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歷史劇有哪些

  莎士比亞的歷史劇表現了他的人文主義政治思想:主張改革,抑制貴族和教會勢力,反對社會***和封建內戰,主張重用有才能的新貴,反對資產階級的個人野心和對權力的貪慾。主張開明君主統治,對內能使國家富強,百姓安居樂業;對外則能戰勝敵國,維護民族與國家的獨立。莎士比亞的系列歷史劇為世界戲劇史上所罕見。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用。

  歷史劇14部,喜劇13部,悲劇11部。

  第一時期

  1590~1600年 以寫作歷史劇、喜劇為主,有10部歷史劇、10部喜劇和2部悲劇。

  第二時期

  1601~1607年 以悲劇為主,有2部羅馬劇、5部悲劇和3部“陰暗的喜劇”或“問題劇”。

  第三時期

  1608~1613 傾向於妥協和幻想的悲喜劇或傳奇劇。一部歷史劇,四部悲喜劇,及詩歌。

  歷史劇:第一時期

  《約翰王

  《亨利六世》上、中、下篇***上篇是另一戲劇家創作,由莎士比亞完成並繼續中下篇***

  《理查三世》

  《理查二世》

  《亨利四世》***被稱為最成功的歷史劇***上、下篇

  《亨利五世》

  《亨利五世》

  《裘力斯•凱撒》 ***羅馬劇,與第二時期的歷史劇接軌***

  這些歷史劇概括了英國曆史上百餘年間的***,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君主形象,反映了莎士比亞反對封建割據,擁護中央集權,譴責暴君暴政,要求開明君主進行自上而下改革,建立和諧社會關係的人文主義政治與道德理想。

  歷史劇:第二時期***羅馬劇***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

  《科利奧蘭納斯》

  加上之前的《尤利烏斯•凱撒》,三部羅馬劇都取材於普盧塔克《希臘羅馬英雄傳》的歷史劇。

  歷史劇:第三時期

  《亨利八世》

  歷史劇還有一部《特洛埃圍城記》,時期不詳。

  共計14部

  喜劇:第一時期

  《錯誤的喜劇》

  《馴悍記》

  《維洛那二紳士》

  《愛的徒勞》

  《仲夏夜之夢》

  《威尼斯商人》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

  《無事生非》

  《皆大歡喜》

  《第十二夜》

  大都以愛情、友誼、婚姻為主題,主人公多是一些具有人文主義智慧與美德的青年男女,通過他們爭取自由、幸福的鬥爭,歌頌進步、美好的新人新風,同時也溫和地揭露和嘲諷舊事物的衰朽和醜惡,如禁慾主義的虛矯、清教徒的偽善和高利貸者的貪鄙等。

  喜劇:第二時期

  《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終成眷屬》

  《一報還一報》

  由於這一時期劇作思想深度和現實主義深度的增強,使《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終成眷屬》和《一報還一報》等“喜劇”也顯露出陰暗的一面,籠罩著背信棄義、爾虞我詐的罪惡陰影,因而被稱為“問題劇”或“陰暗的喜劇”。

  共計13部

  悲劇:第一時期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羅密歐與朱麗葉》***悲喜劇***

  悲劇:第二時期

  《哈姆雷特》

  《奧塞羅》

  《李爾王》

  《麥克白》

  《雅典的泰門》

  這些作品標誌著作者對時代、人生的深入思考,著力塑造了這樣一些新時代的悲劇主人公:他們從中世紀的禁錮和矇昧中醒來,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發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時代和自身的侷限,終於在同環境和內心敵對勢力的力量懸殊鬥爭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敗和犧牲。這些人物的悲劇,深刻地揭示了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已開始出現的種種社會罪惡和資產階級的利己主義,表現了人文主義理想與殘酷現實之間矛盾的不可調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義。

  悲劇:第三時期

  《泰爾親王佩裡克里斯》

  《辛白林》

  《冬天的故事》

  《暴風雨》

  ***四大悲喜劇為此時期主要作品***

  共計11部

  十四行詩:愛人的怨訴,魯克麗絲失貞記,維納斯和阿多尼斯,熱情的朝聖者,鳳凰和斑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