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故事有哪些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那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幾篇史記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史記故事:一代傳奇皇后衛子夫

  前溯八百年,也有一則類似的民歌,歌曰:“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史記》***這個“霸”字很搶眼不好聽,幸虧太史公在“自序”裡有“嘉夫德若斯”的前評,一言蔽之,衛子夫乃是以德行恭謹,而受天下人仰慕;唯其有德,終演繹愛情、家族及身後三大傳奇,而成全民偶像也。

  劉徹與衛子夫的愛情,長期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與吟詠,其纏綿、其動人、其細節,大多偏離了歷史真實,如“衛娘鬢薄金鸞小”,譽其秀髮之美而受寵;再如“舞學平陽態,歌翻子夜聲”,譽其舞蹈之美而受寵等等。其實衛子夫就是一地位低下的歌手,無異於奴僕,“衛皇后字子夫,生微矣。蓋其家號曰衛氏,子夫為平陽主謳者。”劉徹的大姐平陽公主效仿館陶長公主故事,為弟弟選良家子。可是“萬綠叢中一點紅,動人春色不須多”,劉徹誰也不喜,“獨說***悅***子夫”,從此相濡以沫49年,差點兒金婚,在歷史上也是少見。

  說帝王專情,常識告訴我們,那是開玩笑。

  三千寵愛在一身,一見鍾情啥的,不過是文學意象而已,漫說楊玉環做不到,衛子夫同樣做不到。先是“入宮歲餘,竟不復幸”,被遺忘;後宮裁撤老弱,武帝逐一過篩子,又見到她,“上憐之,復幸,遂有身,尊寵日隆”。然而更大的考驗還在後面,衛娘焉能不老?青春畢竟是短暫的,女人再美,也經不起時間的打磨,“後色衰,趙之王夫人、中山李夫人有寵,皆蚤卒。後有尹婕妤、鉤弋夫人更幸”,應了一句俏皮話: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衛子夫當然不會那麼容易就“死”掉,她有自己的立身處世原則,即不喝醋、不饒舌,做好分內事,為丈夫當好後宮這個家。

  說起來蠻有趣,其時尚無《列女傳》之類的閨閣讀物,衛子夫冊皇后時,郎官枚皋專門為她寫《戒終賦》,這怕是我國最早的女子勵志教材了,被子夫視為寶典,其美好德行或至此出,所以儘管色衰,仍受武帝敬重與信任。“上每行幸,常以後事付太子,宮內付皇后;有所平決,還,白其最,上亦無異,有時不省也。”武帝每次外出,政務家事,全部託付給衛子夫母子,皇后也非常到位,每件事兒都有記錄,丈夫回來當面彙報,武帝很滿意,有時彙報程式也免了。《資治通鑑》曰:“皇后……雖久無寵,尚被禮遇。”這個“尚”字用得不準確。子夫無寵而被禮遇的時間,從元朔六年王夫人出現,到徵和二年巫蠱案爆發,前後延續32年之久,區區一個“尚”字焉能概括人家老夫老妻之間的那分默契?

  那麼,德在家如此,德在國又怎樣?

  和兩漢大多數“貴震天下”的后妃所不同的是,子夫從不幹政,想方設法地遠離政治,“善自防閒,避嫌疑”,這正是她獲得包括武帝在內的朝野上下、民間百姓一致尊崇的主要原因。

  衛家作為外戚,富貴及權勢,不啻空前,且亦絕後。子夫大姐嫁宰相公孫賀,二姐嫁詹事陳掌,與小吏霍仲儒私通,生名將霍去病;哥哥衛長君為侍中,弟弟衛青娶平陽公主,父子五人皆列侯,“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典型的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其他支屬不說了,從行政到軍隊,從廟堂到邊疆,隨處可見衛家外戚的身影。衛子夫如果想弄權,不乏條件,但她沒有,為後38年如一日,相夫課子而已,乾乾淨淨,毫無汙點,全民偶像,盛名不虛!以至後來歷代因尊儒而歧視“卑人”之史家,提及衛子夫,集體啞口無言!

  第二次巫蠱案發生後,太子被冤枉且無奈的造反,子夫支援兒子,屬人倫之許可。漢武帝派人去收皇后璽綬,卻無廢后詔書;子夫自殺,“盛以小棺,瘞之城南桐柏”,葬禮簡陋,追責更馬虎,找不到記錄;而後四年,未央宮再無新主人。這些均說明在劉徹心中,衛子夫是永遠的皇后,無人可以取代。

  也正是這種不顯山不露水的做法,衛子夫身後的清譽才能得以常青,宣帝上臺後,才能理由充分地為曾祖母恢復榮耀,大張旗鼓改葬,“追諡曰思後”,使子夫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擁有獨立諡號的皇后。

  史記故事:遠交近攻

  出處:《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戰國末期,七雄爭霸。秦國經商鞅變法之後,勢力發展最快。秦昭王開始圖謀吞併六國,獨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王準備興兵伐齊。範睢此時向秦昭王獻上“遠交近攻”之策,阻秦國攻齊。他說:齊國勢力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國,部隊要經過韓、魏兩國。軍隊派少了,難以取勝;多派軍隊,打勝了也無法佔有齊國土地。不如先攻打鄰國韓、魏,逐步推進。為了防止齊國與韓、魏結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動與齊國結盟。其後四十餘年,秦始皇繼續堅持“遠交近攻”之策,遠交齊楚,首先攻下韓、魏,然後又從兩翼進兵,攻破趙、燕,統一北方;攻破楚國,平定南方;最後把齊國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戰十年,終於實現了統一中國的願望。

  史記故事:先發制人

  公元前209年,項梁和侄子項羽為躲避仇人的報復,跑到吳中。會稽郡郡守殷通,素來敬重項梁。為商討當時的政治形勢和自己 的出路,派人找來了項梁。

  項梁見了殷通,談了自己對時局的看法:“現在江西一帶都己起 義反對秦朝的暴政,這是老天爺要滅亡秦朝了。先發動的可以制服 人,後發動的就要被別人所制服啊!” 殷通聽了,嘆口氣說:”聽說您是楚國大將的後代,是能幹大事 的。我想發兵響應起義軍,請你和桓楚一起來率領軍隊,只是不知道 桓楚現在什麼地方?”項梁聽了,心想:我可不願做你的部屬。於是他 靈機一動,連忙說:“桓楚因觸犯了秦朗刑律流亡在江湖上,只有我 的侄子項羽知道他在什麼地方;我去叫項羽進來問問。”說完,項梁 走到門外,輕聲地叫項羽準備好寶劍,伺機殺死殷通。

  叔侄倆一前一 後走進廳堂。殷通見項羽進來,剛站起身,想要接見項羽。說時遲,那 時快,項羽拔出寶劍直刺殷通,隨即砍下他的腦袋。項羽提著殷通的 人頭,佩帶著郡守的大印,走到門外;高聲宣佈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