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伴我成長的日記

  讀書的過程,是審美的過程,應當全身心地投入,不受環境的影響。下面一起和小編學習一下讀書伴我成長的作文吧!

  讀書伴我成長日記作文篇一:

  從呱呱墜地,作為老師的母親就用手指著小兒書,用標準的“aoe”把我領進了書的門檻;步入學校的大門,走進了書的世界,“讀書多了學習才能好,長大了才能有本事。”老師們諄諄教誨,使我稚嫩的心靈深深地理解了讀書的重要意義。於是,不停地讀、學、用。終於有一天,我也走進了教師的行列。

  很慶幸自己成為了一名教師,因為教師這個職業是高尚無私的,因為教師能夠真正體驗到人生中最寶貴的真情。作為一名教師,這些年來,有兩句話我一直抄在本上,感受至深。一句是“如果孩子是鳥,你就是天空;如果孩子是魚,你就是大海;如果孩子是花,你就是春天”;一句是“先做讀書人,然後談教育。”在學生心目中,老師應當是文化的代言人,是文化的傳播者,認為我們擁有文化。而事實上,捫心自問,我們誰敢自稱自己為文化人?我們距離文化人的要求可能太遙遠了。所以,教師作為“崇尚讀書”這個特殊而重要的群體,最應該擔負起讀書的重任,讓讀書成為自己的一種職業習慣。

  在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我深刻地認識到了讀書對於教師自身成長和教書育人的重要性。的確,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需要讀書,更需要終生讀書,讀好書。有一個最簡單也最被大家熟悉的比喻,“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自己要有一桶水”。這句話提醒著我們每一個老師,要不斷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更好地“傳道受業解惑”。真正的教師必定是一個讀書愛好者,這種讀書習慣會直接影響著學生,進而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世界,讓書籍成為他們精神生活中的指路明燈。古人云,“書猶藥也,可以醫愚”,尤其是我們處在這樣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時代,只有堅持讀書,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永不落伍。

  讀書可以使我們遠離浮躁,讀書可以使我們精神愉悅,讀書可以使我的課堂更加精彩……當然,路漫漫其修遠兮,讀書不是一時的熱血衝腦,而是需要在讀書過程中不斷修煉自己,從中真正品嚐讀書之花結出的真理之果。

  我現在可是個實實在在的小書迷。提起讀書,我就會回憶起一段往事。

  我小時候,爸爸媽媽工作忙,所以我就住在奶奶家。奶奶家有個書櫃,上初中的姐姐把她的一些作文書都放在了裡面。記得我五六歲時的一天,我把爺爺叫了過來,然後拿出一本書,對爺爺說:“爺爺,我能把這段背下來了,不信您聽。”說完我就給爺爺背了起來。爺爺聽後,笑眯眯地對我說:“孩子,你的記憶力真好,把這麼一長段都背下來了。但是你要學會讀書,讀懂書裡的故事,品味作者表達的情感,要有自己的見解和體會,這樣你就會有更大的進步。這些話你現在可能還不太懂,等你長大就會明白的。”我當時的確沒太明白爺爺的話,但是事情過後我便翻著書櫃,找出了一本故事書來讀。

  開始我對故事很好奇,但讀著讀著就有些感到厭煩了。爺爺又來給我指點。他說:“孩子,如果你在故事的環境中,你會怎麼做?你要去設身處地的想一想。試試這個辦法吧。”我將信將疑地照著爺爺說得去做。哈,辦法還真靈,我果真把失去的興趣給找回來了。從此,我便愛上了讀書,我把我的一部分閒暇時間用來讀書。

  我也跟其他的一些孩子一樣,剛開始看書時,只看一些好玩兒的故事情節,就是囫圇吞棗地看一遍。也許,這對於一個像我這樣的六歲的孩子是正常的。有一天,爸爸媽媽來到奶奶家。爸爸聽說我開始讀故事書了,便很高興對我說:“兒子,你看的書裡面講得什麼故事呀?”我一時語塞,答不上來。爸爸看到我的樣子,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兒子,要看書就不能走馬觀花的看,最起碼應該把它讀懂,知道講的是什麼。當然,最好就是有自己的體會,這樣你上學之後老師讓你寫讀後感就很容易了。”我再次接受爸爸的意見,開始細心地讀書。

  九歲那年,我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並寫出了第一篇讀後感。課堂上老師讓同學讀自己的作文,我也舉起了手。最後,我和另幾名同學,受到了老師的誇獎。從那以後,我更加喜歡讀書了。

  從我十歲一直到現在,我陸續讀了《怪老頭兒前傳》、《小英雄雨來》、《草房子》、《柳林風聲》、《鹽丁兒》等名著。這些年來,讀書一直是我成長的好夥伴,它給我留下了好多有趣的故事。讀書的故事還在繼續,我以後會更加如飢似渴地讀書的!

