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級職稱論文格式要求模板

  論文常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文章,而論文格式使論文指進行論文寫作時的樣式要求,以及寫作標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1、論文題目:要求準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錶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資訊系統彙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範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範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範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註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資訊***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資訊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資訊

  參考文獻應為近期雜誌或書籍,以5至8條為宜,請按如下格式標註:

  ①期刊:作者.篇名[J].期刊名***外文可縮寫,不加縮寫點***,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始頁碼.

  ②專著:作者.書名[M].版次***第一版不標註***.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起止頁碼.

  ③論文集:作者.篇名[C].見***英文用In***:論文集主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年.起始頁碼.

  ④學位論文:作者.篇名[D].出版地***儲存地***:出版者***儲存單位***.出版年.

  ⑤專刊:專利所有者.專刊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⑥技術標準: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北京市中級職稱論文

  中學音樂教學優劣感悟

  摘 要: 在現代教育體制改革的前提下音樂教育逐漸被重視,懂得欣賞音樂可以提高一個人的藝術修養,同樣可以給人的聽覺帶來享受,因此中學音樂課決定了音樂情感傳達的對錯,而中學音樂教師只有用評斷優劣音樂課堂的視角審視自己的教學,才能在實踐中進步並將真正的審美體驗帶進中學音樂教育課堂。

  關鍵詞: 中學音樂課 教師素質 前提準備

  1.中學音樂教師課堂中所具備的素質

  音樂屬於藝術範疇,藝術則是一種美的享受,而享受的主體是人,一個有思想、有感情、有感覺的人能感受到的音樂才是美的。在課堂中不僅要認知到音樂學科對學生髮展的影響並非以分數衡量,更要充分認知音樂學科在學校藝術教育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因此,讓高中音樂課變成享受美的過程是一名高中音樂教師所要做的事。

  1.1語言能力。音樂是人的聽覺和感覺相結合的藝術。一節音樂課的授課方式與傳達美的途徑息息相關,視訊、音訊、文字和教師語言甚至是肢體語言的貫穿體現課程的思路。中學音樂教育的主體是中學生,由於中學生處於身心發展的敏感時期,決定了課堂的活躍氣氛不足,那麼教師要用體態語言傳達自己對於某段音樂的感觸以此影響學生並抓住學生被音樂感染的瞬間,打破高中生身上固有的沉悶,激發他們內心深處對音樂的感知力。

  除了體態語言外,在45分鐘的課堂裡教師對音樂知識的陳述的方式可以激發中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在教學中適當地增加部分基礎樂理知識,如節奏、樂器、演唱技巧、曲式結構等,這些簡單的樂理知識可以在學生學習樂器演奏、歌唱方法、欣賞音樂時提供幫助。如果把課堂45分鐘的時間平均分配成3份,教師的語言表述只能佔其中的1/3,剩下的2/3的時間都交給主體感受音樂,用這種“1:2”的分配法分配課堂時間便能達到更好的音樂接受效果。對於中學生而言,欣賞音樂是貫穿一節音樂課始終的重點,而教師的陳述只能是用來提煉音樂課堂中所涉及的音樂理論知識。中學音樂教師應當注意授課時語言的口語化,簡單易懂即可,儘量使學生縮短他們與課本上名家作品的距離,但中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常常導致教師授課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用通俗易懂的音樂知識化解這些問題是中學音樂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1.2思想能力。人都是感性與理性的結合,對於一名音樂教師而言,在授課時理性的一面只能是用來介紹音樂課中所涉及的某些簡單概念,授課的主體是中學生,對他們而言,無論是高一還是高三,高考文化課都是學習的重點,學生因音樂是副科而不加重視,在這樣一種學習環境下便能體現出興趣才是音樂學習中的主導,音樂教師只有通過精心選擇教學內容、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才能營造音樂課堂的活力氛圍。

  除此之外,音樂教育的難點出自個體差異,學生對於音樂的接受能力水平參差不齊,這就要求一名中學音樂教師要概括出一節音樂課的易懂點進行音樂基本知識的傳遞,也可在課堂中適當穿插些學生感興趣的流行音樂作品,以此增強他們對音樂感知的自信心。

  相比理性思維的音樂知識,在音樂課堂中,教師感性的一面更能成為音樂課堂的主導。音樂是通過音響結構及其運動節律形成的音樂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音樂藝術所採用的手段及其特徵,決定這種藝術形式有很強的抽象性。人類用感官和感性體驗音樂、瞭解音樂、欣賞音樂,同樣的,中學生更多的是通過感覺感受音樂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帶動學生感受音樂,觀看一段視訊或傾聽音訊的時候給予學生一定的感知表現,可以是表情上的、肢體上的,也可以是語言上的,教師傳遞出這樣的訊號之後,樂感較好的學生自然會有所迴應,音樂課堂的氣氛會調節得更好。

  1.3實踐能力與互動。音樂課堂要變得更有趣、更有吸引力少不了音樂實踐環節。要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真正融入感知的音樂,音樂實踐要在適當的時機插入教學中,注重實踐方法,也可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音樂實踐的狀態;適時與學生互動,讓學生加上身體動作拍奏,比如音樂節奏的練習,一般節奏教學中,運用擬聲詞“嗒”描述節奏,教學的關鍵在於探索,當發現“嗒”這一擬聲詞起到的作用並不盡如人意的時候,就要教師尋找新的突破口,將節奏旋律化;把某一段節奏想象成某種樂器的演奏,學生便會用自己的感覺,根據樂器的聲音模擬節奏的進行,更形象生動;通過學生自身的模仿表演理解作品內涵,使其感覺與音樂接觸是很輕鬆的過程,這是教師音樂教學滿足學生需求的體現。

