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麗水三寶的導遊詞

  浙江綠谷,秀山麗水,麗水是一座美麗的旅遊城市。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到浙江麗水遊玩的遊客有增無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歡迎參考!

  1

  麗水,地處浙江西南面,早在4000多年前這裡就留下了人類活動的足跡,龍泉青瓷、寶劍和青田石雕等傳統工藝品伴著遠古的氣息譽滿天下。龍泉青瓷、龍泉寶劍、青田石雕合稱"麗水三寶"。

  走進麗水市白雲森林公園,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帶著些許的花草芬芳。公園***處幾幢明清仿古建築佇立在叢山綠樹中,這就是麗水三寶展示廳,將集中展示龍泉青瓷、寶劍和青田石雕精品的場所。龍泉寶劍、龍泉青瓷、青田石雕都是歷史非常悠久,龍泉青瓷燒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晉代,龍泉寶劍則有2000多年的生產歷史,而青田石雕生產歷史也有1700多年。然而這些文化瑰寶曾一度處於無人問津、瀕臨失傳的狀態。

  解放後,龍泉寶劍、龍泉青瓷、青田石雕相繼得到發展,併成為"麗水三寶",成為麗水文化的一個代名詞。麗水三寶還經常被當作國禮,享譽海內外。比如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的時候,五百隻中國的青田石雕小象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客人。青田石雕並不是第一次享受這樣的榮耀,從印尼總統蘇加諾、日本首相田中到朝鮮的金日成主席,青田石雕都曾榮幸的擔當了中國藝術的代表,人民友誼的使者。

  近幾年來,麗水市委市政府努力扶持麗水三寶行業,並積極推薦"麗水三寶"。在義烏的文化產品交易博覽會,麗水三寶與世界文化產業接軌;在杭州舉行的麗水文化精品展上,麗水三寶驚豔了整個杭城;麗水三寶借力上海世博會,讓傳統的"麗水三寶"亮相"世界之窗",推向全世界。作為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蘊含著中華文化精神的傳統工藝,麗水三寶將得到永久的保留和傳承。

  2

  麗水市三寶博物館,坐落於麗水市白雲山森林公園出口處,文化底蘊深厚,庭院式的生態環境優美,隸屬麗水市委市政府對外接待視窗之一,由麗水市三寶收藏鑑賞協會創辦,從事“麗水三寶”文化傳播,藏品展覽陳列,旅遊觀光,休閒品茗,文化禮品交流的場館。

  我們都知道麗水有三寶:寶劍、青瓷、石刻。這個博物館就是展示此三寶的博物館。第一樓下面是玉石石刻和青瓷展示,都可以買賣,有價格標識。青瓷做成很多日常可以佩戴的項鍊、手鍊、掛飾等。還有喝茶的器具等。玉石非常讓人驚歎,不同顏色刻成不同素材。第2樓樓下是大型寶劍。寶劍也很有看頭,有的注重鑄造過程,有的注重雕刻鑲嵌。樓上是青瓷作品。第3樓樓下是大型石刻,都是青田籍的藝術家的藏品,每件都讓我讚歎。很多都是得獎作品,歎為觀止。特別有一套108將,運用不同石頭,不同顏色,新奇的刻工。還有很多馬的馬鬃,人的鬍子都栩栩如生。博物館的房子也很有特色,古色古香。

  3

  麗水市三寶館,坐落於麗水市白雲山森林公園出口處,隸屬麗水三寶收藏鑑賞協會下屬機構,經營三寶工藝品銷售、三寶收藏品陳列展示,茶館經營等服務.我們都知道麗水有三寶:寶劍、青瓷、石刻。

  龍泉寶劍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龍泉發現了古代鑄劍大師歐冶子的兩把越王劍,雖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但仍然光彩奪目,鋒利無比,毫無鏽蝕。

  龍泉寶劍的傳統鑄造方式,全部由手工完成,從原料到成品,要經過鍛、鏟、銼、刻、淬、磨等28道主要工序。其中鍛打是劍師們必須熟諳的基本功,流傳著"進門先敲三年鐵"的說法,這個階段的鐵匠、劍師同為一家。象這道工序是磨劍,從粗磨到細磨,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

