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三國故事

  三國時期 ,戰亂頻仍 ,兩漢嚴格規範的教育體制被打破。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呂蒙攻心勝關羽

  關羽水淹七軍、生擒于禁、龐德,這些戰績使他愈發驕傲輕敵。東吳的年輕將領陸遜利用了這一點。他備禮呈書給關羽,口氣極為謙恭,這使得原就輕視陸遜的 關羽放鬆了警惕,不復有江東之憂,他撤走了荊州***今湖北荊門***的大半兵馬去攻打樊城。結果呂蒙乘機而入,偷襲成功,兵不血刃就佔領了荊州。

  關羽聞訊大怒,回師要奪荊州。東吳雖已佔領荊州,但形勢是很嚴峻的,因為關羽現在力量尚強,荊州是其老巢,他的復奪之志正盛,雙方一旦交手,結果實難預 料。這時東吳大將呂蒙顯示了他傑出的戰略才能,他運用瓦解軍心的戰術,成功地擊潰了關羽之軍,並最終俘虜了關羽,從而使東吳在荊州之戰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 利。

  呂蒙佔領荊州後,立刻傳令軍中:“如有妄殺一人,妄取民間一物者,定按軍法。”並且城中各級官吏,原封不動留任。他又將關羽家屬 專門保護起來,優厚供養。呂蒙的軍令的確是嚴格無情的。他的一位同鄉士卒因為拿了百姓的箬笠蓋鎧甲,被抓獲,呂蒙說:“你雖是我同鄉,但我號令已出,你既 違反,當按軍法。”當即推下斬首,自此三軍震動,東吳兵士再也不敢騷擾百姓。過了幾天,呂蒙又傳下號令;凡隨關羽出征的將士之家,按月供給糧米,有患病 者,派醫治療。結果“軍屬”們對東吳感激涕零,個個安居不動。

  再說關羽,一路之上氣急敗壞,他先派了一個使者前去質問呂蒙的背信棄 義。關羽使者到後,呂蒙親自出城迎接,待以賓禮,並解釋說奉上差遣,不得自主。設宴款待後,送使者回館驛休息。這時隨徵將士的家屬紛紛來使者處打探,並讓 使者傳書傳盲,都說家門無恙,衣食不缺。使者回軍中後,將士們一聽說家中安好、呂蒙照顧周到,個個都很欣喜,全無戰心。

  在行軍的路 上,關羽軍中就有不士逃回荊州。及與東吳之軍交戰,呂蒙除了派幾路兵馬夾攻之外,又將城士的親屬都叫了出來,在山上喊話。四山之上,都是荊州士 兵,呼兄喚弟,覓子尋爺,喊聲不住。這樣一來,關羽軍心渙散,將士們都循聲而去,無心作戰。關羽喝止不住,軍隊不戰自潰。關羽遂奔麥城。

  小小麥城被圍,無有外援,關羽突圍不出,父子最終雙雙被擒。

  呂蒙擊潰關羽這一戰是“攻心戰”的一個典範。中國古代兵法歷來將“不戰而屈人之兵”視為軍事戰爭的最高境界。《孫子兵法·謀攻篇》指出:“百戰百勝,非 善之善者也。”孫臏也指出:“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以自己之威猛與敵人硬拼圖可取勝,但自己多少也得有犧牲;如果能以攻心為上,不費多少力氣而令敵人 自潰,這才能說是徹底的勝利。從兵力上看,呂蒙並不比關羽佔優勢,他的攻心戰直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呂蒙這一攻心戰,與楚漢相爭時的“四面楚歌”之計頗 為類似。

  :木門道張郃中計

  在諸葛亮五出祁山的時候,諸葛亮用裝神弄鬼之計割取了隴上的麥子,以充軍糧,又在滷城***今甘肅天水西南***伏擊了司馬懿,並大敗魏的西涼援兵。但是駐守 永安***今四川奉節***、負責供應大軍糧草的李嚴,卻因軍糧籌措不好,害怕諸葛亮怪罪,就假造了東吳要進攻蜀國的訊息,派人送給諸葛亮。諸葛亮得到報告後,很 是吃驚,為避免被東吳抄了大本營,他下令馬上撤軍回國。他先命駐守祁山大寨的兵馬退回西川,然後又令楊儀、馬忠領兵在劍閣***今四川劍閣北***和木門道***今甘 肅天水西南***兩處埋伏,約定炮聲為號,塞斷道路,兩下夾擊追兵,又令魏延、關興引兵斷後,又在滷城虛設旗號,然後大軍向木門道撤退。

