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民間故事有感

  民間故事包含著人民的智慧。那我們去欣賞一下,然後寫點心得吧。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最近,我讀了《中外民間故事》這本書有61個故事,我讀了這本收裡的《麻姑節》受到了很大啟發。

  這個故事講秦始皇有個女兒,因為她滿臉都長了麻子,所以大家都叫她麻姑,當時秦始皇讓人修築長城時為了加快速度,派了大批的士兵做監工,看見誰幹得慢就用皮鞭抽打。這還不算殘暴的秦始皇讓人用棍子把太陽支上,不讓太陽下落把三天當做一天。還讓麻姑去宣,講習聖旨。讓苦工三天吃一頓飯。麻娠看見修築長城的人都死了。心裡很難受,後來被秦始皇殺了。人們在七月十五日都會紀念她。所以稱七月十五為麻姑節。

  篇二

  寒假裡,我讀了《中國民間故事100篇》這本故事書,書中故事富有神奇色彩,歷來是人們所喜歡的,可謂家喻戶曉,耳熟能詳,這此民間傳統故事,讓我感受到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王小二臥冰求鯉》講在很久以前,有一戶姓王的人家很窮,母親靠幫人縫補衣服,兒子王二小幫人放牛、打魚、捉蝦為生。有一年冬天,一連下了十多天的雪,王小二的母親生病了,郎中面帶難色說:“一定要用一斤重的鮮活鯉魚做藥引才能治好病。”於是,王小二在冰封雪地裡,不能鑿掉冰塊,怕把魚嚇跑,只有脫掉衣服躺在冰面上要用體溫把冰焐化,寒冰刺骨,王小二凍得不一會兒就失去了知覺,他的行為感動了上天,感動了神仙,神仙幫他捉到了一條鯉魚,王小兒感過神仙后,馬上回家治好了母親的病。

  王小二的愛母親,為母親所做的事深深地打動了我,我要像王小二一樣,做一個孝順父母,尊敬師長的好孩子,好好學習,勤奮努力,要以優異成績報答父母和老師。

  二年級:楊卓鵬

  篇三

  當我走進民間故事,我感受到了一個歌頌真善美、鞭笞假惡醜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既又誠實善良的農夫,也有陰險毒辣的魔鬼;既有美麗漂亮的仙女,也有醜陋可怕的巫婆;既有懶惰狠心的哥哥,也有勤勞善良的弟弟。各種各樣的人,演繹著一幕幕精彩的悲喜劇。

  這些零零種種的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迪。《母親的愛》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它講述了一個母親為了孩子的將來把孩子送到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去念書。有一天晚上,她的孩子回來了,他拿出紙筆讓孩子在黑暗中寫字。過了一會兒,她點亮燈,讓兒子比較他在黑暗中做的餅和兒子在黑暗中寫下的歪歪扭扭的字。他將兒子趕出家門,兒子苦苦哀求讓他留一晚再走,可母親強忍著心中的不捨把做好的餅放入兒子的包中讓他連夜趕回學堂。幾年之後,兒子學成歸來,完成了母親的心願,母子倆快樂地擁抱在了一起。

  這是一個偉大的母親。她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不惜讓自己的孩子對自己的愛化為恨,甚至覺得媽媽不愛他了。其實母親忍受的苦要比兒子多很多,在她將兒子趕回學堂的同時,她的心裡是多麼的不捨,多麼地想擁抱自己的孩子。

  我想到了媽媽,她平時一副凶巴巴的表情,只要做錯一點小事情她就會對我大吼大叫,有時還大打出手。我有時不甘示弱,會不依不饒地跟她爭吵不休。我總會覺得媽媽經常偏心姐姐,什麼是都說是我的錯,甚至會覺得我不是他們的親生女兒。但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媽媽這樣做,一切都是為了我好。那個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兒女成龍成鳳?想起媽媽為我們努力地掙錢,白皙的手上出現了一個個老繭,留下了時光老人踏過的痕跡。媽媽我想對你說:“媽媽,對不起,我以後不會再這麼任性了,不會再讓您為我傷心,為我流淚了。”

  也許我已經感受到了母愛的溫暖,也許我們還在為媽媽的責打而害怕,也許我們還在為在我們遇到困難時不幫我們而生氣。但她們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我們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