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名勝古蹟

  承德歷史悠久,是紅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在此修建行宮“避暑山莊”。今天小編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些,歡迎大家閱讀!

  一

  熱河都統署

  在承德市東省府街。初建時是清熱河總管衙門,乾隆三年***1738年***改總管為副都統,嘉慶十五年***1810年***升為都統,皆署其處。熱河都統轄承得府及內蒙古昭烏達、卓索圖二盟。1914年設立的熱河特別行政區、1928年改置的熱河省,其政府仍在此地。今署內建築基本儲存完好。

  熱河城隍廟

  在承德市西大街文廟西路北。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正殿乾隆帝御題額曰“福廕財疆”。廟內有乾隆御製《熱河初建城隍廟拈香瞻禮八韻》有序石碑,詳載城隍廟營建始末。

  熱河文廟

  在承德市西大街城隍廟東。建於清乾隆四十一年至四十四年***1776-1779***。落成時,乾隆帝親往祭奠。佔地2.89萬平方米,規模巨集大,僅次於曲阜孔廟。今僅存部分建築。

  避暑山莊*#

  在承德市區北部。又稱承德離宮,或稱熱河行宮。群山環抱,地勢高峻,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峻工,建築物達110餘處,總面積564萬平方米,蜿蜒起伏的宮牆長達10公里,是我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背山面湖,山巒起伏,宮殿亭榭掩映,風光旖旎,巧奪天工。避暑山莊分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康熙以四字題名的三十六景和乾隆以三字題名的三十六景散佈其中,各景隨四時變化,取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觀命名,集中我國南北方建築佈局的特點,綜合我國各地建築藝術的風格。使山莊成為我國各地勝蹟的縮影。與山莊東面的北面巍峨雄偉、具有民族特色的外八廟一起構成遼闊的文物風景區。

  麗正門

  避暑山莊正門。為“乾隆三十六景”第一景。中門上方有乾隆題額“麗正門”三字,取《易經》“日月麗乎於天”之意,用漢、滿、蒙、藏、維五種文字刻成,它和門內上方乾隆題詩“兩字新題標麗正,車書恆此會遐方”,象徵為國內各民族團結,國家強盛、統一。

  澹泊敬誠

  在麗正門北,是避暑山莊正殿。殿內懸康熙御筆“澹泊敬誠”匾額。面積583平方米,殿內楠木濃香撲鼻。清帝每年萬壽節和舉行慶祝大典時,均在此接見國內各民族首領、王公大臣和外國使節。

  二

  四知書屋

  在避暑山莊澹泊敬誠殿後。是一座5間大殿,康熙帝曾題名“依清曠”,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又增題“四知書屋”。四知取《周易·繫辭》“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之意。這裡是清帝召見朝臣及各族王公,處理軍國要務及舉行大典前後更衣休息之處。

  煙波致爽

  在避暑山莊正殿澹泊敬誠殿之後。為清帝的寢宮。康熙帝謂此“四周秀麗,十里平湖,致有爽氣”,殿因此得名。正殿東西兩側各有一小跨院。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咸豐帝攜東、西宮等后妃出北京至熱河避難,即居於此殿。嘉慶和咸豐帝病逝於此。

  雲山勝地

  在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後。是“康熙三十六景”第八景。樓上西間原為佛堂蓮花室,內供青玉觀音一尊,每當中秋月,后妃於此祭月祈福。

  松鶴齋

  在避暑山莊正殿東側。清聖憲皇太后***乾隆母***和嬪妃居此。乾隆帝取松鶴益壽延年之意題名,為“乾隆三十六景”第三景。綏成殿乃嘉慶帝為皇子時讀書起居之所,道光十二年***1832年***以後,在此供奉清朝歷代皇帝之神位。樂壽堂是聖憲皇太后居拄的寢宮,嘉慶帝晚年亦常居於此。

  萬壑松風

  在避暑山莊松鶴齋之北。是宮殿區最早的一組建築。這組建築是康熙帝批閱奏章、召見百官和眺望湖光山色之地,為“康熙三十六景”第六景。萬壑松風為正殿,風景極佳。乾隆帝髫齡常在此聆聽祖訓,即位後改名紀恩堂,並作《御製避暑山莊紀恩堂記》一文紀念乃祖。殿後為鑑始齋,系乾隆幼年在山莊讀書之所。

