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普及女性健康保健教育的探析論文

  女性,似乎是柔弱的代名詞,特別是在遭遇惡魔強暴時更印證了這一點。女性,因有特殊的生理器官,所以保健知識也特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高校普及女性健康保健教育的探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高校普及女性健康保健教育的探析全文如下:

  [摘要] 切實加強高校大學生關於女性健康保健教育能力的培養,努力探索適合大學生生理、心理髮展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模式,是時代進步發展的需要。關注女性健康,各高校應結合不同年齡女性生理和心理的特點,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系統的女性健康保健教育,她們具備科學的保健知識以及專業保健能力,將直接影響到個體乃至整個社會的健康素養水。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性別差異的日漸淡化,女性作為人類社會的“半邊天”,她們承擔著多重角色。在家庭,擔當著哺育生命,相夫教子的重任;在社會,與男性共同創造精神文明和物質財富。多重角色的擔當,意味著現代女性社會心理壓力加大。同時,伴隨著世界多元化對外交流,西方不良思想悄然滲入;以及環境汙染問題、不良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流產率逐年提高,流產人群呈現低齡化態勢,不孕不育現象嚴重,乳腺癌、宮頸癌等女性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高校作為先進文明知識的傳播者,我國高等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高校中女性的比例越來越高,高校中的女大學生亦是中國女性的優秀代表,因此關注女性健康,各高校應結合不同年齡女性生理和心理的特點,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系統的女性健康保健教育,她們具備科學的保健知識以及專業保健能力,將直接影響到個體乃至整個社會的健康素養水,因此被賦予重要的社會意義。

  在師範類院校,特別是開設有學前教育專業、早期教育專業或學前教育專業早期教育方向的院校,這些學生將來畢業後大多直接從事早期教育,作為將來早期教育的準教師,更應該注重這些女大學生的女性健康保健教育,通過她們學以致用,能將這些知識、技能應用到幼兒園教育、早教機構的教育當中。因此,作為培養或培訓早期教育師資的師範類學校,尤其要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一、當前高校大學生女性健康保健教育的現狀

  ***一***重視不夠

  我國高等教育重視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同時也非常注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關女性健康保健的教育常將其歸類於醫學生物知識,簡單地與校醫務室職責進行掛鉤,認為學生身體出現不適能及時送至校醫務室由醫生進行診治即可。而高校學生年齡大多在18-22歲之間,處在人體生長髮育的第二生長高峰期,身體發育趨於成熟,但心理情感卻不穩定,缺乏生活經驗。輔導員會將女性自我健康保健、自尊自愛的重要性融人為思政教育,用枯燥無味的說教來管束學生思想。有些學校會以選修課的形式開展教育,或者將女性保健知識以專題的形式不定期地出現於學校公佈欄。這些籠統的衛生宣教,內容少、缺乏系統性,無法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對於某些專業術語和保健方法也不便理解、掌握。另外,大部分學生家長受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影響,這些知識不用專門教育,學生長大後即能無師自通;或寄希望於學校教育,因而這部分知識的家庭教育也缺位。

  ***二***教育資源無法滿足學生需求

  高校學生在開始大學生活之前,學習壓力大,家長和老師更多地關心學生的升學率,學生所學內容幾乎都以升學為目的。另外,除了少數學生的父母從前醫務工作,對相關的保健知識有所瞭解,大多數學生的家長對於女性健康保健的相關知識瞭解甚少,因此無法對孩子進行適時、恰當的教育。在學校,輔導員由於本身的工作性質對於開展學生教育工作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過去在選拔輔導員時一般都側重於選擇心理學專業或是教育學專業的學生,而這些專業的輔導員受專業知識限制,自身掌握的有關女性健康保健的知識並不充分,在開展相關教育活動時,存在一定的困難。對學生而言,任課教師與之接觸的時間更為固定,大多數學生有困惑時更願意向任課老師評述,而目前我國除了擁有醫學專業的高校具備一定數量的具備醫學背景的專職教師隊伍,很多高校的任課教師同樣因為缺乏相關專業知識,面對學生的提問,常感到困惑。

  ***三***不良健康觀帶來的危害

  我國教育以應試教育為主,同時受社會、歷史等因素影響。大學生對於女性健康保健的瞭解知之甚少。青春期以後的女生,生理、情感的需求不斷提升,現代社會思想的開放,戀愛呈現出低齡化趨勢,高校學生戀愛已成為一個普遍現象。另外,很多女性為追求骨幹美而瘋狂節食、大量服用減肥產品,引起內分泌失調,甚至發生休克。同時為了達到完美的S曲線,不重視內衣、褲的材質,只注重塑身效果,導致乳房、腹部血運迴圈不暢,而導致乳房、內臟受到傷害。另外,由於對自身特殊生理器官功能的不瞭解,有的女生因早戀而懷孕,刮宮多次,導致不孕不育;有的女生在懷孕到生產的過程中,不敢求助,冒死生了孩子往垃圾桶裡扔;有的女性太看重事業,不懂優生優育、計劃生育,生了弱殘障兒又後悔不已;有的女性想做母親時已錯過了生育期,永遠失去了當母親的機會。

