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集錦
民間故事就是勞動人民創作並傳播的、具有虛構內容的散文形式的口頭文學作品,是所有民間散文作品的通稱,有的地方叫“瞎話”、“古話”、“古經”等等。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一
“狗不理”創始於1858年。清咸豐年間,河北武清縣楊村***現天津市武清區***有個年輕人,名叫高貴友,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樣好養活***按照北方習俗,此名飽含著淳樸摯愛的親情***。狗子十四歲來天津學藝,在天津南運河邊上的劉家蒸吃鋪做小夥計,狗子心靈手巧又勤學好問,加上師傅們的精心指點,高貴友做包子的手藝不斷長進,練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氣了。
三年滿師後,高貴友已經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種手藝,於是就獨立出來,自己開辦了一家專營包子的小吃鋪--“德聚號”。他用豬肉的比例加適量的水,佐以排骨湯或肚湯,加上小磨香油、特製醬油、薑末、蔥末、調味劑等,精心調拌成包子餡料。包子皮用半發麵,在搓條、放劑之後,擀成直徑為8.5釐米左右、薄厚均勻的圓形皮。包入餡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時用力將褶捻開,每個包子有固定的18個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後上爐用硬氣蒸制而成。
由於高貴友手藝好,做事又十分認真,從不摻假,製作的包子口感柔軟,鮮香不膩,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獨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來吃包子,生意十分興隆,名聲很快就響了起來。由於來吃他包子的人越來越多,高貴友忙得顧不上跟顧客說話,這樣一來,吃包子的人都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喊順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經營的包子稱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鋪字號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
據說,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在天津編練新軍時,曾把“狗不理”包子作為貢品進京獻給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嘗後大悅,曰:“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長壽也。”從此,狗不理包子名聲大振,逐漸在許多地方開設了分號。
狗不理包子關鍵在於用料精細,製作講究,在選料、配方、攪拌以至揉麵、擀麵都有一定的絕招兒,做工上有明確的規格標準,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是18個褶。剛出屜的包子,大小整齊,色白麵柔,香而不膩。
狗不理包子是中國燦爛飲食文化中瑰寶,被公推為聞名遐邇的“天津三絕”食品之首。歷經一百六十多年的狗不理包子,經創新和改良已形成秉承傳統的豬肉包、三鮮包、肉皮包和創新品種海鮮包、野菜包、全蟹包等六大系列一百多個品種。先後摘取“商業部優質產品金鼎獎”、“中國最佳名小吃”、“國際名小吃”等多個國內外評選和大賽的金獎,被譽為“津門老字號,中華第一包”。
二
相傳在4000多年前,我國黃河流域連續發生特大洪水。黃河改道南流,奪取了淮河中下游河道,黃河奪淮入海使得整個民族陷入空前深重的災難當中。這時候,堯主持召開部落聯盟會議,研究水患問題。人們一致推薦有治水傳統的夏族首領鯀也就是禹的父親主持治水。鯀採用“堙障”的辦法,修築堤壩圍堵洪水。但是洪水如此凶猛,所修築的堤壩頻繁地被大水沖垮。鯀因為治水不利而被處死。
禹繼承父志,決心根治水患,造福黎民,為了找到治水的良方,他不辭千里跋涉,從黃河流域來到了淮河邊上的塗山。最終禹憑藉一片堅貞,從塗山氏國酋長蒙那裡得到祕藏的《水經圖》,同時贏得了蒙之愛女的芳心。蒙之愛女也就是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所記載的“夏后帝啟,禹之子。其母塗山氏之女也。”
禹娶了塗山氏女,婚後不久便離家治水去了,一別十三年不回家園。禹採用疏導的方法治水,他開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一路引向了黃海。為了疏通淮河,禹劈開荊、塗二山,從此這兩座山便夾淮河而對立了。而此時他的妻子塗山氏也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從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狠下心沒進去探望。“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千古佳話就此流傳。
