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攝影的美學特徵

  凡是新聞攝影資訊的傳播都是總體美的呈現。不管正面報道還是負面報道,都向大眾傳遞著一個最終的理念:就是人類嚮往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未來。因此,新聞攝影作為美學總體中的個體,也就形成了新聞攝影美學的自身體系,其中最重要的美是視覺美。新聞攝影作品中的視覺美應該是樸實無華的,是一種現實主義美學,這種現實主義美應該是對現實社會敏感問題、重點問題的勇敢、迅速的揭示。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

  在介紹之前,我們先來探討一下何為新聞攝影

  新聞攝影是運用攝影手段現場紀實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新聞對存在著的客觀事物的反映,是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它必須真實、客觀、公正,作為新聞攝影也就必須遵循這一原則。但它並不同於文字報道,要想達到讓讀者滿意的接受資訊,它必須要講究審美。從這方面講,新聞攝影也是一種美學創作。作為一名新聞攝影者,其作品最想達到的效果不僅為讀者帶來視覺和資訊的滿足,也需要美感。這就要求記者在掌握技術的基礎上充分運用藝術的思維,在畫面上儘可能多地濃縮新聞要素和對事物認識的導向,最終傳遞給讀者的是畫面所表達的視覺資訊和思維資訊,即用優美自然的畫面進行語言的表達。

  時效性是新聞攝影美學的首要特徵

  進入網路時代後,受眾對新聞時效性的呼聲越來越強。讀者喜歡日新月異的瞬間再現,不管是突發性的攝影報道,還是正常性的攝影報道,都不能忽視以最快的速度報道。與文字報道一樣,攝影報道落後、時效差,也就失去了它的活力和意義。

  真實性是新聞攝影美學的第二個特徵

  新聞攝影最感人的是真實,它是通過準確鮮明的形象來真實地表達現實生活中的新聞事實,只有真才自然、美。現實主義美學就其本質來說,是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去再現生活,摒棄一切粉飾現實的虛假,主張表現時代精神和風貌。新聞攝影與現實主義美學的和諧統一已表現在這裡。現實具有深入人類靈魂、勇於披露精神衝突的一種懺悔意識。新聞攝影作品的美,正是融合了這種現實主義美學精神,在那些震撼人心的作品中,現實主義美表現凝聚的瞬間,強烈宣洩著攝影者的主觀情感,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

  現場性也是新聞攝影的美學的一個明顯的特徵

  攝影創作對於拍攝現場,有著極為明顯的依賴性,並受到現場環境、條件的制約。現實生活紛繁複雜,拍攝現場的情況瞬息萬變,想要創作出成功的攝影作品,既要善於適應和充分利用現場條件,也要善於突破現場條件的侷限和制約,化不利因素為有利。

  新聞攝影的第四個美學特徵是藝術性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類的奇蹟、智慧的結晶,芸芸眾生的千姿百態……都給攝影工作者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攝影藝術以光線、影調、線條和色調等構成自己的造型語言。攝影家正是藉助這些語言來構築攝影藝術的美。一幅攝影作品缺少美的感覺,怎能起到打動讀者的作用呢,更不會有好的教育效果。

  攝影藝術不但擁有一切藝術共同的美學特徵,而且還具有自己獨特的美學特徵。藝術家正是運用攝影自身的獨特的美學特徵並結合自己主觀的審美意識進行藝術創作,創作出符合審美規律,符合人們審美需求的藝術作品,給人以美感,給人以視覺的美的享受。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新聞攝影與審美實踐是密切相關密不可分的,它就是新聞攝影審美實踐的結晶—新聞攝影美學。掌握與使用新聞攝影美學,可以說是新聞攝影者拿到了通向成功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