  二、高校普及女性健康教育的主要對策

  ***一***多種形式的教育,豐富多彩的學習

  女性的一生是一本厚厚的書,每位女性朋友都應該讀懂它,這樣對自己的一生才有益處,對將來養育子女也有益處。女性身體上的特殊生理器官,除了學醫的學生了解一些,絕大多數女性朋友對此一無所知[1]。為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生理結構,建立健康的戀愛觀、健康觀,提高保健能力,僅靠幾節選修課或幾次思想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學校應開設女性健康保健課程為主導,同時重視豐富學習形式,培養學習興趣。定期舉辦專題講座;建立校園健康保健輔導專欄;積極向學生、教師徵集相關文稿,編輯出版女性健康保健輔導刊物;組織開展知識競賽,通過比賽結果對學生的知識水平進行動態監測;成立女性健康保健諮詢室,由於不同學生性格各有不同,對那些有諮詢要求但不敢主動上門諮詢的學生,應利用網路快捷、便利、隱匿的特點,構建網路諮詢平臺,積極為學生解惑,並不斷更新、提供專題視訊、圖片資料、電子讀物供學生自主查詢、下載、學習。

  ***二***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女性健康保健教育是一門系統性的教育,按不同時期劃分,可分為五期:青春期保健,婚育期保健,圍產期保健,圍絕經期保健,老年期保健。不同時期保健內容各不相同。青春期保健:青春期是婦女生命週期的開始,生殖器官和功能逐漸發育,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這一時期都是女性一生的關鍵時期。主要保健內容應針對婦科常見病的防治、青春期性知識、性行為存在的問題等方面。婚前保健:學習內容側重於生殖健康和優生優育,以預防出生缺陷的發生為重點,針對遺傳優生、新婚避孕、正確的懷孕時機、孕期保健分步驟教學。圍產期保健:包括了妊娠前期、妊娠期、分娩期、哺乳期和新生兒期的指導。圍絕經期保健:通過學習能夠正確認識圍絕經期,應該如何調整心態、飲食結構,如何保持生殖系統的衛生。老年期保健:按照國際老年學會的規定,60歲開始女性進入老年前期,面對各系統功能的日漸衰退,生理方面有哪些具體的改變,又該如何應對,進而提高生活質量。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我國除了醫學院校具備一定醫學專業的保健教育工作者,大多數高校均不同程度地缺乏具有醫學相關背景的教輔人員。輔導員作為學生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各醫學院校對於培養專業的女性健康保健指導人員具有很大的優勢,各高校在選拔輔導員時可分配一定的比例從醫學院校的優秀畢業生中產生。同時為了資源的最大效益化,學校整合自身資源,吸收本校非醫學專業但熱愛學習女性健康保健知識並熱愛學生工作的優秀教師、輔導員加入到女性健康保健教育的師資隊伍中來,學校通過開展系統性、合理性、多形式的後期培訓,並建立完善的師資培訓機制,提升非專業教輔人員的自身素養以及教學質量。

  ***四***重視家園合作,多渠道拓展教育資源

  隨著時代的進步,家長的整體素養有了明顯提高,改變過去大學生教育以“學校為主,家庭為輔”的模式,學校主動於家長建立合作關係,重視家庭教育對於孩子各方面成長的重大意義。因為家長要比教師更瞭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身體狀況以及成長經歷。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提高家長對於女性健康保健的重要性認識,能更好地正確認識孩子的不同生理週期的相應變化,從而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是國民整體素質提高的有效途徑。但受到不同的生活地域、不同的學歷、不同社會學歷等多因素影響,不同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方法、教育觀念各不相同。為提升家長的教育素養,學校可定期開展家長會,也可通過簡訊、網路等多種形式將正確的知識資訊傳遞給家長,以便家長受到專業的學習,正確指導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飲食、衛生習慣。

  總之,高校作為先進知識文明的傳播陣營,我國的大學教育已步人大眾教育的行列,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接受正規的高等教育。女性健康保健教育對於女性個人的健康、下一代人的健康、家庭的幸福乃至整個國民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我國尚未建立統一標準的教材和教學內容,也沒有現成的教學模式和指導戰略,需要更多的學校領導、專家、教師、家長以及學生的共同努力探索、研究、總結,從而實現全民素質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