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名人的故事

  沒有播種,何來收穫;沒有辛勞,何來成功;沒有磨難,何來榮耀;沒有挫折,何來輝煌,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創業者的心靈導師

  “創業者必須有敢死團隊:一位創業者要做一大型專案,但卻沒有團隊成員。他說團隊就等他找到錢再辭職出來做。最好的創業團隊,應該是兩三位為了理想敢於冒險者。等待條件再創業,說明創業時機還沒到來。天使投資風險極大,創業者自己敢於冒險,展示的是信心和決心,更容易打動投資人。”

  12月24日平安夜23點17分,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在微博上寫下了這段話。截至發稿日,這條微博被已被轉發了846次,或許在這個寒冬的夜晚,它能給更多的熱血創業青年帶來些許溫暖。

  而在這條微博釋出一個小時前,徐小平剛剛寫下了這樣的片段:“一個順豐快遞員給我送東西,我跟他聊了幾句,得知他是河北人,高中畢業。看著他年輕而不自信的面孔,我告訴他,美國聯邦快遞有位高階副總裁Hamdi Osman,從打掃快遞車開始幹,做過快遞員,最後成為高階副總裁,你也可以!——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看到發展機會和人生前景,社會就更有希望!”

  截至目前,55歲的徐小平擁有的微博粉絲超過355萬。在微博上,他更像一個妙語連珠的“精神導師”,他言語親切、機智幽默,不乏深刻的人生和投資感悟,不過更讓人難忘的是,你能在這種老男孩式的調皮與風趣中感受到夢想的激情。這或許是最重要的。

  5年間為30多個專案投資2000多萬美金,徐小平反覆強調他的投資哲學:寧可錯投五個也不放走一個。

  垂直B2C網站維棉創始人林偉和徐小平的故事就是通過微博牽線搭橋。維棉於2010年11月6日上線,以襪子為切口切入垂直電子商務市場。維棉正式上線後,吸引了很多關注電子商務的業內人士關注,其中包括一聽音樂網CEO杜雪騫。

  杜雪騫一直是徐小平的合作伙伴。在一次碰面中,杜雪騫向徐小平推薦了維棉,隨後徐小平在微博上給林偉發了私信,約他見面聊聊。在隨後僅20分鐘的溝通後,徐小平就決定投資1000萬元人民幣,他提的唯一一個問題是“你們今後會只做襪子嗎”。

  這就是他的投資風格,決策快、投資快。而對於他的投資原則,他在微博中曾這樣闡釋,“投資最後還是投人,但這個常識,往往會在實踐中被僥倖心理所幹擾,即想獲得big opportunity的期待。我個人的經驗:和一個人談完,如果你腦子裡全是對這個人的喜愛,這個專案就有戲;反過來,如果腦子裡全是這個專案,投資就要謹慎。”

  他說,“回頭看我的投資經驗,幾個最成功的專案,都是因‘人’而投;幾個慘敗的專案,都是因‘點子’而投。有人建議創業者應該把自己和團隊履歷寫在最前面,我極其同意。履歷並不僅僅包含學歷,而是以前做事做人的記錄即Track Record。

  從1996年涉足留學諮詢事業,創辦新東方,至2006年新東方教育集團登陸紐交所,在這10年中,徐小平和俞敏洪、錢永強等其他創始人一起塑造了“新東方精神”。

  關於徐小平投出的第一筆天使投資,坊間流傳兩個版本:一是2006年的斯坦福之旅,七八個學生得到了他的投資;另一個版本則是他資助了一位來自浙江農村的創業年輕人。

  或許是教育出身的緣故,徐小平在現實與微博中都不自覺地扮演了“導師”的角色。

  他幾乎每天都在微博中對創業者發出建議,他說:“初次創業,busi-nessmodel即賺錢方式必須極其focus,即必須極其簡單、單一。比如微軟開始只是做一個DOS作業系統、新東方起家就是教託福、凡客就賣一件襯衫,但都創造了發展的奇蹟。創業早期,什麼都匱乏,如果想什麼錢都賺,肯定賺不到。”

  他說,很多人常常會問,創業家的成功法則是什麼?成功法則有很多說法,但是你要對自己在團隊裡能做什麼有一個瞭解,這樣創業才能夠成功。創業一個人不能成功,人多也未必能夠成功,最重要的是互相指導,自己定位好,最後才能前進。

