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經典非常規成語介紹

  在高中學生學到的很多的都是常規的成語,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中經典非常規的成語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經典非常規成語

  1、事實勝於雄辯:

  事情的真實情況比強有力的辯論更有說服力。

  2、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這。孰:什麼。如果這個可以容忍,還有什麼不可以容忍呢?表示決不能容忍。

  3、手無縛雞之力:

  縛:捆綁。連捆綁一隻雞的力氣都沒有。常用以形容文弱書生。

  4、樹倒猢猻散:

  比喻有權勢者倒臺了,依附者也就隨之散夥。

  5、樹高千丈,落葉歸根:

  樹長得再高,落葉還是要回到樹根。比喻無論離開故土時間多長,最後還是要回歸故鄉。

  6、樹欲靜而風不止:

  樹要靜止而風卻不停。現常用以比喻客觀事物的發展,不以人的主觀意願為轉移。

  7、水火不相容:

  容:容納。比喻雙方根本對立,不能相容。

  8、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順:依順。逆:背逆,違抗。依順我的可以昌盛,違揹我的就會遭到死亡。

  9、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順從他的能昌盛,違抗他的會滅亡。形容某種發展趨勢不可抗拒,也形容有權勢的人橫行霸道。

  10、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路人:行路的人,普通人。指陰謀和野心非常明顯,大家都看出來了。

  11、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東隅:指日出處。桑榆:日將落時餘光在桑榆之間,用以指日落處。比喻開始時或暫時在某一方面失利,但最終得到了補償。

  12、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謂微小的失誤,可導致巨大的錯誤。

  13、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形容一個人的言行,總要受到眾人的監督,不可不謹慎。

  14、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培植樹木需要十年,培育人才需要百年。形容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15、十萬八千里:

  形容距離非常遠或差別極大。

  16、時勢造英雄:

  指社會矛盾的激化,時代的動盪多變,能給人提供顯露才能的機會,造就出英雄的人物。

  17、識時務者為俊傑:

  時務:世物,當時的形勢或時代潮流。俊傑:傑出的人物。能認清當時形勢,瞭解事物發展規律的,才是傑出的人物。意思是抉擇前途時要認清時代潮流和當前形勢。

  18、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吃起來無滋味,丟掉它又可惜。比喻事情進行下去,沒有什麼作用,就此放手,又捨不得。或形容進退兩難,猶豫不決。

  19、士可殺不可辱:

  謂寧可死,也不受汙辱。用以形容士大夫寧死不屈的氣節。

  20、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有決心,世界上就沒有做不到的事。

  21、天無絕人之路:

  上天不會截斷人的生路。意思是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總不會沒有出路。

  22、天下烏鴉一般黑:

  一般:一樣。比喻不論哪個地方的壞人、壞事都差不多,到處都是一樣黑暗。

  23、天有不測風雲:

  本指天氣變化使人無法預測。後比喻人常會遇到預想不到的災禍或事情。

  24、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相同的聲音可以互相呼應,相同的氣味可以互相融合。比喻志趣相同的人便會結合在一起或應和別人的話。

  25、偷雞不著蝕把米:

  蝕:損失。指弄巧成拙。

  26、萬變不離其宗:

  其:他的。宗:主旨,目的。儘管形式上變化多端,但其本質或目的卻始終不變。

  27、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謂周瑜定計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準備,只因未到刮東風,不能點火。後因以比喻一切都已齊備,只差最後的一個重要條件。

  28、王顧左右而言他:

  王:指齊宣王。顧:指回頭看。他:其他。原來指齊宣王左右張望,避開正題而去談別的事。後來指故意岔開話題,迴避難以答覆的問題。

  29、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樣處以罪刑。謂王法對於王子、平民是一樣的。

  30、無毒不丈夫:

  無毒:不狠毒。丈夫:男子漢。指不能心狠手辣便不能成為男子漢大丈夫。

  31、死無葬身之地:

