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傳說時期的成語

  有人說,神話是人類幼年的詩。神話故事語言樸實自然,情節引人入勝,想象神奇絢麗。它契合了兒童的心理特徵,滿足了兒童的審美情感,更是發展兒童言語能力的好載體。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南柯一夢

  相傳唐代有個姓淳于名棼的人,嗜酒任性,不拘小節。一天適逢生日,他在門前大槐樹下襬宴和朋友飲酒作樂,喝得爛醉,被友人扶到廊下小睡,迷迷糊糊彷彿有兩個紫衣使者請他上車,馬車朝大槐樹下一個樹洞馳去。但見洞中晴天麗日,另有世界。車行數十里,行人不絕於途,景色繁華,前方朱門懸著金匾,上書“大槐安國”,有丞相出門相迎,告稱國君願將公主許配,招他為駙馬。淳于棼十分惶恐,不覺已成婚禮,與金枝公主結親,並被委任“南柯郡太守”。 淳于棼到任後勤政愛民,把南柯郡治理得井井有條,前後二十年,上獲君王器重,下得百姓擁戴。這時他已有五子二女,官位顯赫,家庭美滿,萬分得意。

  不料檀蘿國突然入侵,淳于棼率兵拒敵,屢戰屢敗;金枝公主又不幸病故。淳于棼連遭不測,辭去太守職務,扶柩回京,從此失去國君寵信。他心中悒悒不樂,君王準他回故里探親,仍由兩名紫衣使者送行。 車出洞穴,家鄉山川依舊。淳于棼返回家中,只見自己身子睡在廊下,不由嚇了一跳,驚醒過來,眼前僕人正在打掃院子,兩位友人在一旁洗腳,落日餘暉還留在牆上,而夢中經歷好像已經整整過了一輩子。

  淳于棼把夢境告訴眾人,大家感到十分驚奇,一齊尋到大槐樹下,果然掘出個很大的螞蟻洞,旁有孔道通向南枝,另有小蟻穴一個。夢中“南柯郡”、“槐安國”,其實原來如此!

  篇二:葉公好龍

  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自稱叫葉公的人。葉公經常對別人說:“我特別喜歡龍,龍多麼神氣、多麼吉祥啊!”於是當他家裝修房子的時候,工匠們就幫他在房樑上、柱子上、門窗上、牆壁上到處都雕刻上龍,家裡就像龍宮一樣。就連葉公自己的衣服上也繡上了栩栩如生的龍。

  葉公喜歡龍的訊息傳到了天宮中真龍的耳朵裡,真龍想:“沒想到人間還有一個這樣喜歡我的人呢!我得下去看看他。”有一天,龍從天上降下來,來到了葉公的家裡。龍把大大地頭伸進葉公家的窗戶,長長的尾巴拖在地上。葉公聽到有聲音,就走出臥室來看,這一看可不得了了,一隻真龍正在那裡瞪著自己,葉公頓時嚇得臉色蒼白,渾身發抖,大叫一聲逃走了。

  後來,人們用“葉公好龍”這四個字比喻那些表面上喜歡某種事物,其實並不是真的喜歡的人或事。

  篇三:補天浴日

  上古時代,有一次,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大戰。

  共工大敗,氣得向西方不周山一頭撞去,把不周山撞壞了。

  不周山是撐天的大柱,大柱一斷,天就坍塌了一大塊,地也陷裂了很多;同時,山林起火,洪水橫流,世界發生了可怕的災難。

  創造世界萬物的女神媧***女媧是邯鄲市涉縣人,媧皇宮就坐落在涉縣境內***,在大江大河中挑選了許多五彩的石子,架起火來,把石子煉成熔液,然後用這種熔液去修補破壞了的天。

