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章經典網路美文

  在網路上有很多很值得一看的勵志美文,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年輕時可以窮,但千萬別一直窮下去

  作者:卡西

  有個讀者給我留言說,他覺得自己很窮,非常自卑。別人都已經換了最新一代的iPhone,他只能用幾百的國產手機;別人開車上班,他只能擠公交,還要規劃一條不用轉車的路線,避免多花一塊錢;別人每個假期都可以坐飛機出去旅遊,而他只能逛逛附近的免費公園;別人父母都給準備好了房子,戀愛之後隨時能結婚,而他連個首付都付不起。

  他發來很多條資訊,到最後,他說,感覺自己都不配在這社會立足,好難過。

  我問他:你今年多大了?

  他說:22歲,剛畢業。

  22歲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我第一個反應就是年輕,朝氣蓬勃,有幹勁兒。

  在這樣一個春光大好的年紀,漸漸褪去校園的稚嫩,迎接工作上和社會中的挑戰,向著自己的目標和理想一步步靠近,朝著曾經想要的一切努力奮鬥,這樣的年紀應該是積極的、向上的、充滿希望的,不是嗎?

  人生的旅程才剛剛開始,一切都是充滿希望的啊。

  此刻的貧窮,能說明什麼呢?前方是未知的,是來得及改變的,只要你努力。

  於是,我回復他說,年輕時候的貧窮不算什麼,重要的是,你不能一直窮下去。

  前不久,我同事小何失戀了。小何與男朋友X相戀四年。小何說,這些年她一直是抱著結婚的目標去的,沒想到最後曲終人散。我們感到惋惜,小何卻覺得早點分手也好,免得將來後悔。

  其實,小何並沒有她自己評價的那樣狠心。在我們的認知中,她很愛她的男朋友,她只是厭倦了看不到未來的日子。

  X就職於一家消費品公司,做銷售員。銷售這個職位,做得好其實是很掙錢的,可是X在同一家公司做了四年,沒買到房子,沒買上車子,甚至沒有存款。小何跟我們提起這些的時候,笑容是很苦的。

  她說,她並不是嫌他窮,她最初與他談戀愛就知道沒錢,她們租房子住了四年,她是為了愛情的。可別人不知道,她卻知道,這四年,X無半點上進心。

  X的上班時間很自由,只要與客戶有約,填個外出單子,就能隨時走。但他很少出去發掘新客戶,他固定維持著原來的幾個客戶的訂貨銷量,這些銷量恰好夠公司規定的每年要完成的任務,多一點都是沒有的。

  完成任務可以讓X年終的時候多拿到幾萬的提成,再加上每個月的固定工資,還算可以。然而,X的酒肉朋友甚多,今天這個組局,明天那個開party,X週末從不加班,為此失去訂單也不在意。

  小何與男朋友各自經濟獨立,她勸過男朋友無數次,想想以後,現在多賺點錢,多奮鬥一些,往後的日子會輕鬆一些。可是X並不聽,X的生活固定在吃喝玩樂和享受之間,不再往前一步。

  甚至於,有一次X的父親生病住院,需要一大筆錢,X自己能拿出手的居然只有一萬元不到,剩下的,小何用自己的儲蓄,又找朋友借了些,總算幫他湊夠了。

  小何以為,經一事長一智,這下X應該知道奮鬥的意義了。沒曾想,X只是感動一時,這件事之後,仍然是月光族,仍然坐在辦公位上玩遊戲而不去開拓新客戶。

  小何想了很久,終於提出分手。小何說:“我不是嫌貧愛富,也從不拜金,我只是覺得在他身上看不到鬥志和希望。我不介意他沒有錢,不介意他家徒四壁,可是他不能一輩子這樣下去啊。我不介意他年輕的時候窮,我介意他不曾改變,一直窮下去,將來該怎麼辦?”

  她願意陪你吃苦,願意捨棄高階餐廳省錢跟你吃街邊的麻辣燙,願意不買商場裡的品牌名款而去網上選擇幾十塊錢的衣衫,願意跟你住在租來的屋子裡面對簡陋的床和斑駁的牆,她是為了愛情,可是你不懂,這份愛,最初是帶著期待的。

  她想和你為了前途奮鬥,想把租房過渡到擁有自己的房子,想不再穿夜市上淘來的穿幾天就變形的T恤,想和你過有錢、有時間、有希望的日子。

  如果你自己都不為了未來努力,怎麼有資格說要跟你分手的女孩子是因為你沒錢?她不是嫌棄你沒錢,她是嫌棄你沒錢還不好好努力。

  年輕的時候,窮是正常的,甚至都不用你給自己找藉口,別人都能主動理解你寬慰你:沒關係啊,來日方長。

  可是年長之後呢?你上要贍養父母,下要養家養孩子,你還要一直繼續窮下去嗎?