  當巡哨兵把蜀軍撤退的情況報告給司馬懿時,司馬懿高興地說:“現在諸葛亮已經撤退,誰敢去追?”司馬懿手下大將張郃要求領兵追擊,但司馬懿卻說:“你性子 太急躁,不能讓你去。”張郃不服地說:“都督出兵之時,已命我為先鋒。現在正是殺敵立功之時,你卻又不用我了,我不知這是什麼原因?”司馬懿說:“蜀軍現 在撤退,一定會在險阻之處設下埋伏,只有十分仔細的人,才可以去追擊他們。”張郃又說:“這點我也曉得,請都督不必掛慮。”司馬懿只得說:“這是你自己要 去的,到時可不要追悔。”張郃奮然說:“大丈夫理當捨身報國,我雖萬死也不會悔恨。”司馬懿無法,只好說:“你既然堅持要去,那就帶領五千兵馬先行,再讓 魏平率二萬部隊押後,以防埋伏,我再率三千人在後面接應。”

  張郃領命之後,火速率兵追趕蜀兵。走到30餘里,忽然背後一聲大喊,樹林 中閃出一支人馬,為首大將乃是魏延,張郃一見大怒,引兵交鋒,戰不幾個回合,魏延就大敗而逃。張郃引兵又追,又行30餘里,並未遇到伏兵,張郃很得意,領 兵不停地趕來,哪知剛轉過山坡,迎面又遇到蜀將關興,雙方交戰不到十個回合,關興也大敗而退,張郃見之,隨後又追。追到一片密林中時,張郃擔心有兵埋伏, 就下令士兵四下哨探,哪知一個伏兵也沒有,就又放心追趕上來。沒想到此時魏延已抄在前面攔截,雙方又戰,沒有幾個回合,魏延又被打敗,張郃大怒,揮兵急 追,卻又被關興抄在前面,張郃一見,更加惱火,拍馬上前來戰關興,關興不敵,大敗而走。蜀軍還丟棄了許多衣甲輜重,魏兵一見,都下馬爭搶。就這樣,魏延和 關興輪番阻截,且退且戰,惹得張郃大怒,只是奮力追趕。

  到得傍晚時分,追到木門道口,魏延又撥回馬來,高聲大罵道:“張郃逆賊,我本 不與你相抗,你卻只顧趕來,現在我就和你決一死戰。”張郃聽了,心頭不禁火起,挺槍驟馬,直取魏延,魏延也揮刀來迎。打了十幾個回合,魏延又被打得大敗, 只得丟盔棄甲,帶領敗兵向木門道中逃去,張郃殺得性起,又見魏延大敗而逃,於是不加思考,就驟馬趕來。此時天色已晚,木門道中漆黑一片。正追之間,只聽一 聲炮響,西邊山上火光沖天,大石亂柴不斷滾落下來,塞斷了前面的山路。張郃大驚,心知中計,急忙後退,哪知後面的山道也被木石塞斷,只剩下中間一段空地, 兩邊都是峭壁,張郃被堵在中間,進退無路。忽然一聲梆子響,西邊山上萬箭齊發,張郃和手下100多個部將都被射死在木門道中,隨後趕來的魏軍也大敗而回。

  諸葛亮在此計中,充分抓住了兩點,一是充分利用地形,二是充分激怒驕縱敵人,使對手麻痺大意,輕兵冒進,脫離後續部隊,然後在有利的地形下伏擊敵人。 《孫子兵法·地形篇》稱:“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之道也。”地形是用兵的重要輔助條件,判斷敵情,掌握主動,考察地形險易,計 算道路遠近,這是高明的將領必須掌握的方法。懂得這些道理再去作戰,就必然會勝利,否則就會失敗。但最重要的還是人謀,因為地形是死的,人是活的,只有想 辦法誘敵鑽入圈套,才能最後取勝。

  :英雄所見略同

  關羽圍攻曹仁於樊城,因孫權掩襲其後,只好撤圍回兵抵禦。

  曹仁等人都說:“關羽現在必已憂心如焚、六神無主,追之當可生擒”。趙 儼說;“孫權見關羽兵圍樊城,便在其後方發起了進攻,想趁機大撈一把。看到關羽回兵子,便送信求降於我們,這是他害怕我們趁他們雙方交戰力疲時發起攻擊, 一起被滅。孫權隨著形勢的變化,便會相應改變決策,從中謀利。我們就應該針鋒相對,你想得好處,我們就是不讓你得。你想消滅關羽,吞併荊州,我們就是不去 相助。關羽現在雖然孤危了,我們還是應該留下他來,使之與孫權作對。如果我們深入追去的話,事情就會完全掉轉過來。我們一旦打敗了關羽,此地的均勢便會被 打破,孫權害怕關羽滅亡後我們進而進攻他的東吳,因而必會反過來與關羽謀和,共同對付我們。所以,我們還是不追為妙。我想,曹公對這件事的考慮,肯定會與 我的考慮一樣。”

  果然,曹操聽說關羽退兵了,怕諸將前去追擊,引起魏、蜀、吳三國形勢的劇變,立刻急信命令曹仁不要追擊,與趙儼的所慮完全相同。真是英雄所見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