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官和神醫的傳說故事
摘錄:老郎中為廉志診了脈,問廉志:“病前有何徵兆?”廉志答道:“我看父親日夜為公務操勞,一心想考取功名為父分憂,故此一連三天三夜沒閤眼備考,可是突然一陣昏暈,眼睛就看不見了……”
清官與神醫的傳說
相傳很早以前,有個叫孫正吉的人,自幼飽讀詩書,二十出頭就考取了舉人,後來又中了進士。曾任知縣、通判、知州、巡撫,因為官清正、明察秋毫而備受百姓愛戴。
可是,孫正吉卻有一塊心病——自從二十一歲娶妻吳氏,十年未育下一男半女。
這年,孫正吉在南平知州通判任上,妻子忽然有了身孕。訊息傳開後,人們都為孫正吉感到高興。
初冬的一天,傍晚時分,天空響起一陣驚雷,吳氏生下一個男孩兒。孫正吉為兒子取名廉志。三天後,衙門前排起長隊,百姓們紛紛前來道賀,同袍下屬、富戶鄉紳更是絡繹不絕,但都被衙差擋在門外。正當大夥交頭接耳之際,孫正吉帶領家人們抬了三大籮筐熱氣騰騰的饅頭來到大門前,對眾人說:“孫某婚後十載方得一子,固是喜事,卻也不能因此壞了規矩。今天誰的禮我都不收,但大家的心意我領了,來來來,請各位每人吃兩個紅心饅頭,以表謝意。”
光陰似箭,一晃十多年過去了。廉志出生後,吳氏再無所出,廉志成了孫家的獨苗。孫正吉此時已升任知州。六月間,兩江汛情嚴重,顆粒無收,皇帝欽點孫正吉任巡撫前往江西賑災。
孫正吉到任的頭一件事,就是開啟官倉,發放賑糧,穩定民心;第二件事,動用官銀,開渠治水,墾荒複種;第三件事是懲治救災不力的地方官員。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孫正吉之子廉志長大成人,準備進京趕考,不料雙眼突然失明。孫正吉請多位名醫為廉志診治,卻沒有絲毫好轉的跡象。
這天上午,師爺遞上一封匿名信函,孫正吉拆開一看,上寫著兩句話:“剛正有何好?報應不曾少。”這下子可把孫正吉給氣壞了,怒道:“我心天地可鑑,怎麼會有這樣的報應?”
就在此時,有位衣著簡樸的老人自稱是郎中,前來給巡撫大人的公子治療眼疾,被僕人攔在了府門之外。老郎中誇口“藥到病除”,僕人拿不定主意,入內稟告。孫正吉雖然有些疑竇,但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念頭,忙吩咐快快有請。
老郎中為廉志診了脈,問廉志:“病前有何徵兆?”廉志答道:“我看父親日夜為公務操勞,一心想考取功名為父分憂,故此一連三天三夜沒閤眼備考,可是突然一陣昏暈,眼睛就看不見了……”
老郎中微微一笑,叫僕人拿來藥鍋,從隨身的布袋裡取出了三匙冬青籽、六小節幹藕、九粒蓮籽,放入藥鍋,吩咐僕人加開水一大碗,火煎一刻鐘。僕人衝口問:“您老這東西能行嗎?”孫正吉斥責道:“怎麼這麼不懂規矩?還不快按神醫的吩咐去做!”
一刻鐘過後,僕人把煎好的藥端了上來,老郎中接過藥鍋,小心翼翼地將藥倒在一個碗裡,取出一根銀針,在自己的左手食指上刺了個小孔,滴了三滴血在藥碗中。孫正吉奇問:“老人家,這是為何?”老郎中隨口答道:“令郎的病是急火攻心,以至經脈淤塞,所謂‘心病還需心藥醫’,這三滴血是藥引,能使藥力滲透血脈,通經活竅。”一邊說著一邊將藥喂廉志服下。一旁的孫正吉若有所悟,連連點頭。
廉志服完藥就睡下了。老郎中說:“千萬別打擾他,讓他睡足時辰。”隨後收拾東西準備走。孫正吉忙道:“老人家,我還沒答謝您,怎麼就要走了啊?”老郎中微微一笑:“我跟你一樣,做事不圖回報。”一旁的師爺說:“神醫,您看這樣好嗎,我陪您四處逛逛,等公子睡醒了再走不遲。”老郎中哈哈一笑道:“你是不放心我的藥吧?也罷,我就等這孩子醒了再作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