  年輕,是最好的時光,有時間,有激情,只要你肯付出,機會非常多,就看你能否抓得住,能否好好利用自己的時間。

  不能拼爹,不能拼家庭條件,那就靠自己。晚睡的時間,去網上聽聽專業的視訊課程;早晨不要睡到太陽晒進來了,早點起床想想一天的工作計劃;想辦法拓展下新客戶新業務,想辦法在工作之中學東西,在工作之外找機遇。

  你暫時不能換iPhone,但你將來要有隨時換iPhone且眼睛都不眨的能力;你可以為了環保、為了停車不方便、為了簡單而乘坐公交地鐵,但是你也要努力去掙得隨時能買車作為代步工具的能力;你可以享受在家做飯吃飯的溫馨,但當愛人說哪個同事發現了好吃的法國菜,你可以毫不猶豫地訂下位子給她一個驚喜;你可以暫時花著父母的錢,但你要去努力讓你的父母在刷卡買東西的時候不那麼心疼,因為他們知道你有這個能力。

  我們學習和工作,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無論物質方面的,還是精神方面的。年輕的時候可以容忍自己的貧窮,但你要做的,是努力讓自己不要一直窮下去。

  :迷茫的時候,只需要做這兩件事

  文:Josie喬

  前兩天加了一個讀者,加好友之後,女孩和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喬,我好迷茫啊,暑假馬上就過完了,而我每天的狀態就是吃飯、睡覺和葛優癱,再這樣下去我都要瘋了!

  不,你不會瘋,相信我,你這種狀態如果不改變可以一直延續到開學。

  但是考慮到不能說這麼沒人情味的話,我以歲月靜好的語氣給她講了一堆大道理,不知道她最後有沒有聽進去。

  恕我直言,很多人口中的迷茫其實不是真的迷茫,只是懶。

  我們來做兩種假設:

  小a同學放暑假以後選擇了做微商***或者其他兼職也可以***,砸了幾千塊錢進去,那她肯定每天都會早起晚睡,手機24小時開機,微信24小時線上,白天還要頂著大太陽出門,因為要收貨、寄產品啊,微商雖然看起來很輕鬆,每天定時發朋友圈,晒晒收入,但是一個交易的完成卻沒那麼簡單,因為你根本無法預料顧客會問什麼問題,眼看著要完成的單子會不會吹掉。

  兩個月下來,小a不但鍛鍊了自己的銷售能力,錢包鼓了,說不定還減了幾斤肉。

  於是大家都羨慕小a,覺得做微商的確是個不錯的活兒,掙錢好容易啊!

  卻忽略了她的勤奮和自律。

  第二種假設是,小a放假以後在親朋好友的介紹下去面試了幾份兼職,最後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擱置了下來,心理受挫的小a想著先在家裡休息幾天,再出門找找其他工作,但是惰性這東西真的是人人生來就有的,第一天葛優癱,第二天、第三天依舊如此,長此以往就形成了惡性迴圈。

  等心裡實在過意不去了才想到要出門,但是老闆卻告訴小a,不好意思,兼職已經招滿了。

  這時候,小a雖然有些沮喪,但心裡也有些竊喜,畢竟有了不去上班的理由啊。

  於是,小a從暑假開始癱到了新學期開學,有種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的錯覺。

  你是哪個版本的小a呢?

  迷茫這個話題,不止一個人和我說過。

  雖然說誰的青春都迷茫,但是在迷茫的時候,我們總要給自己找些事兒做,才能在感嘆迷茫的時候也不負青春。

  所以,當你迷茫的時候,你可以做這兩件事:賺錢和看書。

  一個是物質的收穫,足夠給人以外在形式的安全感,另一個是精神的豐富,足以提升人的內在修養。

  那麼問題來了,也是最多人關心的,處在一個不尷不尬的年紀要怎麼掙錢呢?

  其實會問這個問題的人多半隻是想賺錢,而不是下定決心要賺錢,如果你有強烈的賺錢慾望,我想你應該不會問別人,就像人很餓的情況下會自己去找食物,而不是問別人要。

  資訊時代,現在只要登入招聘網站就能蒐羅到各種兼職和全職,何況你自己手上也還有人脈資源。

  20來歲的時候會迷茫很正常,當你不知道要做什麼的時候,那就去賺錢吧,它可以讓你的付出得到實質性的回報。

  除了賺錢,為什麼還要讀書呢?

  說一個我朋友的故事,她去年九月建了個公眾號,六月份的時候,關注人數已經破了20萬。

  我向她取經,朋友坦言:每天寫,每天看,每天分析資料,好不容易才攢到這個數字的。

  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不過如此。

  每一個光鮮成績的背後其實都沒有什麼信手拈來。

  正如你看到別人輕輕鬆鬆月入五位數甚至六位數,可是你不曾看過對方焦慮的模樣。

  朋友所說的每天看指的就是看書,用她的原話來說就是,“我一天不看書就覺得自己腦子不夠用。”

  看書成了她每天工作的任務之一,也給她帶來不菲的收益,更豐富和提升了她的閱歷。

  資歷這東西都是長年累月才形成的。

  同是寫作者,我對“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話有深刻的體會。

  每次寫不出一個字的時候,我都會強制自己去看書。

  寫作是輸出的話,那看書就是輸入,只有兩者並駕齊驅的時候才能保持相對平衡。

  你不可能永遠都只寫一個故事,正如你小時候不可能永遠只聽一個童話故事,畢竟現實生活裡不需要祥林嫂式的碎碎念。

  即使你不是作者,那也不能放棄讀書的習慣。

  你的談吐可以折射出你的精神世界是怎樣的。

  誰都希望和有內涵的人交流,而不是莽撞無禮之輩。

  吳下阿蒙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開始研習書本,後與魯肅交談,面對魯肅的難以置信,呂蒙的一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便流傳至今。

  一個人只要想改變並下定決心就不是什麼難事。

  無論何時何地,多讀些好書總是沒有錯的。

  那麼從此刻開始,放下手機,去賺錢,或去看書,把你的迷茫先放在心裡。相信我,等忙活一陣子後你一定會有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