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傳統美德的故事

  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可謂博大精深,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金藏剖心

  金藏剖心

  金藏工籍。赤膽忠誠。皇嗣不反。剖心以明。

  【原文】

  唐安金藏、在太常工籍。睿宗為皇嗣。有誣其異謀者。詔來俊臣問狀。金藏呼曰。請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引刀刺腹。腸出而僕。武后輿至禁中醫治。閱夕而蘇。後嘆曰。吾有子不能自明。不如汝忠也。即詔停獄。

  許止淨曰。按本傳。金藏母喪。廬墓側。躬造石墳石塔。晝夜不息。原上舊無水。忽湧泉自出。有李、盛冬開花。犬鹿相狎。盧懷慎上聞。敕旌其閭。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信然。

  【白話解釋】

  唐朝有一個姓安的。名叫金藏。是在太常寺樂工籍裡的人。這時候、唐高宗皇帝的兒子。名叫李旦。後來就是做睿宗皇帝的。有人誣告他有謀反的計劃。武后就下詔。叫來俊臣去審問他。安金藏就大喊著說。我可以剖開心來。表明皇子是沒有謀反的意思。說完了話。就拿了一把刀。刺進了自己的肚子。肚裡的腸子都流落出來。身子也跟著倒了下去。武后就叫轎子把安金藏抬到皇宮裡去醫治。過了一個夜。才漸漸的甦醒了過來。武后嘆了口氣說道。吾有了兒子。自己不能夠明白。及不來你的忠心耿耿呵。就下詔叫把這件事的獄停止了。

  :元方舉知

  元方舉知

  元方免官。薦書覆上。舉其所知。不問仇黨。

  【原文】

  唐陸元方、擢天官侍郎。或言其薦引皆親黨。武后怒。免官。令白衣領職。元方薦人如初。後讓之。對曰。舉臣所知。不暇問仇黨。後知無他。復拜鸞臺侍郎。臨終。取奏稿焚之。曰、吾陰德在人。後當有興者。卒如其言。

  許止淨曰。元方忠心報國。毫無城府。故雖殘忍如武后。亦能以誠感之。至自信後代必興。與於公同為美談。蓋天道本去人不遠。非信子孫當興之難。唯自信陰德在人之難耳。

  【白話解釋】

  唐朝的陸元方。升到了天官侍郎。有人說他所舉薦引進上去的人。都是他的親戚鄉黨。這時候、唐高宗的皇后武則天正做著女皇帝。就大大的生氣。把陸元方革去了官職。叫他用白衣人的身分。管理職務。可是陸元方仍舊和從前一樣的薦人。武后就著實的責問他。陸元方對答道。我是舉薦我所曉得的人。不去問他是我的仇人。或者是我的親近人。武后知道他是沒有什麼的。就再用他做了個鸞臺侍郎的官。他到了臨死的時候。先把從前做的奏章草稿。一概拿火來燒掉了。說道。我積下了陰德在人間。我的後代。將來一定有大興旺起來的。後來果然應了他的話。

  :敬德瘢痍

  敬德瘢痍

  敬德忠主。贈金固辭。人言其反。解衣示痍。

  【原文】

  唐尉遲恭、字敬德。事秦王時。隱太子以書招之。贈金皿一車。固辭。秦王稱其心如山嶽。非金所能移。後謂恭曰。人言卿反。何也。對曰。臣從陛下百戰定天下。何反為。遂解衣投地。出示瘢痍。上流涕撫之。

  鄂國公之忠至矣。觀其辭金器之言曰。秦王賜再生之恩。唯當殺身以報。於殿下無功。不敢當重賜。若懷二心。徇利忘忠。殿下亦何所用之。此書情詞悱惻。忠言宛轉。可謂萬古千秋法。

  【白話解釋】

  唐朝時候。有一個著名的大將。雙姓尉遲。單名叫一個恭字。表字就叫敬德。當初他在秦王名叫李世民的部下時候。隱太子寫了一個信去叫他。並且送了他一車的金器。尉遲恭很堅決地辭謝了不受。秦王稱讚他的心。好像山嶽一樣。不是金子可以移得動的。後來秦王做了皇帝。就是唐太宗。有人在太宗皇帝面前。說尉遲恭的壞話。太宗就對尉遲恭說。別人家說你反了。這是為了什麼呢。尉遲恭回答道。我跟了皇上、經過了幾百次的戰爭。才打定了天下。又為什麼要反呢。就把衣服解去了。拋在地上。把戰爭受傷的疤疤瘢瘢的痕跡。指給太宗皇帝看。太宗流著眼淚。替他撫了傷痕。著實安慰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