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內丹學論生命的演化

  道教內丹學除了在本體-宇宙論意義上有一套“順逆演化論”之外,還有其相應的關於“生命的演化”的理論。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內丹學認為,人是一個小宇宙,人的生命結構與大宇宙全息統一。《洞元子內丹訣》載:

  寒暑往來,日月迭運,大嶽有云,巨海有潮,斯皆炁候往還也,人亦如之。故以眼目比之為日月,腸胃比之為江海,肝比東方木,心比南方火,肺比西方金,腎比北方水,脾比中央土,炁候出沒比之為雲,津液往來比之為潮,血脈通流比之為河,下元精室比之為海。故聖人順天地造化,取象而修之,乃長生飛仙也。②

  宇宙永珍皆集於人身,天地萬物的執行結構與人體結構有著全息對應的關係。所以研究宇宙的奧祕有助於解開生命的奧祕,而對於生命奧祕的探索實際上也可以有助於對宇宙奧祕的探索。道家的聖人依據對於天地宇宙奧祕的理解,觀察萬物執行的規律,用之於身心的修煉,這就是“聖人順天地造化”而“長生飛仙”的意義。這裡強調的是“順天地造化”,與內丹學講的“順則凡逆則仙”是不是有矛盾呢?其實不然,在“順則凡逆則仙”的語境中“順”指的是“順人”而不是“順天”,順逆是相對的,光憑順逆字面上的意義,我們並不能得出修道是順還是逆的結論,因為要看順和逆的參照系是什麼?我們要看在具體的語境中順和逆到底是指哪一種演化的方向?內丹學雖較多地強調“逆”,用逆來體現返本還原的內丹學修煉路線,但其實換一個參照系,則返本還原也可以用“順”來表示。《中和集》卷一:

  身心世事,謂之四緣,一切世人皆為縈絆,惟委順者能應之,常應常靜,何緣之有。何謂委?委身寂然,委心洞然,委世混然,委事自然。何謂順?順天命,順天道,順天時,順天理。身順天命,故能應人;心順天道,故能應物;世順天時,故能應變;事順天理,故能應機。既能委,又能順,兼能應,則四緣脫灑。作是見者,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李道純這裡強調的是“順”:“順天命、順天道、順天時、順天理”,很顯然,天命、天道、天時、天理都是“道”的不同層面的意義,實際上“順”的就是“天道”。要順天道,實際上就是逆反於人道而成仙道,這正是“逆則仙”的意義。

  劉一明指出:“何為順?順其造化也;何為逆?逆其造化也。順造化則生人生物,生老病死,輪迴不息;逆造化則成仙成佛,不生不滅,壽同天地。”③順著道生萬物的演化方向,則生人生物;從萬物向著合道的方向逆向演化,則成仙成佛。內丹學對順逆的相對性有非常明確的認識,劉處玄明言:“知其有道者,順天也;知其無道者,順人也。順其天則人之生也,順其人則人之死也。順天則全其清善也,順人則縱其獨惡也。”④劉一明說:“殊不知逆者,逆回於父母生身之初也,如人離家遠出,而又逆回於家之謂。雖雲逆行,其實是順理而行,乃逆中之大順,因其與常人所行相反,故謂是逆。”⑤所以,我們應該明確,內丹學講逆是指逆著常人後天生命的演化方向而回歸於先天之道,就天道、天理而言,這種逆向迴歸的過程正是“大順”。內丹學逆向返本還原的過程,並非與老子道家講的“道法自然”截然對立,而實有著內在的統一。

  與道的順逆演化方向相對應,生命也有從先天到後天和從後天返先天兩種順逆演化,生命的演化與道的演化是全息統一的。順向演化是從虛無之道演化出精氣神兼備的人的生命,是“成人”的演化;逆向演化是修煉精氣神重返先天虛無境界,是“成仙”的演化。《玉谿子丹經指要》載:

  或問:如何是順則生人,逆為丹母?答曰:順者,人倫之大端,分精氣以成人,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有身則有患,煩惱從此起也。逆者顛倒五行,和合四象,採混元未判之氣,奪龍虎始媾之精,入於黃房,產成至寶。可謂無質生質,身外有身,暨乎功滿德就,而證上仙焉!⑥