  他總是鼓勵那些有夢想的人,鼓勵他們將夢想演變成現實。他喜歡在微博中講述有夢想的年輕人的故事:“文含在清華長大,本科工程,卻熱愛葡萄酒。他自費去法國讀了類似‘職業高中’的葡萄酒學校,回來開設葡萄酒培訓,去年收入2000萬。規律:如果你真的愛什麼東西,加以適當技術培訓,你就能成才。我曾勸許多人為自己所愛去學專業技術培訓,而不是學歷,應者寥寥。思及此,渾欲向文含‘借’酒澆愁。”

  他說,魔鬼對浮士德說:興趣比愛更強大。愛好是最強大的力量,再窮再醜的人,也會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是一個悲劇。

  他還時常在微博中與年輕人互動。比如有大學生曾向@徐小平提問:考研前要怎麼評價自己是否適合跨專業呢?怎麼測試自己適合哪些專業呢?如果不考研,如何給自己的創業加籌碼呢?積累經驗?學習?

  他的回答是,你的激情在哪裡?你的理想在何方?不要問我想選什麼專業,而要問自己生命有什麼激情——你願意做哪件事情做到終老?

  他曾經在微博留下這樣一段話:美國電影《畢業生》***Graduate***裡,霍夫曼主演的男主角大學畢業,他父母的合夥人走過來神祕兮兮地對他的前途發出指點:知道前途在哪裡嗎?……“塑料***plastics***”!假如現在要我給求職與奮鬥的青年人說一句話,我會說:“e-Commerce!電子商務!”

  當年未能投資凡客和淘寶曾讓徐小平深以為憾,提起這個事情仍讓他難掩激動,他說:“陳年當時找的不是我,是我一做PE的朋友,後來都沒投;淘寶一開始要的200萬美金,我投50萬是可以的,我還可以聯合其他一些人……”

  到2011年年底,徐小平正式進行天使投資5年。他說,“五年應該給自己一個成績單了。其實每年到了年初都不想再投了,因為花了很多很多錢!血淋淋的,都是我自己的錢。”

  他還曾調侃道,“以我老婆的臉色為標誌,第一年是黑色,第二年是灰色,第三年是紫色,現在終於有了紅色。”

  徐小平計劃今後每年投資20個左右的專案,拿出三四百萬美元來分配。他的目標是要創造奇蹟,在未來十年投200家公司,創造四五十家上市公司,凡是退出的回報一律再投入。

  最近,徐小平開始密切關注電子商務。他在微博中說,電子商務的持續是必然的,因為老百姓的習慣已經形成,當80後和90後成為主要購買力時,沒有回去的可能了。弊端肯定有,只是,吃飽了有吃飽了的病,吃不飽有吃不飽的病,你想要吃飽還是想要吃不飽?

  徐小平的諮詢思想已經影響了整整一代大學生,隨著他前幾本暢銷書的風行,他的影響已經遍及整個社會。在“徐氏邏輯”中,只有經過規劃設計,才有可能闖出精彩的人生。如今,作為中國最著名的天使投資人之一,他被無數年輕創業者追捧為“心靈導師”,他機智幽默,妙語連珠,有著老男孩式的風趣頑皮,也熱衷在微博中給創業者提出建議,鼓勵他們將夢想演化成現實徐小平:著名留學、簽證、職業規劃和人生髮展諮詢專家,現創“真格”天使投資基金。曾任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新東方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是新東方留學、簽證、出國諮詢事業的創始人和過來人獨立董事,與俞敏洪、王強一起被譽為新東方的“三駕馬車”。

  2:一路向東

  一、出身貧寒

  這是劉強東自我描述中刻意強調過的。劉強東的家鄉宿遷,位於江蘇中北部,農業主導的地區經濟讓宿遷成了江蘇經濟最落後的地方,不過,處於運河邊的特殊地理位置,宿遷自隋唐起便成了兵家必防與必爭之地。

  劉強東二十歲奔向北京謀生,在中關村賣光碟。賣光碟不是什麼很光榮的事情,可正是如此不起眼的售賣,讓劉強東一不小心成了中關村售賣光碟的第一商家。毫無疑問,中關村第一就是中國第一,旗幟作用也幫助劉強東拓展了全國市場視野。

  在接受媒體的不少採訪中,劉強東一直強調上面兩個故事。我們承認,這是個很好的勵志故事,歷史上也常有這樣的樣板流傳,一個窮小子隻身來到京城,不但在京城立腳而且還有了自己的事業,很值得年輕人學習也引來眾多豔羨。

