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傳統文化故事
故事是傳承歷史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是歷史教學的重要部分,在歷史課堂上引入故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而且對於掌握理解歷史知識,突破重難點,培養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春節貼對聯的由來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因為它是正月初一,所以它是農曆中一年的開始。每到這時,家人團聚,熱烈慶祝,稱為“過年”。
過年時,家家戶戶都喜歡寫春聯,貼春聯,用吉祥的語句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願與期盼,因此,春聯就成為了我國節日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了。
春聯的歷史很悠久,它的前身叫做“桃符”。即用暗紅色的桃木削成長方形的木板,在木板上畫上兩個神像———神荼***tú;***和鬱壘的畫像,釘在大門兩旁,用來驅鬼辟邪,以求吉利。
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後蜀有位君主叫孟昶***chǎng***。一年除夕時,他心情很好,便讓身邊的翰林學士辛寅遜在桃木板上寫兩句吉慶話,想掛在自己臥房的門口。當辛寅遜寫完後,孟昶不中意,於是提起筆來,親自寫了10個字:“新年納餘慶, 佳節號長春。” 字雖不多,但這兩句話非常吉利。“餘慶”就是餘福。意思是新的一年又接受新的福氣。第二句是美好的節日叫做春節,意味著溫暖的春天永駐人間。這10個字不僅對仗工整,而且把“新春佳節”4個字巧妙地嵌在了裡邊。所以當孟昶寫完,身邊的大臣們都叫好,孟昶自然也很高興。
從這以後,桃符就逐漸演變成對聯,後來桃木又被紅紙所代替。一到春節,家家門上貼著鮮紅耀眼的對聯,喜慶的氣氛自然更濃了。
篇二:唐執玉計破“冤鬼”奇案
直隸總督府後院書房中,殘燭搖曳。總督唐執玉仍在執卷讀書。這位康熙年間進士出身的直隸總督,一向為官清正廉明,口碑頗佳。
忽然,紗窗外傳來陣陣悽哀的哭聲,在寂靜的深夜,聽起來令人心裡發毛。唐執玉急喚僮僕開門察看。
這小書僮戰戰兢兢開門往後院一看,驚叫一聲,便癱軟在地上。唐執玉抖擻精神,仗劍而出。只見夜色樹影之下,陰森森跪著一人,面綠髮紅,指甲約有兩寸長。這分明是一個厲鬼呀!
唐執玉頓時面色如土,但轉念一想: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況且我乃堂堂欽命大員,怎能懼怕區區一個小鬼呢?於是強作鎮定,朗聲說道:“下跪之鬼,可有冤情?且與本官道來。”
那鬼幽幽說道:“我叫馮德生,生前家住武清縣,在經商途中,被強人所殺。武清縣令這個昏官,抓了個無辜的良民,卻任真凶逍遙法外。久仰大人青天之名,今夜打擾,望大人為我伸冤。”
唐執玉急忙追問:“請問那真凶是何人?”
那鬼一字一頓地說了十六個字:“一口天上,一口土裡,屋後是河,宅邊有柳。”言畢,而去。
第二天一大早,武清縣兩名差役解送來一名囚犯,到總督府報告凶案。唐執玉聽罷案情,不由一驚,原來這正是馮德山遇害案。
想起昨夜冤鬼之辭,唐執玉忙問差役:“死者在何處被殺?”
差役回答說:“是在武清縣柳家莊附近。”
唐執玉又問:“這柳家莊後可有一條河?”
差役回答:“正是。”
唐執玉一拍驚堂木,傳令道:“速將柳家莊名叫吳吉的人拿來!”
書僮在一旁聽了暗想:“一口天上,一口土裡,不正是吳吉二字嗎?心中對唐執玉的才智暗自佩服。”
且說抓來吳吉,帶上堂來,一番審問,唐執玉隨即命將他押進死牢。
唐執玉又把差役原先押解來的那個殺人凶犯提到堂上,對他說道:“本官一向秉公斷案,你的冤情現已昭雪。我今天已燒化紙符一張,讓那為你訴冤的馮德山的亡魂於三天之內送來訴狀。你可暫給家人捎信,報個平安,待本官得了訴狀,即可放你?”
三天後的夜裡,果然冤鬼又出現了。唐執玉接過那鬼遞上的訴狀,忽然將它一把撕碎,大喝一聲:“給我將這廝拿下!”四下裡埋伏的衙役一擁而上,當場把這鬼生擒。
經過審訊,真相大白:其實,這“鬼”是人裝來騙唐執玉的。那凶犯殺死馮德山後被捉拿歸案,為求生路,和家人商議,花重金收買了一個善於飛簷走壁的賊人,扮作冤魂,嫁禍於人。
眾衙役和小書僮又驚又佩服,問唐執玉是如何識出這“冤鬼”是假扮的。
唐執玉笑道:“本官從不信世上真有鬼存在。況且我觀察後院牆上有明顯腳蹬過的印痕,鬼的來去,會有這麼笨拙嗎?於是,我將計就計,引出此‘鬼’,昭明實情。”
無辜的吳吉被送回柳家莊,殺人凶犯和裝鬼飛賊被依法嚴懲。這一段唐執玉計破“冤鬼”奇案的故事,在民間被傳為佳話。
篇三:牡丹為“萬卷書”
明代,安徽亳州有書生,名叫歐陽搏雲,字苦書。
本是出生在宦官之家,後因家境日下,漸漸敗落,十分貧寒。但是,書生不甘命運的安排,更不願寄人籬下,決心考取“功名”,光耀列祖,哪知連年落榜。
有位好心腸的先生告訴他:“後生功底太差,還需讀萬卷書,方能感動天地之神。”
於是他終日抄書習文為止。可是家中貧寒,紙又太貴,只得將一篇篇文章抄寫在牆壁上和門板上。
一日他在室中感到悶倦,便來到後院散心。只見後院那株多年未開花的牡丹叢,花繁葉茂,感到驚喜,於是突然心血來潮,返回室內,取來筆硯,將文章抄寫在牡丹花瓣上,以花代紙。
那位好心的先生路過主這裡看到此景,稱此牡丹為“萬卷書”。
這也許感動了“花神”,翌年,歐陽搏雲果真中了“舉人”。
看過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