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貨幣性專案貨幣性專案的分析

  貨幣性專案是指企業持有的貨幣資金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的金額收取的資產或者償付的負債。那麼你對貨幣性專案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貨幣性專案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貨幣性專案的分類

  貨幣性專案可以分成貨幣性資產與貨幣性負債兩大類。貨幣性資產是企業擁有的貨幣以及其他具有固定金額的債權,有貨幣性流動資產和貨幣性非流動資產兩類。貨幣性流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等;貨幣性非流動資產包括長期應收款等。貨幣性負債是將來必須支付固定金額貨幣的債務,也有貨幣性流動負債和貨幣性非流動負債兩類。貨幣性流動負債包括應付賬款、應付工資、應付所得稅等;貨幣性長期負債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等。

  貨幣性專案的分析

  區分貨幣性專案與非貨幣性專案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確定貨幣性專案上所發生的購買力變動,計算貨幣購買力損益。在物價變動的情況下,企業持有貨幣購買力損益。在物價變動的情況下,企業持有貨幣性資產和貨幣性負債會產生購買力損益。而且持有貨幣性資產和貨幣性負債會產生購買力損益恰好相反。當物價上漲時,由於購買力下降,持有貨幣性資產會蒙受購買力損失,而持有貨幣性負債會獲得購買力利益。反之,當物價下跌時,由於貨幣購買力上升,持有貨幣性資產會獲得購買力利益,而持有貨幣性負債會蒙受購買力損益。

  有時候,貨幣性專案與非貨幣性專案的劃分,也要視為具體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如預付貨款,如果合同訂明供貨方提供固定數額而不是固定金額的商品,就不會受貨幣購買力變動的影響,應屬於非貨幣性專案。如合同訂明供貨方提供固定金額而不是固定數額的商品,這些商品的數量隨物價的變動而變化,預付貨款就會受到購買力變動的影響,這時它就屬於貨幣性專案。同樣,預收貨款也要根據供需雙方合同的規定作出判斷。

  貨幣性專案在按照一般物價水準重編會計報表時,需要計算貨幣購買力損益。

  貨幣的型別

  實物貨幣

  是指作為非貨幣用途的價值和作為貨幣用途的價值相等的實物商品。能充當實物貨幣的商品具有以下特徵:① 普通接受性;②價值穩定;③價值均值可分性;④輕便和易攜帶性。很顯然,一般金屬都具備這些特徵,因此,在實物貨幣的型別中,金屬貨幣最具代表性。

  代用貨幣

  一般是指紙製的憑以換取實物的金屬貨幣或金屬條塊,其本身價值就是所替代貨幣的價值。代用貨幣較實物貨幣的優越性主要有:①印刷紙幣的成本較之鑄造金屬要低;② 避免了金屬貨幣在流通中的磨損,甚至有意的磨削,可以節約貴金屬貨幣;②克服了運送貨幣的成本與風險。當然代用貨幣也有一些缺點,比如易損壞、易偽造等。

  信用貨幣

  信用貨幣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由於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許多國家被迫脫離金本位和銀本位,所發行的紙幣不再能兌換金屬貨幣,信用貨幣應運而生。

  信用貨幣作為一般的交換媒介需要有兩個條件:一是人們對此貨幣的信心;二是貨幣發行的立法保障。二者缺一不可。信用貨幣又可分為以下幾種形態:①輔幣。其功能是擔任小額或零星交易中的媒介手段,多以賤金屬製造。②現金或紙幣。主要功能也是擔任人們日常生活用品的購買手段,一般為具有流通手段的紙幣,其發行權為政府或者金融機構專有。③銀行存款。又稱債務貨幣,存款人可藉助支票或其他支付指示,將本人的存款交付他人,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

  電子貨幣

  電子貨幣通常是指利用電腦或貯值卡所進行的金融活動。持有這種貯值卡就像持有現金一樣,每次消費可以從卡片的存款金額中扣除。電子貨幣在方便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如何防範電子貨幣被盜,如何對個人資信情況進行保密等。因此,電子貨幣的全面應用尚需一段科技進步和其他保障措施完善的過程。

  紙幣

  紙幣作為現行的貨幣,執行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等職能。在現行貨幣制度即紙幣本位制下,紙幣的這些職能,是從它取代黃金的流通手段職能開始,然後逐步發展起來的。

貨幣性專案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