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畫最早起源於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程序加快,古老的東方文化遭受現代化浪潮的猛烈衝擊,年畫已經風光不再,但其藝術價值仍然是其他繪畫不可企及的。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古代年畫的起源,一起來看看吧!

  年畫的起源

  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最早起源於古代的“門神畫”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於新年時張帖,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傳統民間年畫多用木板水印製作。主要產地有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和山東濰坊等,上海有“月份牌”年畫,其他還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舊年畫因畫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稱謂。整張大的叫“宮尖”,一紙三開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細緻的叫“畫宮尖”、“畫三才”。顏色上用金粉描畫的叫“金宮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產品叫“青版”,七、八 月以後的產品叫“秋版”。

  傳統年畫以木刻水印為主,追求拙樸的風格與熱鬧的氣氛,因而畫的線條單純、色彩鮮明。內容有花鳥、胖孩、金雞、春牛、神話傳說與歷史故事等,表達人們祈望豐收的心情和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與鄉土氣息。

  中國著名的四大“年畫之鄉”是:綿竹年畫,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這些地方所生產的年畫深受城鄉人民喜愛。

  各地對年畫的稱謂南轅北轍,北京叫“畫片”、“衛畫”,蘇州叫“畫張”,浙江叫“花紙”,福建叫“神符”,四川叫“斗方”…不一而足。今天,各地對年畫逐漸約定俗成地簡稱為“年畫”。

  年畫是中華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種民間工藝品,是一種承載著人民大眾對未來美好憧憬的民間藝術表現形式。歷史上,民間對年畫有著多種稱呼:宋朝叫“紙畫”,明朝叫“畫貼”,清朝叫“畫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間,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寫到:“掃舍之後,便貼年畫,稚子之戲耳。”年畫由此定名。

  年畫畫面線條單純、色彩鮮明、氣氛熱烈愉快,如春牛圖、歲朝圖、嘉穗圖、戲嬰圖、閤家歡、看花燈,胖娃娃等,並有以神仙、歷史故事、戲劇人物作題材的。頗多作為門畫張貼之用,夾雜著“神祇護宅”的觀念,如“神荼鬱壘”、“天官”、“秦瓊敬德”等,體裁***或形式***有門畫***獨幅和對開***四屏條和橫豎的單開獨幅等。宋代已有關於年畫的記載,目前見到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畫是南宋刻印的《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清代中期,尤見盛行。建國後,年畫在傳統的基絀上推陳出新,豐富多彩,更為人民群眾所喜愛。

  年畫藝術,是中國民間藝術的先河,同時也是中國社會的歷史、生活、信仰和風俗的反映。每逢過農曆新年時買兩張年畫貼在大門上,差不多每家都是如此,由大門到廳房,都貼滿了各種花花綠綠、象徵吉祥富貴的年畫,新春之所以充滿歡樂熱鬧的氣氛,年畫在這裡面起著一定的作用。大抵比較富厚人家,在廳房總喜歡懸掛老壽星、紫微星、福、祿、壽等。至與梅蘭竹菊等花鳥圖,自然亦在歡迎之列。

  千百年來,年畫不僅是年節一種五彩繽紛的點綴,還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審美傳播、信仰傳承的載體與工具;也是一種看圖識字式的大眾讀物;對於那類時事題材的年畫,還是一種百性喜聞樂見的媒體。這種內容夠得上百科全書式的民間藝術,包蘊著一個完整的中國民間的精神。

  年畫又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辭典,從中可以找到各個地域鮮明的文化個性。這些個性因素,不僅在題材內容裡,從各個年畫產地習慣的體裁、用色,線條及其不同的版味,也能一眼識別出來。由年畫可以認識全部的中國民間。

  年畫的文化內涵

  年畫的藝術風格與文化內涵的完美結合,表達了民眾的審美取向和文化祈求,是年畫根深葉茂、長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年畫作為民間的新年祝福,充滿了喜慶,因此,民間年畫大多采用大紅大黃等鮮豔火爆的色彩,注重情趣和造型的表現,人物生動可愛,富有活力。體現了民眾智慧,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年畫都蘊涵著各地獨特的藝術風格,形式變化多樣,內容廣泛,各類武將門神、灶爺、財神、觀音、八仙、壽星、戲曲人物、耕織農作、民間傳說、歷史故事、花卉動物、仕女、娃娃、風光景色等應有盡有。

  年畫不僅於歲末臘月大量出現在鄉村市集和城鎮街巷,就是在平時的喜慶節日、婚喪風俗中,仍可見到各種不同題材形式的年畫。在嫁女.聚親、生子彌月、入讀書、考試中舉、升官授職、拜師收徒、酬師謝神、養蠶獲利、捕魚豐收、出獵平安、搬家遷居、謝醫掛匾、祭天酬神等等民俗活動中,都有年畫藝術形式點綴其盛。所以,年畫藝術與民俗密切相關。

  民間年畫因風俗節日而興起,它寄託了人們對風調雨順、農事豐收、家宅安泰、人馬平安等祈福迎財、驅災避邪的願望。很多年畫作品在反映社會變革或人們衣食住行等活動中,有意無意地表現出了時代風尚、社會習俗,給研究者留下了大量可貴的形象資料。年畫中的服飾裝束,是研究服裝變化的真實可靠的資料;年畫中的農耕,畫面中的農耕工具則是研究農業工具歷史演變的重要資料;年畫中有的反映結婚場面,在畫圖中,案上放弓箭糧鬥、瓶爐花果等物,真實展現了中國古代民間的社會生活習俗和器物。

  民間年畫來自民間,被賦予了懲惡揚善、尊崇忠良、讚美勇武的主題,在為底層民眾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也起到了激勵奮發的作用。

  年畫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種存在並得以不斷的發展,是因為它的觀眾之多、社會需求量之大、內容之豐富、形式之多樣是其他任何畫種所無法比擬的。年畫的表現形式和造型手法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及審美價值。它的藝術特色的形成是建立在社會的倫理道德、文化教養、民俗生活基礎之上的,真實地反映著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形態、政治事件、生活情趣。

1.古代年畫圖片

2.古代年畫娃娃圖片

3.民國時期年畫

4.中國民間年畫閱讀理解附答案 中國民間年畫閱讀答案

5.年畫種類由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