  讀書伴我成長日記作文篇二:

  從小,我就非常喜歡讀書,雖然說不上嗜書如命,但書已成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我的良師益友。漢代學者劉向曾經說:“書猶藥也。善讀者可以醫愚”。但是,有句話說得好:“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但當你讀書而思考越多的時候,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我們不能死讀書,應該從讀一些好書中汲取營養,感受世界,提高思想修養。

  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提高了我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從小一有空,我便捧起《格林童話》、《十萬個為什麼》、《智慧故事》等課外讀物讀得津津有味。讀了這些書,不僅提高了我的閱讀能力,還可以從中摘錄一些好詞佳句,等到寫作文時,就可以得心應手了。讀書,使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比如:讀《中華上下五千年》,是我瞭解了中國悠久的歷史。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驚人的毅力,不屈不撓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讀《中國國家地理》中一篇篇優美的文章,我彷彿遊覽了我國的名勝古蹟和旅遊勝地。記得在很小的時候,腦子裡總有很多的問題。比如:月亮的形狀為什麼會變化?星星為什麼會一閃一閃的?夏天為什麼很熱?冬天為什麼很冷?等等。但當我上小學並愛上了讀書之後,書就像一位會說話的老師,幫我解答了這一切.我由衷地感到讀書的好處,更堅定了“我要多讀書”的信念。平時,我感興趣的書或是名句名篇,我總是認真地、有感情地讀,有時還讀給爸爸媽媽聽,讀給同學們聽,讓他們也分享我讀書的快樂。

  讀書,使我立志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敬愛的周在少年時代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巨集大志願。我們的長輩已經為我們創造了幸福的生活,難道我們這代人不應該把社會建設得更繁榮富強嗎?要實現這個目標,只有從小刻苦讀書,掌握很多的知識,長大後才能用自己的才幹為人類服務,報答我們親愛的祖國。

  書,是我的良師益友。讀書是我快樂,讀書讓我進步,讀書伴我成長!

  讀書伴我成長日記作文篇三:

  書籍,是知識的寶庫,是人類成長的階梯,是我們無言的老師,是人類忠實的朋友,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書每天都和我同伴,在我苦惱的時候,書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我眼前,在學習中,只要有不懂的問題,就可以從書中找到答案。

  幼年時期的我,床頭邊總是缺少不了漫畫書和故事書,故事中的三毛,真是太可憐了。好幾次我都替他傷心、難過。也是三毛讓我懂得了,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和他相比,我們是生活在幸福的天堂,而他卻生活在可怕的地獄,我們是高貴的王子和公主而他卻是一棵沒人要的小草。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上學了,從一年級到現在,我總是沉侵在《作文大全》《百科全書》《十萬個為什麼》《四大名著之旅》.....中,在這些書中,我明白了很多以前不懂的問題,還有《十萬個為什麼》中為我解開了所有的謎底如:海水為什麼是藍的?血為什麼是紅的?等等。

  以前,我讀書總是一掃而過。囫圇吞棗。只是看看畫面的內容,而現在,我讀書以後,還要注意故事中的人物都有什麼特點,性格怎麼樣?還有,我還會在心裡默默的評價他們的好與壞,評價小作者寫的好不好等等。

  我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書,書可以說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書可以讓我大開眼界,不做目光短淺的井低蛙,書可以讓我每天快快樂樂的。做一隻快樂的百靈鳥,書可以讓我勇往直前,做一隻勇敢的千里馬...

  我每天都去找書,讓書開啟它那美麗的世界,帶我去暢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書就象一艘小船載著我從起點慢悠悠的飄向終點,書就象一架飛機,載著我從狹窄的地方飛到浩瀚無際的天空,書就象我的影子,不管我走到哪,書就跟到哪。

  我剛開始寫作文時,我寫的一點兒也不好,語言不通順,詞語不恰當,只要聽到“作文”兩個字的時候我就象老鼠見了貓樣的害怕,可就在害怕的時候。是你,書,出現在我的面前,書,你就象一位老師有耐心的一句句教會了我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作文豐富多彩,怎樣才能夠委婉逼真。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怕寫作文了。每當我受到老師表揚,有些飄飄然時,書,你又出現在了我的面前,告訴我:“驕傲使人落後,虛心使人進步。”這時,我的臉會一下紅了。以後,我再也不驕傲了。

  我對書愛不釋手。書啊書。我愛你!因為你給了我無窮的力量和知識,你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恩人!

  書!謝謝你!是你陪我一路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