  死後沒有埋葬屍首的地方。形容極其悲慘的下場。

  32、四海之內皆兄弟:

  四海:代指全國各處,引申為世界各地。皆:全,都。天下人都像兄弟一樣。

  33、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四體:指手腳四肢。勤:勞動。五穀:指稻、麥、黍、稷、菽。不參加勞動,分不清稻、麥等穀物。

  34、歲寒知松柏:

  形容只有經過嚴冬,才知道鬆、柏能夠耐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考驗,才能看清人的本質。

  35、太歲頭上動土:

  太歲:指木星。動土:挖土刨地。舊時迷信的說法,動土搞建築要躲避太歲的方位,否則就要遭受禍害。現比喻敢於觸犯豪強。

  36、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螳螂一心在捉蟬,不知黃雀在後正打算要吃它。比喻只看見前面有利可圖,不知道禍害就在後面。

  3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蹊:小路。桃樹、李樹不向人打招呼,樹下自然走成一條路。比喻只要為人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為人所敬仰。

  38、桃李滿天下:

  桃李:桃樹和李樹。滿:遍。比喻培養出來的學生多,遍佈各地。

  39、天高皇帝遠:

  原指中央權力難以到達的偏遠地區。後指偏遠地區,不遵紀守法的惡勢力。

  40、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天網:天道的網,指自然的懲罰。恢恢:寬廣的樣子。疏:稀,不密。形容壞人得到懲罰。

  高中易混淆虛詞的解析

  一、易混虛詞的誤用例析

  1.畢竟究竟

  ***1***有人說日本汽車比德國汽車更舒適,也有人說德國汽車比日本汽車更穩重,但這究竟只是個人的不同感受,購車人還是要親自駕駛一下才能作出判斷。

  ***2***比如說,歌頌呢,還是暴露呢?這就是態度問題。畢竟哪種態度是我們需要的?

  “畢竟”用在肯定句中,強調原因或結果;"究竟"可以用於疑問句中,追究事情的本相,而"畢竟"不能。例中兩詞應互換。

  2.大抵大概

  ***3***我們魯鎮的習慣,本來是凡有出嫁的女兒……夏間便大概回到母家去消夏。

  ***4***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這雖然與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卻大概只能如此而已。

  “大抵”能表示數量範圍,有“大半”“大部分”之意,而“大概”卻只是表示約數。在表示估計語氣的時候,“大抵”重在肯定,“大概”重在猜測。兩例中的“大概”都應換成“大抵”。

  3.何況況且

  ***5***語法知識是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況且你這個搞編輯工作的人。

  二者都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但“何況”還有以下用法,即它引出的後分句重在與前分句構成對比,用甲烘托乙,表示甲如此,乙更是如此。例中“況且”應換成“何況”。

  4.徑直徑自竟自

  ***6***他這樣遲疑時,思想又上了相反的兩種迴圈起伏的老路,所以提起筆來又放下,不能徑自寫下去。

  ***7***沒有人教他,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他徑自學會了畫畫;又沒跟家人商量,竟自辭職辦起了一個書畫社。

  “徑直”修飾動詞表示動作行為不間斷;“徑自”表示某一個人或某一方面單獨做某事,多含貶意;“竟自”,竟然,多用於表現人們對某人做事的結果感到意外。例***6***中的“徑自”應換為“徑直”;例***7***中的“徑自”“竟自”互換。

  5.未免不免

  ***8***他是剛進車間的新工人,做起活來未免慢一些。

  ***7***老吳不免太不會說話,本來挺簡單的事叫他弄複雜了。

  “未免”同一些詞語搭配表示前面所說的情況不合適或對某種過分情況的不以為然,含有委婉批評的意味。“不免”表示某種結果在客觀上不可避免,上述兩詞應互換。

  6.格外分外

  ***10***得知兒子今年春節不回家,他心裡分外不高興。

  ***11***戰鬥經驗告訴他,現在分外需要頭腦清醒和冷靜的思索。

  二者都有“更加”“特別”的意思,但“分外”後面不用否定式,也不能修飾一般動詞,“格外”不受這些限制。上述“分外”均應換為“格外”。

  7.約略大約

  ***12***今年美國宣佈找到了迄今為止人類所知的最遙遠的“鄰居”--距離地球約略130億光年的微型星系。

  “大約”可指數量或時間。“約略”多指心理活動,有“稍微”“稍稍”的意思,表示某種感覺隱約粗略,如“對於那篇文章的意思,我已經約略知道一些”。例中的“約略”應換為“大約”。

