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勵志理想故事正能量勵志的

  從沒路的地方走出的路,才是新路。敢於向荊棘叢生處邁出第一步的人,才是值得敬佩的人,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名人勵志理想故事。

  名人勵志理想故事1:老舍幫助盲人謀生的故事

  在他住的房子的不遠處有一個破舊的廟宇,裡面住的全是平日以乞討、賣藝為生的盲人,將近40名。但當時全國剛解放不久,人們的生活都不寬裕,連養家餬口都很不易,更別說有能力去接濟他們了,因此他們的生活非常艱難,挨餓受凍是常有的事情。

  每次一經過“瞎子廟”,他的心便隱隱作痛,想要儘自己的所能,幫助這些可憐的人。但他也深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簡單的幾次接濟根本解決不了他們的根本生存問題,必須得給他們提供一份足以謀生的活計。

  於是,他不顧外人的反對,暫時放下手頭上的工作,花了近兩年的時間,開始每天往返於家中與“瞎子廟”之間,把這些盲人都組織起來,並自掏腰包買了多件樂器,將其中那些會吹拉彈唱的,組成了一個樂團進行集中培訓,給予合奏配合上的種種指導。忙了一天,晚上回到家裡,他還要熬夜為樂團寫歌,編排適合他們演奏的曲目。等這一切完成後,他又忙著聯絡演出單位和場所,並說服對方給予一定的演出報酬……而對於那些沒有任何才藝和特長的盲人,他則通過各種關係,不惜降低身份到處求爹爹拜奶奶,最終靠著自己的“面子”和關係,把他們一個個安排進周邊的橡膠廠、皮革廠、印刷廠和服裝廠裡。為此,他都跑爛了好幾雙布鞋。

  好在他的努力和奔走有了成效,“瞎子廟”裡幾乎每個盲人都有了一份足以養活自己的工作。因為有了穩定的收入,很多盲人的生活狀況都發生了鉅變,先後搬出了原先那個破舊的廟宇,住進街上條件更好的房子裡,“瞎子廟”也從此被廢棄。

  這之後,每天晚上,當他下班從街上路過時,住在街上的盲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放下手中的活,點亮屋內的燈,然後站到各自的大門口前,只為跟他打個招呼,問聲好,為他照亮門前的那段路,如同迎接自己的親人歸來一般。而這幾乎成了那條街上一道不變的溫馨風景線,一直持續到他去世的那一天,從未錯過一次。盲人們都說,那是因為他們能聽出他的腳步聲。

  他便是老舍,原名舒慶春,傑出的人民藝術家,盲人們聽出的那一聲聲腳步聲名叫“善”。

  名人勵志理想故事2:伏明霞小時候的故事

  伏明霞, 這個中國的小明星, 像天邊一道絢麗彩霞, 11歲就照亮了天際, 成為億萬人矚目的世界冠軍; 14歲成為巴塞羅那奧運會女子10米跳臺跳水金牌得主, 4年後又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獲兩枚跳水金牌, 成為當今跳水界乃至整個體育界的走紅人物。

  小明霞7歲開始練跳水。她吃了不知多少苦, 流了不知多少淚。為了加強關節的柔韌性, 矯正孩子們的關節, 教練每天都讓小傢伙在各自房間裡練功。他們坐在小板凳上, 把雙腿平放在另一個小板凳上, 然後由教練或探望的家長幫忙, 坐在小傢伙的雙膝上。大人100多斤的重量, 一壓就是幾十分鐘, 孩子關節疼痛難熬的程度, 是可以想象出來的。小明霞疼得眼淚像決堤河水嘩嘩流個不止。她用小手使勁拍打著媽媽, 尖聲喊著: “到時間了吧?到時間了吧?”媽媽為了讓孩子成才, 真是鐵石心腸, 不為所動。小明霞儘管連聲哭叫求饒, 但第二個晚上, 她還是乖乖地坐在板凳上, 等著壓韌帶。這是一個多麼有毅力的孩子啊! 成功正是孕育在堅韌不拔的毅力之中。

  1987年, 小明霞被國家跳水隊教練於芬看中了。經過精心培養和嚴格的訓練, 小姑娘開始一步一步登上了世界冠軍的寶座。1990 年7月, 在美國西雅圖舉行的友好運動會上, 徐益明教練果斷地把伏明霞推到疾風暴雨中考驗, 讓她參加了比賽。面對人高馬大的外國運動員, 伏明霞就像童話裡的小矮人。但小明霞猶如鶴立雞群, 技壓群芳, 終於奪得友好運動會女子10 米跳臺跳水金牌。中國小女孩一下子爆出了世界大賽的冷門。

  1991年1月4日, 在佩思世界錦標賽女子跳臺賽中, 伏明霞又贏得了這個專案的冠軍。從此, 伏明霞像九霄彩霞一般照亮天際。然而, 任重而道遠, 正如她在1992 年7 月26 日的日記中所寫: “今天預賽成績不錯, 我排在第一; 但那已經成為過去, 明天我要重新開始, 一輪一輪地拼。”功夫不負有心人, 在1992 年7 月27 日跳臺跳水決賽中, 伏明霞沉著穩健地一輪一輪拼到底, 戰勝了所有的對手, 為祖國贏得了又一枚奧運會女子10米跳臺跳水的金牌。14歲的小明霞再次成為萬眾仰慕的世界級明星。

  名人勵志理想故事3:放棄才會有生命

  勞而諾是法國著名的探險隊員。1978年,他隨法國探險隊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而在下山的路上,卻遇上了狂風大雪。每行一步都極其艱難,最讓他們害怕的是,風雪根本就沒有停下的跡象。

  這時,他們的食品已為數不多,如果停下來紮營休息,他們很可能在沒有下山之前,就會被凍死;如果繼續前行,大部分路標早已被大概覆蓋,不僅要走許多彎路,而且,每個隊員身上所帶的增氧裝置及行李等物,會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這樣下去就會步履緩慢,他們不餓死,也會因疲勞而倒下。在整個探險隊陷入迷茫的時候,勞而諾率先丟棄所有的隨身裝備,只留下不多的食品,輕裝前行。

  他這一舉動幾乎遭到所有隊員的反對,他們認為現在離下山最快也要10天時間。這就意味著這10天裡不僅不能紮營休息,而且還可能因缺氧而使體溫下降,導致凍壞身體。這對他們的生命,將是極其危險的。面對隊友的顧忌,勞而諾很堅定地告訴他們:“我們必須、而且只能這樣做,這樣的風雪天氣十天半月都有可能不會好轉,再拖延下去,路標也會被全部掩埋,而丟掉重物,就不允許我們再有任何幻想和雜念,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徒手而行,就可以提高行走速度,也許這樣我們還有生的希望!”

  最終隊員們採納了他的意見,一路上相互鼓勵,忍受疲勞和寒冷,不分晝夜前行,結果只用了8天時間,就到達了安全地帶。而惡劣的天氣,正像他所預料的那樣,從未好轉過。

  後來,法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找到勞而諾,請求他贈送任何一件與法國探險隊當年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有關物品,不料收到的卻是勞而諾因凍壞而截下的10個腳趾和5個右手指尖。當年的一次正確放棄,挽救了所有隊員的生命;也是由於這個選擇,他們的登山裝備無一儲存下來,而凍壞的指尖和腳趾,卻在醫院截掉後,留在了身邊。這是博物館收到的最奇特而又最珍貴的贈品。

  
名人勵志理想故事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