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成功勵志短篇小故事
在我們學習工作之餘,找一些來看看也不錯,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帕特.奧布瑞恩
1903年,帕特.奧布瑞恩在紐約參加一出名為《向上,向上》的話劇演出。其中有一段是帕特與兩個怒氣衝衝的人爭執不休的表演。
由於這出話劇的反響不夠理想,劇團後來移到一家小劇院去演出。演員的薪水也削減了,他們的前途一片黯淡。然而,多年的教育,使得帕特養成了“凡事盡力而為”的習慣。因此每一次演出,他的整個身心都融化在角色中,從場上下來時總是滿身大汗。
8個月後的一天,帕特接到一個電話,邀請他參加電影《扉頁》的拍攝。
原來,《扉頁》的導演劉易斯.米爾斯頓偶然間看到了《向上,向上》,帕特在桌邊與人爭吵的那一幕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是,他推薦帕特在《扉頁》的一場戲中扮演一個角色。
這是帕特.奧布瑞恩銀幕生涯的起點。日後,他成了非常著名的電影明星。
漫長的一生中,每個人的命運看似變化莫測,但實際上,我們今天所走的每一步,都已為明天埋下了伏筆。
:先改變自己
先改變自己,身邊的人才有更肯能的改變,更多的人改變了,就可能改變世界!
羅伯特·西奧迪尼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心理教授。有一天,他在紐約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後,乘地鐵去時代廣場站。當時正值下班乘車的高峰期,人流像往常一樣沿著臺階蜂擁而下直奔站臺。
突然,羅伯特·西奧迪尼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男子躺在臺階中間,閉著眼睛,一動不動。
趕地鐵的人們都像沒看到這個男子一樣,匆匆從他身邊走過,個別的甚至是從他身上跨過,急著乘坐地鐵回家。
看到這一情景,羅伯特·西奧迪尼感到非常震驚。於是,他停了下來,想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就在他停下來的時候,耐人尋味的轉變出現了:一些人也陸續跟著停了下來。
很快,這個男子身邊聚集了一小圈關心的人,人們的同情心一下子蔓延開來。有個男人去給他買了食物,有位女士匆匆給他買來了水,還有一個人通知了地鐵巡邏員,這個巡邏員又打電話叫來了救護車,幾分鐘後,這個男子甦醒了,一邊吃著食物,一邊等待著救護車的到來。
人們漸漸瞭解到,這個衣衫襤褸的男子只會說西班牙語,且身無分文,已經餓著肚子在曼哈頓的大街上流浪了好幾天。他是因為飢餓而昏倒在地鐵站的臺階上的。
為什麼起初人們會對這個衣衫襤褸的男子熟視無睹、漠不關心呢?
羅伯特·西奧迪尼認為,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熙熙攘攘、匆匆忙忙的人流中,人們往往會陷入完全的自我狀態,在忽視無關資訊的同時,也忽視了周圍需要幫助的人。這就像一位詩人說的那樣,我們“走在嘈雜的大街上,眼睛卻看不見,耳朵卻聽不見”。在社會學中,這種現象被稱為“都市恍惚症”。
為什麼後來人們對這個衣衫襤褸的男子的態度會有了較大的改變呢?
羅伯特·西奧迪尼認為,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因為有一個人的關注,致使情況發生了變化。當時,自己停下來,僅僅是要看一下那個處於困境的男子而已。路人卻因此從“都市恍惚症”中清醒過來,從而也注意到了這個男子需要幫助。在注意到他的困境後,大家開始用實際行動來幫助他。
因為看到別人的善舉,而對自身的心理產生了衝擊,進而引發出行善的願望和行動,心理學家將這種變化稱為“昇華”。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幫助病人、窮人或者是其他處於困境中的人,最容易引起人們的“昇華”。儘管這些助人為樂的善事,不一定都是轟轟烈烈的大事,也不必像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特蕾莎修女在加爾各答幫助貧民時那樣無私。
不錯,自己先改變了,身邊的一些人就可能會跟著改變;
身邊的一些人改變了,很多人才可能會跟著改變;
很多人改變了,更多的人就可能會改變……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先改變自己,就可能改變世界。
從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的故事,讓人聯想到英國一位主教的墓誌銘:
少年時,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當時曾夢想改變世界。但當我年事漸長,閱歷增多,發現自己無力改變世界。於是,我縮小了範圍,決定先改變我的國家,可這個目標還是太大了。
接著我步入了中年,無奈之餘,我將試圖改變的物件鎖定在最親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願,他們個個還是維持原樣。
當我垂垂老矣之時,終於頓悟:我應該先改變自己,用以身作則的方式影響家人。若我能先當家人的榜樣,也許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國家,再以後,我甚至可能改造整個世界。
:強迫自己堅持下去
在工作中產生畏難情緒時,不能躲避,要強迫自己堅持下去。這樣,你才能夠逐漸適應和習慣比較困難的工作。
朋友們都認為戴維很有才能,但不知道他為什麼不能靠寫作維持自己的生活。戴維認為他必須先有了靈感才能開始寫作,作家只有感到精力充沛、創造力旺盛時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為了寫出優秀作品,他覺得自己必須“等待情緒來了”之後,才能坐在打字機前開始寫作。如果他某天感到情緒不高,那就意味著他那天不能寫作。
不言而喻,要具備這些理想的條件並不是有很多機會的,因此,戴維也就很難感到有多少好情緒使他得以成就任何事情,也很難感到有創作的慾望和靈感。這便使他的情緒更為不振,更難有“好情緒出現”,因此也越發地寫不出東西來。
通常,每當戴維想要寫作的時候,他的腦子就變得一片空白。這種情況使他感到害怕。所以,為了避免瞪著空白紙頁發呆,他就乾脆離開打字機。他去收拾一下花園,把寫作忘掉,心裡馬上就好受些。他也用其他辦法來擺脫這種心境,比如去打掃衛生間,或去刮鬍子。
但是,對於戴維來說,在盥洗間刮刮鬍子或在花園種種玫瑰,都無助於在白紙上寫出文章來。
後來,戴維借鑑了著名作家國家圖書獎獲得者喬伊斯·奧茨的經驗。奧茨的經驗是:“對於‘情緒’這種東西可不能心軟。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寫作本身也可以產生情緒。有時,我感到疲憊不堪,精神全無,連五分鐘也堅持不住了;但我仍然強迫自己堅持寫下去,而且不知不覺地,在寫作的過程中,情況完全變了樣。”
戴維認識到,要完成一項工作,你必須呆在能夠實現目標的地方才行。要想寫作,就非在打字機前坐下來不可。
經過冷靜的思考,戴維決定馬上開始行動起來。他制訂了一個計劃。他起床的鬧鐘定在每天早晨七點半鐘。到了八點鐘,他便可以坐在打字機前。他的任務就是坐在那裡,一直坐到他在紙上寫出東西。如果寫不出來,哪怕坐一整天,也在所不惜。他還訂了一個獎懲辦法:早晨打完一頁紙才能吃早飯。
第一天,戴維憂心忡忡,直到下午兩點鐘他才打完一頁紙。
第二天,戴維有了很大進步。坐在打字機前不到兩小時,他就打完了一頁紙,較早地吃上了早飯。
第三天,他很快就打完了一頁紙,接著又連續打了五頁紙,才想起吃早飯的事情。
他的作品終於產生了。
他就是靠坐下來動手幹來學會了面對艱難的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