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林寺遊玩攻略

  福州華林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福州鼓樓區北隅、屏山南麓,福建省人民政府東側。北宋乾德二年,吳越國王錢氏割據時,福州郡守為祈求國境安寧而建,初名“越山吉祥禪院”。宋高宗趙構賜御書“越名“越山吉祥禪院”。宋高宗趙構賜御書“越山、環峰”,明正統九年賜額“華林寺”。名臣李綱、張浚等均曾寓遊於此。華林寺歷經幾多春秋,僅存大殿,後增建山門、左右配殿和廊廡。大殿為抬樑式構架,單簷九脊頂。大殿有18根木柱,柱子以上全由斗拱支撐,不用一根鐵釘。其建造手法在全國唐宋木構建築中獨具一格,對日本鎌倉時期的“大佛樣”、“天絲樣”建築風格影響頗大。大殿雖經明、清兩朝多次重修,增建周廊下簷,但其主要構件仍為千年原物,是我國長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構建築物。

  福州:

  華林寺大殿:被譽為國寶的華林寺,位於屏山南麓。建於北宋乾德二年***964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當時,吳越國國王錢鏐割據閩浙等地,福州郡守鮑修讓為祈求佛祖保佑郡境的安寧,拆除閩王宮殿,利用拆下來的材料在屏山南麓修建"越山吉祥寺院",內有文昌祠、普陀巖和正殿等。正殿之後有法堂,法堂之西有祖師殿,都以屏山***越山***為靠背。此後,後人又在附近建造數座禪院,規模巨集大。宋高宗曾賜該寺御書“越山”、“環峰”。明正統九年***1444年***,御賜匾額“華林寺”,一直沿用至今。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附近的羅漢院、越山庵等併入,華林寺規模更大了,後又增建了御書閣、環峰亭、絕學樓、勝會亭等建築物。清嘉慶至道光年間***1796-1850年***,重建大殿、天王殿、山門、廊廡、客堂、僧舍等。但時至今日,均已無處可尋,僅存大殿。現有殿外的石板甬道、山門、走廊及東西配殿,還有綠化植樹,都是在大殿1988年8月修復後完成的。

  華林寺大殿1982年就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林寺大殿雖經歷代重修,但大殿主要構架還是初建時原物。可稱得上是長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構建築,是研究我國南方木建體系的珍貴實物資料。 大殿為單簷九脊頂抬樑式木構建築,高15.5米麵積574平方米。面闊3間***15.84米***,進深4間***14.70米***。大殿為八架椽屋,共用18根柱子支撐,其中簷柱14根,內柱4根。14根簷柱柱頭由間額、額枋縱橫連結,形成外層大方形框架結構。殿內柱子佈局採用減柱法,內柱4根,每根高7米,內柱之間,由前後內額、四椽筏縱橫連結,形成內層四方框架。大殿四簷及內柱頭上均施斗拱,而柱頭上更用特別粗大的斗拱承託,樑架斗拱為七鋪作、雙抄、三下昂、偷心造,具有唐宋風格。在整個架構中沒有用到一顆鐵釘。這是華林寺的獨特所在。這種框架結構的合理性和穩定性,使大殿經受了千年風雨的考驗,至今儲存完好。這種木柱風格流行於南北朝時期,隋唐以後已不多見。古樸的造型,精湛的建築技術和建築藝術風格使華林寺在唐宋時代的木構建築中獨樹一幟。

  交通:乘802、905、729、19等到屏山站即可。

  景點門票:2元

  開放時間:08:30 - 17:00

  建議遊玩時間:1-2小時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鼓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