  她又殺了一隻大得無法形容的烏龜,斬下它的4腳,作為4根天柱,豎立在四方,把天撐住。還利用大火後遺留的蘆草灰,堵住了洪水。一場大難,始告平息。

  太陽女神羲和,生有10個兒子,也就是10個太陽。

  他們住在東方海外的湯谷。那裡有一棵大樹,名叫“扶桑”,所以那地名也叫“扶桑”。

  這棵大樹有幾千丈高,10個太陽,就住在這棵大樹上。

  他們每天一個,輪流在天空值班。

  早上,不論哪個太陽值班,都由他們的媽媽羲和架車伴送。這輛車子很壯觀,是由6條龍拉著的。

  從起點湯谷到終點蒙谷,共有16個站,正好一天的路程。

  車到第14站悲泉,太陽就得下車步行,媽媽羲和架著空車趕回湯谷,為伴送明天值班的兒子去作準備。

  每天早上,值班的太陽離開扶桑,登上龍車之前,一定先要在咸池裡洗一個澡。

  羲和還常常帶著兒子們在東南海外的甘淵一塊洗澡,甘淵的水,十分甘美,羲和把兒子們一個個都洗得乾乾淨淨,明明亮亮。

  平常人們形容無可比擬的極大的功績時,就借用“女媧補天”和“羲和浴日”這兩個故事來作比喻,稱為“補天浴日”。

  篇四:畫龍點睛

  南北朝時期的樑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畫家名叫張僧繇,他的繪畫技術很 高超。當時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廟,都讓他去作畫。

  傳說,有一年,梁武帝要張僧繇為金陵的安樂寺作畫,在寺廟的牆壁上 畫四條金龍。他答應下來,僅用三天時間就畫好了。這些龍畫得栩栩如生,惟 妙惟肖,簡直就像真龍一樣活靈活現。

  張僧繇畫好後,吸引很多人前去觀看,都稱讚畫得好,太逼真了。可是, 當人們走近一點看,就會發現美中不足得是四條龍全都沒有眼睛。大家紛紛請求他,把龍得眼睛點上。張僧繇解釋說:“給龍點上眼珠並不難,但是點上了眼 珠這些龍會破壁飛走的。”

  大家聽後誰都不相信,認為他這樣解釋很荒唐,牆上的龍怎麼會飛走呢? 日子長了,很多人都以為他是在說謊。

  張僧繇被逼得沒有辦法,只好答應給龍“點睛”,但是他為了要讓廟中留下兩條白龍,只肯為另外兩條白龍點睛。這一天,在寺廟牆壁 前有很多人圍觀,張僧繇當著眾人的面,提起畫筆,輕輕地給兩條龍點上眼睛。 奇怪的事情果然發生了,他點過第二條龍眼睛,過了一會兒,天空烏雲密佈,狂風四起,雷鳴電閃,在雷電之中,人們看見被“點睛”的兩條龍震破牆壁凌空而起,張牙舞爪地騰雲駕霧飛向天空。

  過了一會,雲散天晴,人們被嚇得目瞪口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再看看牆上,只剩下了沒有被點上眼睛的兩條龍,而另外兩條被“點睛”的龍不知去向了。

  篇五:百鳥朝鳳

  很久很久以前,鳳凰和其它小鳥一樣,羽毛也很平常,它很勤勞,不像別的鳥那樣吃飽了就知道玩,而是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將別的鳥扔掉的果實都一顆一顆撿起來,收藏在洞裡。

  這有什麼意思呀?這不是財迷精,大傻瓜嗎?可別小這種貯藏食物的行為,到了一定的時候,他可發揮大用處了!

  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鳥兒們找不到吃的,這時,鳳凰急忙開啟山洞,把自己多年積存下來的乾果和草籽拿出來分給大家,和大家共渡難關。

  旱災過後,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鳥兒們都從自己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來,製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鳥衣獻給鳳凰,並一致推舉它為鳥王。

  以後,每逢鳳凰生日之時,四面八方的鳥兒都會飛來向鳳凰表示祝賀,這就是百鳥朝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