  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每一次的教學實踐都要讓學生得到什麼,而不是一味地反覆、一味地追求結果,只有在實踐中進步,才能把音樂課堂的氣氛調節好,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會更喜歡音樂,更願意瞭解音樂。

  2.音樂課程設定的前提準備

  2.1課件製作。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現代的教學設施逐漸完善,課件成為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課件的製作顯得尤為重要。課堂實踐環節對課件有一定的依附性,將課堂實踐與課件相結合可促進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因此課件對學生的吸引程度往往決定了課堂氣氛的活躍程度。音樂是有聲音甚至是有語言的,能夠將音樂的聲音與語言完美詮釋並以明瞭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的便是課件。

  一個優等的課件可分為四部分:課程主題的匯入、課程主題的呈現、課堂的實踐環節及課題的充分拓展。課件製作的課程主題匯入舉足輕重,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所明確的教學目標製作課程匯入部分,抓住課程重點,以一種中學生生活中所瞭解的常見音樂狀態形式匯入某一音樂主題,加之以視訊或音訊檔案做到畫龍點睛,以此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便可展開有利的教學。而教師的教學重點側重課程主題呈現的課件環節,主要的教學內容都在課件的這一環節展示,學生便可根據課件展示的教學內容理解教師的教學思想,這是課件教學所具有的優勢。課件中的課堂實踐部分同樣可將教師的思想灌輸給學生,被授課者所需的實踐活動要做到一目瞭然,便可由課件的實踐環節呈現。課堂教學知識的引申是一節優秀音樂課的必需部分,音樂的相通性造就了音樂課的拓展。課件中插入可滿足學生欣賞音樂需求的視訊檔案,直觀地提高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能力。在音樂課程的最後,設定相應主題的擴充,帶來的就是優質的課堂效應。   2.2抓住中學生的興趣取向。中學生的音樂教學大綱提供給教學課件一定的授課素材,“怎樣將中學生的興趣與音樂教學大綱相結合”?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現代音樂的流行趨勢決定了中學生對音樂的審美取向,流行音樂成為學生欣賞音樂的首要選擇,在教授音樂知識的過程中適量地穿插流行音樂的素材,投其所好則能事半功倍。

  以中學音樂課程教學大綱中的江南絲竹一課為例。用聽辨民族器樂音色匯入民族樂器,課堂開始就與學生產生必要的互動,激發學生對民族器樂的興趣,從而引出古代根據樂器材質不同而產生的八音分類法,絲竹樂的合奏形式也由此而來。課堂匯入的思路是集中學生注意力的關鍵,抓住學生的興趣便於教師掌控課程教學進度。世界上有千千萬萬不同的葉子就有千千萬萬不同的人,對待一個包含各種興趣的集體,教師不能要求每一位學生都瞭解音樂、喜歡音樂、聽懂音樂,但可以用音樂感化學生,通過學生對音樂課實踐過程的反饋情況,判定大部分學生對於音樂的興趣取向,在課程主題呈現的環節適當加入與主題相關的音樂元素。可以是現代青少年所喜好的流行音樂,也可以是流傳於世的經典音樂作品。

  江南絲竹一課中,對於民族器樂的介紹形式可以多樣豐富,根據學生興趣取向,強調民族器樂在當代流行音樂中的應用,可通過視覺與聽覺結合的課件呈現:選取某些流行歌手MV的剪輯片段闡述民族器樂的廣泛運用,不僅吸引學生眼球更有效詮釋意義。在傳統的授課形式下,江南絲竹這一課的內容以欣賞江南絲竹音樂為主,中學生的審美傾向決定授課效果不明顯,為此,課件材料的製作與運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現代網路資源的豐富給音樂課件製作帶來很大的發展空間,合理利用網路音樂資源並將其與課本上固有的內容相結合,可以更好地豐富中學音樂課程內容。將傳統的江南絲竹音樂與現代流行的十二樂坊所演奏的江南絲竹曲目相對比,更能達到吸引學生眼球的目的。

  3.結語

  巧用教學手段改變音樂課的附庸地位,是學校音樂教育健康發展的首要保證。而一節優秀的中學生音樂課程由多方因素組成:教師的教學素養、課程的基本設定、課堂的活躍程度、學生的興趣取向及課程的課件製作都能夠影響一節中學音樂課的質量,教師的教學能力同樣由這些因素決定。

  審美教學是中學教學中的核心理念,教師只有在教學中融入欣賞的思想才能將中學音樂課堂氣氛調節到最輕鬆的狀態。音樂這門學科在中學課程中的地位使得中學生對音樂課的態度不盡如人意,要改變學生潛意識中的音樂課,必須用感染的方式傳達音樂的美好,才能讓學生表達出對音樂的“愛意”。這時,中學音樂教師所要做的不僅是音樂知識的傳輸,更多的是以自身的音樂情感傳遞展現音樂魅力。

  中學音樂教學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摸索、反省、改良,才能達到最終的教學進步。在認知並不是每一位音樂教師都擅長於教學,都能把知識傳輸到學生的大腦中去的同時,就需要音樂教師善用感性的音樂表達或是語言陳述和理性的思維方式調動學生對於音樂感悟的最好模式,以此做到音樂審美意識的正確傳達。

  參考文獻:

  [1]蔡夢,蘇籍編著.新版課程標準簡析與教學指導――音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3.

  [2]音樂鑑賞.普通高校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人民音樂出版社.

  [3]彭逸偉.淺析中學音樂教育對教師素質的要求.瀋陽教育學院學報,2004-9-10.

  [4]田自平.對中學音樂教育的新思考.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9-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