  為什麼劉強東有這麼強的好勝心?我們並不知道答案。或許我們可以從宿遷民風這裡得到一些線索,要在衝突之地安身是要有生存之道的,尚武精神深切。宿遷人一旦出了宿遷,他的勇敢、求勝心理得到釋放,並且作為一支有生力量在京城萌芽開花,然後結果。

  二、勇創天涯

  在創業的日子裡,劉強東就像一個愛鄉卻又有勇創性格的領潮人。他可以開著拖拉機在家鄉作秀,可以花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在宿遷種有機水稻,也可以開著越野車穿越沙漠,甚至把自己微博的自我介紹一欄填成“奮鬥目標:穿越所有的沙漠”。

  劉強東已經擁有了成功創業者的基因!

  京東是從賣電腦、手機起家的,這點劉強東繼承了中關村的血統,不管怎麼說,它要比賣光碟賺錢。多年經營下來,大家也認為買電腦、買手機確實是京東貨比三家,價格便宜質量也過硬,於是京東差點就被認知為電腦、手機網上販賣的商家。

  在這個節骨眼上,劉強東力排眾議賣起了書,這下京東、噹噹大戰全面爆發,價格戰、全品類戰……硝煙四起。京東通過此役徹底改變了網上售賣專業電子消費裝置的形象,成為綜合類電商;噹噹也把自己的賣書人形象轉變為綜合類電商。明眼人都看得到,京東贏了。

  電商戰爭正進入白熱化階段,淘寶商城、亞馬遜中國、噹噹、新蛋、易迅、蘇寧、凡客等巨頭都參與到混戰中來了,京東面對如此眾多的對手,劉強東該如何應對?我們知道,最後的贏家只有一個!

  三、用人之道

  在劉強東的人才概念裡,有三類人是他最受關注的。自己的貧寒出身,又加重了他對寒門子弟的青睞,劉強東說,“要能吃苦,而且能長期吃苦”,這就是他想要的員工素質。

  第一類是向他直接負責的二十二位副總裁和大區總裁,這些高管大都從外處挖來,他們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紮實的專業基礎。於是,劉強東可以通過充分授權的方式把事務性工作徹底細分開去,自己作為董事局主席和執行長可以把精力放在戰略與營銷上。

  第二類是管理培訓生,這些人都是應屆大學畢業生,按照劉強東自己的說法就是,在別家公司上過班的統統不要,哪怕只上了一天。管理培訓生半年在不斷輪崗中,並且大都有機會能與劉強東本人單獨晤談,他們待遇豐厚而且頗受公司內部尊重,甚至劉強東會親自做菜給他們吃。這些培訓生被外界視為劉強東的嫡系,或者說劉強東在打造自己的黃浦軍校。

  第三類是物流“最後一公里”的站長們。有個提法,日本優衣庫總裁柳井正說的,有多少店長我就開多少店,他把各店的經營權完全地交給門店的店長,店長的綜合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京東也一樣,在全國一級物流中心下有眾多二級物流中心,而眾多二級物流中心周圍佈設了許許多多的物流終端站,貨物層層配送,由物流終端站的配送員們負責貨物到家。配送員是直接面向客戶的,他們的服務直接關係到京東的將來發展,這就要物流終端站站長很好地負責管理該站的配送員們的日常工作。

  四、祕密武器

  劉強東常拿沃爾瑪說事,“沃爾瑪其實就是個資訊系統,B2B物流完全依賴資訊系統執行,它的價格總是比別人低,因為成本更低。”

  我們發現京東的銷售價格總是在變化著的。據劉強東的說法,價格情報員們不斷收集其他公司的商品售價,以實現和本公司同類產品的售價進行比對,然後把資料輸入電腦,系統會自動調整商品銷售價格,從而做到總是比別人低的零售理念。

  在控制成本的同時,永遠比別人價格低是可以做到的,劉強東也相信。不過,控制成本歷來就是個難題,劉強東說採購也靠資訊系統實現,除了新產品的第一次採購,這是頗讓人費解的一件事情。當然,京東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恐怕自己也是處於不確定的答案之中,成本和效率一直都是成對出現,困擾戰略制訂與執行者的重大難題。

  京東的祕密武器,實際上是自己的物流,這是與沃爾瑪雷同,卻又與沃爾瑪不同的物流系統。雷同之處是大區一級物流和二級物流的概念,不同之處是B2B模式和B2C模式,沃爾瑪是公司之間的採購,而京東是要面向消費者的,它會多一層終端物流站。