  龍泉寶劍以鋒刃銳利、寒光逼人、剛柔並濟、紋飾精緻四大特色而著稱,人們常說,寶劍出鞘必要傷人,這顯然是誇張之詞。可是龍泉寶劍冷不防從劍鞘中霍然抽出的寒光,令人不寒而慄。只有在一種叫"亮石"的磨石上,磨製出來的寶劍,才能閃爍道道寒光。正是這種神奇的寒光,才能吸引人們的注目。

  龍泉青瓷

  2007年12月27日,"南海一號"古沉船整體打撈出水。在沉睡了800多年的古船裡,珍藏了大量出自龍泉古窯的青瓷器。

  古代制瓷工匠龍泉燒製青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晉代。到北宋時,龍泉青瓷生產已經初具規模,宋元之際,進入鼎盛時期,形成了中國著名的龍泉窯系,為宋代全國最大的瓷業中心。龍泉青瓷有哥窯和弟窯之分,哥窯的特點,是黑胎厚釉,瓷器釉面佈滿裂紋,呈現金絲鐵線,瓷口鐵柱的特徵。弟窯的特點,是白胎厚釉,瓷器的外形特徵是光潔不開片。

  龍泉青瓷既感動了中國,也震驚了世界。在國外它的美名叫"雪拉筒"。從宋代起,龍泉青瓷就通過一條海上的陶瓷之路,遠銷到亞非歐三大洲,這是法國巴黎的一家博物館,它以收藏中國瓷器聞名與世,在這個博物館裡,我們看到它收藏了一萬兩千多件中國瓷器,幾乎涉及了中國瓷器史的整個體系,這些藏品中有許多是龍泉青瓷。在今天的世界各大博物館,只要收藏瓷器,幾乎都會有龍泉青瓷。

  青田石雕

  公元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在這一次改變了世界格局並給國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訪問中,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細節,五百隻中國的青田石雕小象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客人。大洋彼岸的客人對青田石雕並不陌生。三百年前,一批來自東方古國的人們,正是用這些奇妙的石頭敲開了歐洲和美洲的大門。青田石雕並不是第一次享受這樣的榮耀,從印尼總統蘇加諾、日本首相田中到朝鮮的金日成主席,青田石雕都曾榮幸的擔當了中國藝術的代表,人民友誼的使者。

  在一千五百多年的青田石開採歷史中,青田人把這一座封門山看作是心中的聖山。這裡出產了青田最名貴的石料,封門青、燈光凍、藍星、黃金窯,材質美與外觀美的相互交融,完美結合,點燃了文人雅士創作收藏的慾望,傾倒了古今中外數不勝數的石謎、石痴。 最早發現青田石的與眾不同並使它脫穎而出的是古代的文人雅士,第一個用青田石制印的是明代的篆刻藝術開山鼻祖文彭,宣告了沿襲二十多個世紀的銅印時代的壽終正寢。

  到了清代,青田石從眾多名石中脫穎而出,廣受宮廷內外和朝野上下的喜愛。公元1790年,正逢乾隆八十壽節,當時的浙江巡撫投其所好,用上好的青田燈光凍石趕製了六十枚形態各異的寶典福書印章,作為壽禮獻給乾隆。乾隆看後,龍心大悅。這一套寶典福書印章,至今仍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

  近代青田石以其卓越的品質,漸漸托起了以杭州為中心的國際級的印學社團--西泠印社。青田石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大雅之堂,融入到博大精深的東方文化之中。

  對許多名人雅士來說,青田石既可尋筆墨情趣,亦可以託物言志。隨著時代的變幻更替,歲月的潮漲潮落,它們和這大自然的精靈,兩情相悅,結為了知音,成為了知己。在倪東方大師的書齋裡,有這麼一塊名揚天下的奇石,看上去就像一位身姿曼妙的女子,披著薄紗在小睡,給人以美妙的觀感和聯想,實際上這是一塊原石,倪大師只是對它拋光去痕,大器晚成的倪大師,出身在石雕世家,30歲開始石雕創作,50歲才開始真正步入藝術殿堂。五十年來,勤奮過人的他留下了數以千計的石雕藝術品。今天年已八十的大師,雖然名滿天下,但依然每天孜孜不倦,刀耕不已。正是歷代藝人的不懈探求,勇於實踐,青田石雕逐漸形成了精細入微,繁簡有致,造型逼真的風格和特色。彙集了中國四大雕法於一身的牛克思的作品,成為人們爭相收藏的藝術品。

“的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