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新論文
儘管當前教育雜誌和報刊上有許多文章呼籲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些先進的學校率先開展了這項工作,但從總體上講,這項工作開展得還很不普遍,在一些學校中冷落心理健康教育的現象還相當嚴重。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新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新全文如下: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近年來我國政府已經將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14 年頒佈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 號***檔案中明確提出: 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將人文素養教育貫穿培養全過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目前,90 後大學生群體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學生主體。這批在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 自信、積極、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同時,由於與本科院校學生定位不同,文化成績相對較差,且多數是獨生子女,也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心理健康水平相對較低、容易受挫。中山大學對廣州市 9所高職院校 3 500 名大學生的調研發現,有 682人有過自殺傾向,約佔被調研學生的 21. 3%。大量的研究表明: 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不容樂觀。面對新形勢,如何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已成為各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工作的重點研究內容。
1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的創新
高校教育者秉持何種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直接決定其教育價值取向與追求,影響其選擇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探索,並制約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一方面,大多數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均是基於精神分析、行為主義和人本主義三大理論開展。
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論和華生為代表的行為主義理論,均是問題心理學取向,強調關注工作物件身上所存在的問題,致力於各類症狀的消解。而多數基於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的工作開展實際上關注的也是少數問題學生的諮詢輔導。
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常被認定為安全底線部門,主要任務就是確保學生在校期間不會因為心理相關問題引發安全事故。在此背景下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難免因此存在先天不足,主要表現為重障礙諮詢輕發展引導、重個別諮詢輕團體輔導、重危機干預輕普及教育。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僅要關注心理疾病的防治,更要關注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不僅要預防各類突發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更要幫助學生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因此,高職院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正確定位應該是: 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指導,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維護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質,激發心理潛能,形成良好的人格狀態。
2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物件的轉變
傳統高職院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物件為少數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強調對這些學生開展識別、干預、轉介等工作,避免因各類心理疾病導致校園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這種工作模式存在明顯的侷限性,絕大多數正常的學生因此而遊離於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範疇之外,導致心理教育工作成效較差,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此外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的出現並非朝夕之功,很多問題都是當事人的困擾長期得不到解決,不斷積累造成的。所以,一旦等問題出現後再去尋求解決,往往就會變得比較棘手。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該是一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致力於幫助每一個學生實現全面發展,高職院校對於學生的培養不能僅僅侷限於知識的傳授、工作技能的訓練,還應該致力於健全人格的培養,落實“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個體成長、成才的重要前提。因此高職院校心理工作的主要物件應該從少數有心理障礙的學生群體轉向絕大多數正常的學生群體。
3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點的落實
3. 1 工作隊伍建設:
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智力資源支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是在高職院校開展心理工作的主要力量,決定著心理工作的開展成效。加強心理工作隊伍的建設對學校心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主要包括教師隊伍和學生隊伍。教師隊伍多數由專、兼職老師組成,一支高度專業化的心理教師隊伍是確保相關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
要強化隊伍建設必須加強師資建設,做到專職老師專家化,兼職老師專業化。專職心理老師是心理工作的核心力量,他們的成長是提高心理工作質量的關鍵。學校應該在制度上保證專職老師工作的專業化,同時為專職老師提供更多的學習、培訓機會,保證老師們專業的成長性,為專職老師成為業內專家創造條件。兼職心理老師是心理工作開展的骨幹力量。學校應當在制度上為兼職老師開展工作創造空間,將兼職老師的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同時,為兼職老師定期組織學習、培訓、考核,提高兼職老師的專業能力。
3. 2 課程體系建設: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現行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內容: 心理健康、自我意識、學習心理、個性心理、人際交往心理、戀愛與性心理、擇業心理,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又融入了網路心理、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方面的內容。作為選修課或必修課納入課程教學體系,多以知識講解和案例呈現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存在知識化和理論化的傾向,且多圍繞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困惑、壓力等心理問題開展,關注的是如何排除大學生的各種困擾和緩解壓力,忽視了對個人潛能的開發和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
高職院校大學生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更易於接受活動式、體驗式教學方式。因此將各類切合主題、形式多樣的活動融入心理健康課程體系就顯得非常重要。例如經典的價值拍賣活動可以融入職業生涯規劃章節課程,幫助學生澄清個人價值取向,更好地明確個人職業生涯規劃。
3. 3 心育資源的整合:
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渠道高校一般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劃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範疇,缺乏對各教育資源的整合。同時,在高職院校中,如果只靠數量有限的專業人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往會陷入疲於奔命或是力不從心的尷尬局面。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的策略,有效整合校內外各種心育資源就顯得尤為必要。
一方面,要充分挖掘現有校內資源的潛力,加大對於專職心理教師的培養力度,制定有針對性的培養計劃,在政策和制度方面鼓勵專職心理教師向專家化方面發展。同時也要充分發揮院系輔導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分批組織輔導員參加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認證培訓及各類相關學習培訓,並安排其中的優秀分子協助參與學校各類心理輔導和心理諮詢工作,這樣可以有效化解心理諮詢專業人員數量有限的尷尬。另一方面,學校可以從校外聘請一些經驗豐富、理論精深的心理專家來校講學,並定期對學校專兼職心理老師進行培訓和督導,能夠有效提高學校心理老師的專業水平,提升學生心理諮詢的服務質量。
此外,2012 年頒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中曾明確指出,只有專業的精神衛生機構才能開展心理疾病診斷與治療相關工作。因此各高職院校可以考慮與當地精神衛生專科醫院建立工作聯絡機制,簽訂醫療服務合作協議,定期邀請精神專科醫生來校坐診,建立在校學生就診綠色通道,建立起心理疾病學生的識別、轉介、干預、追蹤機制,確保學生在校期間的心理安全。
- 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新論文
- 能激勵自己的英文名言
- 女朋友生氣了該說什麼哄她
- 市長財政工作會議講話範文
- 桌上型電腦溫度過高怎麼樣解決
- 安全教育的觀後感錦集
- 夢見小動物出生是一件好事嗎
- 雪的功能令人驚奇閱讀練習及答案
- 關於尊重的勵志小故事6則
- 蔥蘭花的花語是什麼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 初三差生期末評價評語
- 關於經歷磨難後成功的作文素材三篇
- 關於我的青春夢想演講稿
- 一年級童話故事作文
- 中醫治療凍瘡的偏方及預防技巧
- 只有足夠的瞭解才能正好的解決問題情感語錄
- 能得妻財的手相特徵解析
- 適合大學創業的金點子
- 單間的床如何擺放風水好
- 吃什麼東西可以流產孕婦不能吃的食物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