  要打造屬於劉強東心目中的物流系統,按照他本人的說法是需要耗費百億人民幣。相對於第三方物流的價格和服務,劉強東算過明帳,自己的物流系統在第一次投資是耗費巨大,但是一旦正常運作起來所需費用要低於第三方物流;同時,物流系統更加便於監控整個公司的執行狀態,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配送員也更加有利於良性客戶關係的展開。

  不過,高速增長的虧損業務與鉅額的物流系統投資是否會帶給京東差錢的困境呢?失去最大股東地位的劉強東管理團隊是否還能掌控全域性,還是會被迫IPO失去戰略執行方向呢?這是掛在京東和劉強東頭上的利劍。

  3:張亞勤:識譜才能唱更多歌

  如果學會了識譜,就會唱更多的歌

  昏黃的燈光下,一位老人一邊做著手裡的針線活兒,一邊聽著年幼的孫兒咿咿呀呀地講述他看過的故事,不時發出會心的微笑。這是張亞勤記憶中雋永溫馨的一幅圖畫。

  外祖母是那個時代少有的識字的女性。她拿著小人書給張亞勤講故事,《三國》、《西遊記》都是張亞勤童年的精神珍饈。剛開始,外祖母只是給他講,後來開始啟發他:“你要是認識字了,就可以讀到更多的故事。”那些精彩紛呈的故事激發了張亞勤的求知慾,3歲的張亞勤開始認字了。沒過多久,他已經基本認識了小人書上的字,又開始看家裡的其他書籍。

  這種自主式的學習方法讓張亞勤在此後受益無窮,當他留學美國的時候,進入到高度自主化的美國教育體系中,他幾乎沒有任何不適就迅速脫穎而出。

  母親是張亞勤另一位感念不已的啟蒙老師——她不僅是一位知識女性,而且還是一位堅強、豁達的母親。

  張亞勤在一篇題為《放飛的愛》的文章中回憶了和母親的點滴往事。

  他說:“從小我就喜歡讀書,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這同母親的引導是分不開的。她常說:‘學習並不是一件苦差事,要用愉快的心態去對待,要學會去享受學習中的快樂。’所以母親常用講故事、說兒歌等一些有趣的方式來提高我的學習興趣。”

  母親是老師,每天晚上母親備課的時候,張亞勤就在旁邊看書或寫作業,遇到問題就等母親備好課再問。母親不會給他施加過多的壓力,但要求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前作好準備,一旦開始學習就必須迅速集中精力,提高學習效率,不允許邊學邊玩。母親把培養自學能力比喻為唱歌,“教一首歌學生只會唱一首歌,但如果學會了識譜,學生就會唱很多歌。”

  多年以後,張亞勤回首往事說:“雖然這些道理誰都懂,但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自學能力需要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和堅持過程。不是誰都能像母親那樣認認真真地去堅持做,最終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我之所以能用6年的時間完成小學及中學的課程,12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就是這樣一路學過來的,而且還讓我在此後的學習、科研和諸多工作中受益匪淺。”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無論學業和職場,張亞勤總讓人感覺他能夠輕輕鬆鬆做到“最好”。他23歲就獲得了博士學位;初涉職場,3個月後就給老闆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報告,而老闆居然要求:“你能不能放慢點速度?因為你的工作效率已經讓其他人覺得太有壓力了。”而在大學生心目中,張亞勤更是一位“神話”似的人物。

  但張亞勤並不希望這種“天才”的說法誤導大家,他認為一個人的成功有很多因素,智商只佔20%,情商佔50%,心態***也可以說逆商,美文縮寫AQ***佔20%,運氣佔10%。絕大多數人智商的差別都不大,關鍵是怎樣用好自己的聰明才智。身處這個時代的大學生面對不斷加劇的就業壓力,也面臨很多前所未有的機會,他希望學生不僅要擁有對未知的好奇心,不斷探索的激情,更要打好基礎,並培養自己堅韌的品格。

  張亞勤小學畢業的時候僅9歲,很多人都知道太原出了個“神童”,甚至有學校請他去介紹經驗。而張亞勤與大家分享的祕密武器就是“求知慾”,喜歡刨根問底,不明白的問題一定要搞個清楚。下課了會追著老師問,如果老師已經回家了,追到老師家裡也要去問個清楚。