塗山氏女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遠眺,但望穿秋水,也不見禹的歸來。她朝思暮想,最終精誠所至,化作一塊望夫石,端坐在塗山的東端,後人把它叫做啟母石。而塗山氏女這一望,就望了4000多年。
三
在今安徽省合肥城東有一個地方叫螺絲崗,也叫螺螄崗。據說,這裡曾經是南淝河的一處灘地,樹木繁茂,草長鶯飛,景色十分優美。後來,卻變成了遍地是螺螄空殼的荒崗,這原因還得從一段傳說說起。
很多年以前,螺螄崗附近的居民大多數以打魚為生。有一個老漁夫無兒無女,老伴又死得早,就剩下他孤苦伶仃的一個人。因為離河不遠,他便每天捕魚,以此來維持生活。
這一天,老漁夫和往常一樣,早早地起床,背上漁網出門。但他的運氣實在是不好,一連撒了好幾次網卻只捕上來幾條小魚。這時,突然狂風大作,原本平靜的河面掀起了層層巨浪,老漁夫往河心那邊看去,只見那的魚兒頻頻跳出水面。憑著多年捕魚的經驗,他認為如果在河心附近撒網,一定會捕到很多魚。於是,老漁夫顧不得風大浪急,急忙向河心撒了一網。然而當他慢慢收網時,發現網裡只有一條渾身通紅,鱗片閃著五彩光芒的小魚。
眼看著太陽就要落山了,老漁夫只好無奈地拎著漁網回家了。回到家,老漁夫躺在破床上休息,心想:今天真是倒黴,不僅沒打到幾條魚,還遇到了大風浪。想著想著,他好像隱約聽見有人在哭,老漁夫很奇怪,家裡再沒有別人了,這聲音是從哪出來的呢?他順著聲音找去,發現是從魚簍裡傳出來的。他急忙開啟魚簍,看見那條小紅魚的嘴一張一合地在向他說話:“老大爺,我是龍王的小女兒,因為今天偷偷跑出來玩,所以才被你捉住,請你放了我吧,你有什麼要求我都能滿足你。”
南淝河邊說完,小紅魚的眼睛裡流出了一串淚珠,老漁夫見小紅魚很可憐,就把它放回了河裡。小紅魚回到了河裡,對老漁夫說:“謝謝您!今後要是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只要喊三聲‘紅魚姑娘’就行。”說完,小紅魚搖搖尾巴,遊走了。老漁夫望著河面,驚詫不已,急忙磕頭跪拜。
回到家中已是深夜,老漁夫的肚子早就餓得咕咕直叫了。他推開房門,只見桌上放著熱氣騰騰的飯菜。老漁夫沒有多想,急忙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吃完以後,老漁夫高興極了,心想:好人還是有好報的,今天救了那條小紅魚,就換來了一頓飽飯。不過要是天天都能吃上這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該多好啊!說也奇怪,自從那天起,無論老漁夫打魚回來有多晚,飯桌上總是擺滿了香噴噴的飯菜。
鄰村的一個叫***三的惡霸知道了這件怪事,心裡不禁盤算起來,老漁夫的家裡沒有人,卻每天都能變出很多可口的飯菜,莫非這老頭家中藏有什麼寶貝?***三賊眼珠子一轉,打起了老漁夫的主意。
“三月螺螄四月蚌”是潛江的民諺,意為三四月正是潛江盛產螺螄蚌的好時節。螺螄的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還可以清熱利水、除溼解毒。一天,***三帶著幾個彪悍的打手,闖入了老漁夫的家,見老漁夫正在吃飯。***三走到老漁夫的面前,惡狠狠地說:“老頭兒,我聽說你家出了一件怪事。你老實跟我說,是不是你家藏著什麼寶貝,趕快給我拿出來,不然我就打死你!”
老實的漁夫見***三如此蠻橫,再看看他身旁的幾個大漢,不禁嚇得直冒冷汗,只得把自己如何救了小紅魚,小紅魚又如何報答自己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三。
***三聽後,將信將疑,就對老漁夫說:“我今天想要一個元寶,你說的如果是真的,就趕快讓那條小紅魚給我送來;如果不是真的,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老漁夫沒有辦法,只好跑到河邊呼喚小紅魚,請小紅魚送給他一個元寶。當老漁夫回到家時,桌子上果然出現了一個金燦燦的大元寶。***三這回終於信了,拿起元寶樂顛顛地跑了。
然而,從這以後老漁夫的日子並沒有好過多少,***三貪得無厭,知道老漁夫有這樣的本事,便隔三差五地跑來威逼利誘老漁夫給他金元寶。善良的漁夫每次都照做了,可是他並不知道,小紅魚每給他一個元寶,就要掉一枚鱗片。
日子久了,小紅魚身上的鱗片全都掉光了,它再也沒有金元寶可給了。老漁夫拿不出金元寶,***三以為他在跟自己耍什麼花招,非常氣憤,命令家丁用粗棍打老漁夫。年邁的老漁夫哪裡經得起他們的毒打,不一會兒就被打死了。
螺螄,中國各淡水水域均有分佈。正在這時,天空中突然飄下一位美麗的女子,她走到已經死去的老漁夫身旁,傷心地哭泣,淚水滴到了老漁夫的眼睛裡,老漁夫奇蹟般地復活了。那位女子立刻變成了一塊彩石,放射出萬道光芒,射死了***三和那些打手們,隨即那彩石又化做一縷青煙,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從此,老漁夫又過上了平靜的生活。而***三向老漁夫索要的那些元寶也都變成了一個個的螺螄空殼,遍地都是,堆積成崗。於是,人們就把這裡叫做螺螄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