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必讀的書籍

  行萬里路,更要讀萬卷書。那包括哪些?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老子》 李聃 著

  老子五千言,字字玄機,滲透了無上的智慧,也道出了中國人根深蒂固的一種思想傾向。這是中國歷史上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哲學著作。

  據說,當代學者提出“宇宙的大爆炸說”時,他們在老子的“道”的思想中找到了哲學依據。

  《莊子》 莊周 著

  這是我全文抄錄和誦讀過的為數不多的書之一。先不說其生死達觀的思想,光是那汪洋恣肆、豐瞻華美的文字,就值得我們擊節叩賞。每當我背誦起“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莊子逍遙遊***這樣的語句,我彷彿觸控到了中國散文的源頭。

  《史記》 司馬遷 著

  魯迅的評價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其中的“世家”和“列傳”,是全書的精華。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史記》的意義已經不僅僅是一本歷史著作,更是一本文學著作。讀這本書之前讀一讀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也許會體會到史記中作者所傾注的深深情感。

  《東周列國志》[明]馮夢龍 著

  歷史的另一種解讀方法。

  《紅樓夢》[清]曹雪芹 著

  中國古典小說的頂峰,沒讀過《紅樓夢》的中國人,不能說你曾經讀過書。

  《聊齋志異》[清]蒲松齡 著

  很優美的文字,很奇詭的想象,很纏綿的故事。

  《儒林外史》[清]吳敬梓 著

  中國古代諷刺文學的最高成就

  中國人必看的書籍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季羨林說:“二十一世紀是儒家思想的世紀”。不管怎麼說,它是一部被中國人讀了幾千年的教科書,不讀它就永遠無法瞭解中國古代生活。

  《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所反映的魏晉風度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種很奇特的現象,而這種風度成了一代代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理想人格。我一直把這本書當成古代的“微型小說集”來讀。

  《顏氏家訓》 [北朝]顏之推 著

  耕讀世家治家的金科玉律,但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並非沒有啟迪。

  《唐詩三百首》

  識字的中國人,誰沒有讀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樣的詩句呢。而這的詩句,因為你的反覆誦讀而失去韻味了嗎?沒有,這就是唐詩的魅力。

  《宋詞選》

  從風花雪月的兒女情長到興國安邦的豪情壯志,宋詞中有一個極為廣闊的文學天地和思想境界。宋詞是適合於大聲朗讀的,不要為應付任何考試,去讀讀宋詞吧!

  《元曲選》

  元代散曲與雜劇是中國文學中的一朵奇葩,它開創了中國戲劇的新局面,使中國戲劇與希臘古典悲劇、文藝復興戲劇站到了同一高度。

  中國人必讀的經典書籍

  《水滸傳》 [明]施耐庵 著

  小時候,有多少人曾經可以完整地背下一百零八將的座次與外號?

  《西遊記》 [明]吳承恩 著

  相信不會沒有人沒看過本書吧。如果看過,再看一遍。

  《詩經》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樣的詩句,掩卷而思,是一幅極其悽美的畫面。我們今天的一切情感,古人都已經感受到了,也都替我們描繪出來了。而這一切的源頭,是這本略顯古奧的《詩經》。

  《楚辭》 屈原、宋玉等著

  《楚辭》代表了中國文人文學最早的輝煌成就,對於中國美學及中國文人的思想有持續的巨大的影響。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浪漫文義詩人,其《天問》中的反覆追問,對於我們今天的航天和天文工作者仍然有極大的啟發意義。

  《菜根譚》 [明]洪應明 著

  俗語云:“咬得菜根,百事可作”,這是這本書得名的由來。這不是一部邏輯嚴密的學術著作,而是一部談論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的格言集。“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在一個浮躁的年代,讀一讀這樣的句子有好處。

  《古文觀止》

  上大學是我外公送給我的《古文觀止》,至今仍放在我案頭觸手可及的地方。外公送書給我的初衷是希望我能夠學會寫文言文,他固執地認為,這是大學生應掌握的基本技巧。雖然我至今也沒有學會,但我卻從這本書中窺探到了一個博大的世界。

  《三國演義》 [明]羅貫中 著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即使有了電視電影,也有些書是不能取代的,比如說《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