  順應人倫的基本要求,經男女媾精,先天元神配合父母的精氣形成胎兒,經十月懷胎而後嬰兒出生,這是“順則生人”的過程。有了後天人身之後就有了種種依身起唸的執著與慾望,生起了種種煩惱。內丹學的修煉就是要逆反這一從先天落入後天的過程,採先天一氣以為藥物,讓精氣神得以昇華,形成新的超越性的生命存在,這就是“逆而成仙”的過程。人的生命由生而死的順向演化,就是人的精氣神由純全狀態不斷衰減耗散的過程,而內丹學返本還原修煉成仙的過程,就是全精全氣全神而與道合一的過程。《還真集》載:

  夫還丹者,乃返本還元之道也。人稟父精、母血而生,初為赤子之時,元精、元炁、元神,無不純全。及其年漸長成,蓋因眼、耳、鼻、舌四門所誘,一靈真性被色聲香味所觸,習染罙深。是以日復日、歲復歲,元精化為交感精,元炁化為呼吸氣,元神化為思慮神,此三元分洩,難復天真。故祖師垂言立教,載諸丹經,示人以修補之法。精損則以精補,氣損則以氣補,神損則以神補,是用返本還元之道以復之。且復者何也?以全精為深根,以全氣為固蒂,以全神為妙合。世人能全此三者,實為身中真藥物也。⑦

  內丹學各種修煉的方法,無不是設法逆轉人體精氣神的耗散過程,從而積精累氣,神氣合一,使精氣神得以回覆其純全的先天狀態。由後天人體能量的演化而言,無論如何保全精氣神,仍只是一種使身心更健康的養生方法,並不足以實現生命成仙的超越性的昇華。故內丹學返本還原而修煉成仙的過程,並不只是後天精氣神的培育保全的過程,而是要融入永恆無限的道體之中,其核心關鍵在於找到作為超越性根源的先天一氣,以先天一氣作為煉丹成仙的根本依據,轉化後天精氣神並回歸先天精氣神合一不分的一體境界。《紫陽真人悟真篇註疏》載:’

  故人順陰陽五行陶鑄,則成人矣。夫人之身陰陽相半者,因陰陽有形也。陰陽相半,是以有生有死也。陽主生,陰主死,一生一死,一去一來,此常道之順也,理之自然者也。聖人則之,反此陰陽,逆施造化,立乾坤為鼎器,盜先天一氣以為丹,煉形入於無形,與道冥一。道因無極,仙豈有終哉。⑧

  在人的後天生命中有陰有陽,有生有死,這屬於正常人的順向的自然演變過程;道家的聖人就是要逆反這一常規的順向演化過程而“逆施造化”,以先天一氣為煉丹的材料,將有形有限的生命融入到無形無限的道體之中,這種合道的境界就是成仙。道的超越性就是仙的超越性的依據,以道的超越性來保證成仙的超越性。

  內丹學的陰陽有其豐富的意蘊,需專題論之,此處我們僅從返本還原的生命演化過程,簡略論及陰陽的意義。從陰陽的角度來看,返本還原實際上就是“陰陽顛倒”。《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訣》載:

  或問:陰陽顛倒之義云何?答雲:乾兩中爻為離,坤一中爻為坎。離屬陰,卻又為日;坎屬陽,卻又為月。乾退位而寄居於坎,坤退居而寄位於離,坎離合而乾坤覆命矣。自下復歸於上,謂之返;自末返歸於本,謂之還。即還返之道,謂顛倒也。故曰:聖人逆流,常人順流,逆者成丹,順者成物也。⑨