  8.爾後而後

  ***13***我和老丁共事多年,退休後,他回了廣東老家,而後再無訊息。

  ***14***積累了豐富的素材爾後才能寫作。

  “而後”,表示緊接著上面的動作去做。“爾後”,從此以後。

  9.鑑於由於

  ***15***由於省實驗中學推廣普通話的成效,我校已參照他們的經驗,制訂了實施辦法。

  “由於”表示原因或理由;“鑑於”,感覺到,考慮到,有借鑑或吸取教訓的意味。例句表示借鑑經驗,應用“鑑於”。

  10、還是或者

  ***16***先去北京,或者先去上海,或者先去廣州?

  二者都表示選擇,但是“或者”只能用在陳述句中,不能用在疑問句中;“還是”則相反,即使用在陳述句中,也仍含有疑問語句,如“我也搞不清楚他是先去的北京,還是先去的上海。”

  11.因為由於

  ***17***因為美國的《2003年國別人權報告》對包括中國在內各國人權狀況進行了歪曲和指責,因此,我們也不得不發表《2003年美國的人權記錄》幫助美國把美國的人權記錄補上。

  二者都表示原因。但“因為”常和“所以”搭配,不能與“因而”,“因此”搭配,否則,造成語義重複;“由於”可以。“因為”可以用於後一分句,“由於”不能。

  12.不但……而且不但……反而

  ***18***張某在反貪局的同志找他談話時,不但不如實交待自己的貪汙受賄問題,而且大吵大鬧,裝出一副很廉潔的樣子。

  兩種格式都表示意思的遞進,但後者一類句子裡的“不但”後邊一定是否定格式,“反而”後邊是肯定格式;前者的後邊均為肯定格式。

  二、實戰演練:選出下列各句橫線處應填入的正確詞語。

  1.我就是要問問董事長,對於我們工人的條件***A、畢竟B、究竟***是答應不答應?

  2.他在生人面前都不習慣講話,***A、況且B、何況***要到大庭廣眾之中。

  3.後來僱用的女工,***A、大概B、大抵***非懶即饞,或者饞而且懶,左右不如意。

  4.他上課亂說話,老師還沒批評他幾句,他竟***A、徑直B、徑自***離開了教室。

  5.預計中國代表團在雅典奧運會金牌榜上會超越實力強勁的美國和俄羅斯,這***A、

  未免B、不免***太樂觀了。

  6.您老能親自來觀看演出,我們***A、格外B、分外***歡迎。

  7.據統計,河南省栽植泡桐***A、大約B、約略***二億株,農桐間作面積達一千萬畝。

  8.必須敵情、地形、人民等條件都利於我,不利於敵,確有把握***A、爾後B、而後***動手。

  9.***A、由於B、鑑於***去年江水氾濫的嚴重教訓,工程局組織力量加固了堤岸,採取了一系列防範措施。

  10、她到現在還沒拿定主意報文科***A、或者B、還是***理科。

  11.建議那些高出一批控制線分數不多的考生,最好不要報考省內的重點院校,***A、

  因為B、由於***我們山東的重點院校僅有幾所,而且多數考生又願意就近不就遠。

  12.被囚多時的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寫給大女兒的親筆信不但沒能如願傳達

  ***A、而且,B、反而***被抹黑了三分之二,總共剩下17個單詞能看得懂。

  答案:1.B2.B3.B4.B5.A6.A7.A8.B9.B10、A11.A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