  有一次他在老師的辦公室裡看見一本三角函式的參考資料,這在當時是高中課程的內容。他向老師提出借回家看看。一個星期以後,他來還書,他不僅,還把裡面的習題都做了一遍。教研室的老師都驚訝了,有些難以置信,於是又出了幾道題考他,沒想到他全都做出來了。

  這種強烈的求知慾推動著張亞勤只要是找得到的書就會去看,去學。後來在參加高考時,有一道很難的數學題,但恰巧幾天前剛剛做過。“如果不是因為我看到過,我可能做不出來。”張亞勤把這歸結為運氣。可是,如果不是因為強烈的求知慾使然,即便他曾經看到過,很可能也就因為太難而束之高閣了。

  即便比別人聰明,但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在張亞勤的記憶當中,大多數時候母親都會用民主的方式和他溝通,尊重他的選擇,但有一次母親動怒了。張亞勤比很多孩子都懂事,但也有大多數孩子愛做夢、朝三暮四的天性。今天喜歡下棋,明天愛上畫畫,後天又開始拉二胡。但每一次都是虎頭蛇尾。

  有一天,他吃過晚飯開始拉二胡。母親突然走過來,把二胡奪過去,並打了他兩巴掌。面對委屈哭泣的張亞勤,母親拿來了他的畫筆和畫稿:“你不是說要當畫家嗎?這才幾天,你又要當音樂家了?你是平常人家的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多年來,“要有一技之長”這句話常常回蕩在張亞勤的心裡。

  而後來當張亞勤12歲考上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在大家的讚譽下忍不住有些小小的飄飄然時,母親更是冷靜地告訴他:“你沒有什麼了不起,你和別人沒什麼不同。”

  獨立和寬容並不矛盾

  有很多天才似的人物都會給人這樣一種印象:除了在某些專業方面超出常人之外,要麼自理能力極差,要麼性格孤僻偏執難以相處。

  張亞勤有這樣一段話讓人頗受啟發:“從小一定要養成獨立的能力。獨立要不多不少,恰到好處。缺少獨立,就會形成依賴習慣,沒有自主的思考;而過分獨立,則可能會導向偏執或自負。”

  張亞勤對7歲時的一段經歷始終記憶猶新,“經過了那件事以後,我的勇氣大大地增強了,無論以後再碰到什麼困難,都覺得可以克服。”

  幼年的張亞勤經常往返於幾個地方,通常都是媽媽把他送上車,親戚去車站接他。但是7歲那年的夏天,意外發生了,親戚沒有收到母親的信。他獨自坐火車去奶奶家,下了車之後卻發現沒有人來接他。那個時候沒有電話,身上也沒有多少錢,再回去也不可能。短暫的大腦空白後,張亞勤決定憑著記憶走到奶奶家去。幾十裡的山路,又下著雨。他一路走一路問,走了一天才找到奶奶的家。

  張亞勤很感激母親這種“放飛的愛”。母親從不會把他捧在手心裡,許多事都放手讓他自己去做。上小學和中學時,凡是家裡與外界打交道的事,母親都儘量交待給他去辦。但母親不是純粹的放手,交待完任務之後,母親會問他怎麼辦?聽他講完之後,母親會給他一些提醒,補充他的不足。

  12歲時他考入中國科技大學,轉糧油關係、買火車票、托執行李,幾乎所有的事都是他自己去辦。母親只是遠遠地看著,並不出面。張亞勤去托執行李的時候,工作人員瞟了他一眼說:“叫大人來,小孩不能辦理。”母親這才走過來說:“讓他辦吧,我不識字。”

  如今身為微軟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的張亞勤不僅是傑出的科學家,還是傑出的管理者。很多和他共事過的人都被他折服,認為他有一種海納百川的胸懷。

  張亞勤認為自己的性格、意志和品德就是在母親的培養和影響下慢慢形成的。他至今記得,在他8歲的時候,和母親悄悄說鄰居的短處,雖然只是一兩句無心的話,但母親卻很嚴厲地批評了他:“要善待別人,人有短處不能揭,人有隱私不能說。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在張亞勤看來,母親不僅教會了他學習、自立、自信、自強,也教會了他怎樣做人,同時也是母親放飛的愛助他一次次展翅高飛。

  

的還:

1.中華歷史名人故事大全精選

2.中國名人勵志故事

3.名人刻苦讀書的小故事

4.中國古代名人的故事

5.中國名人口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