簡單,只要那麼一聲簡短的問候、一句輕輕的諒解、一份淡淡的惦記,就足矣。當我們在畢業季痛哭流涕地說出再見之後,請不要讓再見成了再也不見。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你!

  篇一:對自己苛刻一點

  有兩個愛畫畫的姐妹,媽媽為她們分別準備了兩樣東西,讓姐倆自己挑選:一面牆和一個紙簍。

  媽媽說:“牆是用來貼畫的。你們的每一張畫,都要貼上,讓大家看;紙簍是用來裝畫的,你們的每一張畫都要扔進裡面,因為每一張畫都是不合格的。你們願意要哪樣東西?

  妹妹要了那面牆,姐姐要的是紙簍。

  一晃兩年多過去了,妹妹的畫貼了滿牆,受到人們的讚揚。而姐姐的畫都在廢紙簍裡,一張也沒有拿出來的。因為姐姐總是對自己畫出來的每一張作品不滿意,她總會在裡面找出各種各樣的毛病,下次再改重新畫。

  幾年以後,人們對妹妹那一牆一牆的畫已不感興趣,而姐姐的畫在這個時候卻橫空出世,震驚了畫壇。結果,妹妹的畫被扯下來,扔進紙簍裡。而姐姐的畫被貼到牆上。成為一名真正的畫家。

  真正的成功不是一次就能達到的,總需要不斷的努力。最美的風景永遠在遠方。

  篇二:你就是自己的奇蹟

  你所要做的,就是比你想像的更瘋狂一點兒。只要你去做,有什麼不可能呢?

  他是個陽光帥氣的小夥子,一頭飄逸的長髮,再加上一副墨鏡,給人的第一印象總是酷酷的。從中醫學院畢業後,他開了一傢俬人診所,專門給病人推拿。他不僅醫術精湛,而且生性樂觀,愛好廣泛,利用業餘時間,他曾和朋友們組建了一支搖滾樂隊,他擔任吉他手。

  一天,有個攝影家因患腰椎間盤突出,久治不愈,慕名找到了他的診所。一來二去,他和攝影家成了好朋友,兩人無話不談。攝影家說,你有這麼多愛好,要不我教你攝影,敢不敢玩兒?他說,當然可以,有什麼不敢玩兒的。第二天,攝影家就帶來了一部海鷗牌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很專業的那種。他心裡有點發虛,昨天一句玩笑話,沒想到攝影家竟當真了,盛情難卻,他只好硬著頭皮學起了攝影。

  長這麼大,他從沒摸過照相機,一切都得從零開始。攝影家很有耐心,一點一點地教他,快門、光圈、對焦、運用光線……他第一次拍完了整卷的膠捲,結果只衝印出來19張,但他欣喜若狂,因為攝影家說過,36張膠捲只要他能衝出8張就算滿分。攝影家的腰疾漸漸好轉,一有時間就帶著他去戶外採風,他的悟性極高,攝影技藝與日俱增。在一次攝影比賽中,他拍的作品獲得了優秀獎,在攝影家看來,他簡直就是一個偉大的奇蹟!也許有人不以為然,不就是攝影拿了個小獎?有什麼好稀奇的?可是,如果我告訴你,他是個盲人,你會作何感想?恐怕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千真萬確,他叫談力,8歲時因為一次意外事故雙目失明,現在他已經是揚州攝影家協會會員。

  熟悉照相機的人都知道,光圈和快門轉盤都是一格一格轉動的,手感明顯,難不倒盲人。對焦有點麻煩,因為對焦環是無極旋轉的,光憑觸覺很難把握,但是談力有辦法,他在對焦環上刻了一個標記,然後在相機的固定部位再刻一個標記,作為參照點,問題自然迎刃而解。退一步講,即使對焦不準也關係不大,攝影記者經常要抓拍突發事件,根本就來不及對焦,補救的辦法通常是採取“小光圈,大景深”,這樣照片就不會模糊,這也是盲人攝影的一個有利條件。網上流傳著一張談力的得意之作,照片上是他活潑可愛的女兒,昂著小腦袋,嘴巴張得大大的,燦爛的笑容惹人嫉妒,天真、頑皮、歡樂呼之欲出,無論構圖還是用光,其水準不遜於正常人。他是怎麼做到的?在室外,他能感覺到陽光從哪邊照射過來,然後叫女兒側著對光線站立,此時他又憑著聲音來源確定女兒的方位,揣摩她的表情,適時地按下快門。就這麼簡單!

  由此看來,盲人攝影的確不是神話。可是,依然有不少人質疑談力。他們無論如何不敢相信,那些優秀的攝影作品會出自盲人之手。談力反倒坦然處之,“有人懷疑並不奇怪,我從不認為這是對盲人的歧視,因為我做的事情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想像力範圍。”談力“看”到了問題的本質。

  其實,懷疑談力的人同時也在懷疑自己。在他們的習慣思維裡有太多的“不可能”,許多事情還沒動手做,自己先想當然地否決了,自然偃旗息鼓,不戰自敗。神話與現實並無界限,100多年前,飛機就是個神話;談力之前,盲人攝影也是個神話。記得一位大師說過,你所要做的,就是比你想像的更瘋狂一點兒。只要你去做,有什麼不可能呢?

  只要你去做,你就是你自己的奇蹟。

  篇三:放大自己的優點

  19世紀時,有一個窮困潦倒的青年,從法國的鄉下流浪到巴黎。他找到父親的一位朋友,希望他能夠幫自己找一份工作,使自己能在這個大城市中站得住腳。

  他們在父親朋友的家裡見了面。寒暄之後,父親的朋友問他:“年輕人,你有什麼特長呢?精通數學嗎?”

  青年羞澀地搖搖頭。

  “歷史、地理怎麼樣?”青年還是不好意思地搖頭。

  “那麼法律或別的學科呢?”青年再一次窘迫地垂下頭。

  “會計怎麼樣……”

  父親的朋友接連發問,青年都只能以搖頭作答,無聲地告訴對方……自己一無所長,連一點兒優點也找不出來。

  父親的朋友似乎顯得很有耐心,他對青年說:“那你先把自己的地址寫下來吧,你是我老朋友的孩子,我總得幫你找一份差事做呀。”

  青年的臉漲得通紅,羞愧地寫了下自己的住址,就急忙想轉身逃開,離開這個令自己深感恥辱的地方。可是他卻被父親的朋友一把拉住了手臂,對他說:“年輕人,你的字寫的很漂亮嘛,這就是你的優點啊,你不該只滿足找一份餬口的工作。”

  字寫的好也算一個優點?青年疑惑地看著父親的朋友,他很快在老人的眼裡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告別父親的朋友,青年走在路上浮想連翩:我能把字寫得讓人稱讚,那我的字就是寫的很漂亮;能把字寫的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寫得好看、引人入勝……受到初步肯定和鼓勵的青年,開始把自己的優點置於放大鏡下。他一邊走一邊想,興奮得腳步都輕鬆起來。

  從此,這個青年開始發奮自學。數年後,這個原來沮喪失望的青年果然寫出了享譽世界的經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戶曉的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他的小說《三個火槍手》和《基督山伯爵》流傳至今,成為世界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