  返本還原的“還返之道”也就是逆反之道,也就是陰陽顛倒。內丹學以“乾坤”兩卦代表“先天陰陽”的“純陽”和“純陰”,以“坎離”兩卦代表“後天陰陽”,由先天“乾”卦轉為後天“離”卦,“離”是先天陽而後天陰,是“性”、“神”等的代表;“坎”是先天陰而後天陽,是“命”、“氣”等的代表。由“乾坤”到“坎離”,代表從先天生命轉為後天生命,是生命的順行方向;由“坎離”到“乾坤”,代表內丹學的逆向修煉,由後天生命返還先天生命。先天蘊後天之化,後天藏先天之機,離是外陽內陰,坎是外陰內陽,由後天之坎離經陰陽顛倒,取坎中之真陽填離中之真陰,則離復返為純陽之乾;取離中之真陰填坎中之真陽則坎復返為純陰之坤,如是則後天坎離能返先天乾坤也。張伯端說:“取將坎位中心實,點化離宮腹內陰。從此變成乾健體,潛藏飛躍總由心。”⑩故內丹學的陰陽顛倒又稱坎離交媾,而常人是坎離不能相交而落入後天,內丹學修煉是坎離相交而返還先天,故又稱為坎離顛倒,《悟真篇》雲:“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緣我獨異於人:自知顛倒由離坎,誰識浮沉定主賓。”***11***由乾坤坎離四卦可得到內丹學修煉的一套嚴密的哲理,是內丹學家最通用的一套理論論證方式。

  內丹學的一個重要的特徵,是將丹道修煉成仙過程看作是男女陰陽結合而生人的過程的一個反向模擬過程,這也是陰陽顛倒在內丹學中的一個最原始的意義。張三丰《大道論》曰:

  易曰:男女媾精,萬物化生。人有此身,亦因父母而得,倘無父母,身何有乎?故作金丹之道,與生身事同,但順則成人,逆則成仙,順逆之間,天地懸隔,只要逆用陰陽,自然成就,並非邪徑旁門也。***12***

  內丹學“順則成人,逆則成仙”在這裡有了更具體、更直觀的意義,從生命演化的角度看,逆修成仙的過程就是男女交媾形成生命這一過程的逆向反演。這一視角為內丹學“男女雙修”提供了某種合理性的依據,但男女雙修顯然不是指以情慾發洩或增進性快感為目標的“房中術”等“邪徑旁門”,因為一般的男女交合而生人的過程是一個精氣耗散的過程,內丹學修煉的本質是要通過陰陽顛倒而重返先天道體,是精氣神不斷凝練昇華的過程。劉一明《象言破疑》曰:

  人身精神靈氣,本來充足圓滿,交於後天,順其造化,費精勞神,元氣衰敗,原本消耗迨盡,若知改頭換面,懲忿窒欲,閒邪存誠,漸次用功,終有歸根覆命之時,此還元返本之理也。取世人還元返本之象,以喻修道還元返本之理,而其理顯然矣。又如世間男女相配,兩而合一,即能生子生孫,此人道生生不已之象也。人身陰陽相當,兩而合一,即能生佛生仙,此丹道生生不已之理也。借人道生生之象,以喻丹道生生之理,而其理顯然矣。***13***

  內丹學只是借用世間男女相配而能生子生孫這種生生不已之象,來比喻內丹學自身陰陽顛倒而能返本還原的生生不已之理,其目的在於逆轉常規的精氣神耗散的方向而歸根覆命。生命的能量在其根源是“一”,順向演化中的陰陽合一而生子生孫固然是生命能量尋求繁衍後代的表現形式,逆向修煉中的陰陽合一而返本還原與道合一,仍然是生命能量尋求永恆超越的表現形式。雖然方向不同,但其原理相似,而且最終都來自於同一個生命能量,只是有或耗散或昇華的不同。常人只知道傷精耗神的自然發洩的途徑而不知道人的生命能量還可以有另一種昇華轉化的方式,內丹學生命修煉探索的意義即在於找到了使我們生命尋求超越境界的現實的能量轉化途徑。

  雖然生命能量的轉化包含有精氣神不同的層面,但最終體現為人的意識狀態的轉變,歸根結底是從人的後天意識狀態返歸先天意識狀態,也即是由“情”返“性”。關於生命的順逆演化過程,內丹學還有一種常見的理論描述方式,即“性情論”的描述方式。唐吳筠《宗玄先生玄綱論》曰:

  夫生我者道,稟我者神,而壽夭去留,匪由於己,何也?以性動為情,情反於道,故為化機所運,不能自持也。將超跡於存亡之域,棲心於自得之鄉,道可以為師,神可以為友,何為其然乎?夫道與神,無為而氣自化,無慮而物自成,入於品彙之中,出乎生死之表。故君子黜嗜慾,隳聰明,視無色,聽無聲,恬澹純粹,體和神清,虛夷忘身,乃合至精。此所謂返我之宗,復與道同。與道同,則造化莫能移,鬼神莫能知,而況於人乎。

  人的後天生命源自於先天之道與先天之神,道體現於人即為人的先天生命,也就是人的真性;但落入後天生命之際,則“性動為情”,元神化為思慮識神,無為之真性化為有為之情識。後天種種思慮情識使人背離了先天之道,受外物干擾束縛而不能自主,只有重返先天,與道合一,才能在無為無慮之中任物自成,任氣自化,而實現自由與超越的自得之境。性與情對談時,性指先天之性,而情實際上亦可稱為後天之性,是先天之性的後天表現。故廣義的性在內丹學中又被區分為元神之性與慾念之性、先天之性與氣質之性。《青華祕文》捲上:

  蓋心者,君之位也。以無為臨之,則其所以動者,元神之性耳;以有為臨之,則其所以動者,慾念之性耳。有為者,日用之心;無為者,金丹之用心也。以有為反乎無為,然後以無為而利正事,金丹之入門也。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來一點靈光也;欲神者,氣稟之性也。元神乃先天之性也,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14***

  心是生命的精神主體,心的活動可有不同的樣式,也即是前文所說的不同的意識狀態。相應於後天的種種有為造作之心,這是人的常態下的日用之心,也就是慾念之性、氣質之性;相應於先天無為之心,這是人修煉金丹時的用心,也就是元神之性、先天之性。內丹學返本還原的修煉就是從有為返無為,從欲神返元神,從氣質之性返天地之性。既然性可以區分為先天、後天兩個層面,則情其實也不是定指與後天之性相對應的後天之情,情也可指與先天之性相對應的先天之情。劉一明《參同契直指箋註》曰:

  人之真性屬陽,真情屬陰。本來陰陽一氣,性情相合,渾然天理。不識不知,順帝之則。不識不知者,性之體也。順帝之則者,情之用也。性情自然,皆出無心。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如名之有字。名以定情,情比名也;字以性言,性比字也。名字總稱一物,性情豈有兩件?因交後天,真中有假,陰陽分離,性情相背,彼此不和。如水盛坎侵陽,火衰離盡昏,真情變為假情,真性變為假性矣。金丹之道,推情合性,假中尋真,殺中求生,使陰陽相合,仍還當年渾然天理、不識不知、順帝之則之本來面目,稱之曰還丹。還丹者,還其本來原有之物,而非有增有減,又曰“還原返本”。***15***

  在先天境界,人之真性真情本來合一,渾然一體。這時性與情只是這渾然一體的先天境界的不同面向,從其未有任何的意識作用時的“體”一面講是性,從其先天自然的意識作用上講是情。性為情之體,情為性之用,性情皆出於自然,皆屬於無造作之心的先天狀態。這個狀態下的性與情其實是一體而有不同的概念表達。只要落入後天時,原初的陰陽合一、性情合一狀態才出現互相背離的趨勢,真情變為假情,真性變為假性,人離開了無心無為的先天自然境界,開始了各種後天的思慮計較。整個內丹學返本還原的修煉過程就是重新迴歸先天性情一體、不識不知的本來面目。從這個意義上說,內丹學的還丹修煉並不是另有所得,只是回覆先天本有之物,不增不減,無得無失。但這個回覆的過程已經是一種經過自覺的修煉而有意識地迴歸源頭的狀態,不同於最初的無意識的混沌狀態,是一種“後得混沌”。用馮友蘭先生《新原人》的話來說,是屬於“天地境界”而不是“自然境界”。以為道家返本還原追求的是“自然境界”,乃是忽略了道家思想的具體語境而光看字面意義所造成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