  卷阿勝境

  在避暑山莊東宮的最北部。原為乾隆帝奉母進膳處;也是清帝在澹泊敬誠殿舉行慶典後,賜各族王公小宴茶點之所。

  水心榭

  在避暑山莊東宮之北。御筆題額,為“乾隆三十六景”第八景。榭東原有仿蘇州獅子林建的文園獅子林,內有十六景,玲瓏秀麗,是山莊園中之園。

  芝徑雲堤

  在避暑山莊萬壑松風之北。是“康熙三十六景”第二景。仿杭州西湖蘇堤形式而築。堤穿湖而行,為湖區主要風景觀賞路線。堤岸垂柳成蔭,平沙如雪,湖光波影,勝趣天成。

  月色江聲

  在避暑山莊水心榭之北。為一橢圓形島嶼。門殿北為靜寄山房,是清帝讀書處。房後瑩心堂,亦為清帝書齋。“月色江聲”取意於蘇軾前後《赤壁賦》,每當月上東山,滿湖清光,萬籟俱寂,只有湖水微波拍岸。

  冷香亭

  在避暑山莊月色江聲島上。山頂乾隆題額為“冷香亭”,取意于山莊內荷花深秋未謝而與晚菊寒梅同韻,為“乾隆三十六景”第十二景。

  三

  無暑清涼

  避暑山莊如意洲之北門殿。四面皆水,景色雋美,夏日涼爽清幽,康熙帝因題此名,並列為“康熙三十六景”第三景。康熙五十年***1711年***前,因正宮尚未建成,帝多在如意洲處理國事,接見百官。

  觀蓮所

  在避暑山莊如意洲南端。為“乾隆三十六景”第十四景。乾隆、嘉慶諸帝和后妃常於此賞荷納涼。

  金蓮映日

  在避暑山莊如意洲、觀蓮所之北。為“康熙三十六景”第二十四景。原有康熙題“金蓮映日”匾額。

  水芳巖秀

  在避暑山莊如意洲。為“康熙三十六景”第五景。

  滄浪嶼

  在避暑山莊如意洲樂壽堂西北。為“乾隆三十六景”第十七景。北簷原有康熙“滄浪嶼”題額。

  一片雲

  在避暑山莊如意洲樂壽堂之東。為“乾隆三十六景”第十八景。殿後有樓,乾隆額曰“一片雲”樓北原有戲樓一座,帝后及王公大臣觀劇於此。

  煙雨樓

  在避暑山莊如意洲之北的青蓮島上。清乾隆帝南巡,見浙江嘉興南湖***鴛鴦湖***之煙雨樓景色秀麗,遂摹其圖,並於山莊內按圖興建。二層中間懸乾隆御書“煙雨樓”匾額。

  金山

  在避暑山莊澄湖東側。包括“康熙三十六景”第十八景的“天宇鹹暢”和第三十二景的“鏡水雲岑”兩組建築。康熙帝南巡,欣賞江蘇鎮江金山景物,因於山莊內仿造此景。

  鶯囀喬木

  在避暑山莊澄湖北岸。為“康熙三十六景”第二十二景。系八角捲棚式敞亭。是聆聽林中鶯聲鳥語所設的一處苑景。

  水流雲在

  在避暑山莊澄湖北岸。為“康熙三十六景”最後一景。

  濠濮間想

  在避暑山莊澄湖北岸。為“康熙三十六景”第十七景。原亭內設御座和康熙、乾隆兩帝的詩詞。

  萬樹園

  在避暑山莊平原區東北部。北倚山麓,南臨澄湖,佔地870畝。有乾隆帝御書“萬樹園”碣,為“乾隆三十六景”第二十景。園內不施土木,按蒙古民族的風俗設蒙古包數座,乾隆帝曾在此接見杜爾伯特蒙古首領三車凌、土爾扈特蒙古首領渥巴錫及西藏藏活佛班禪六世等。還在此接見過英國特使馬戈爾尼以及緬甸、越南、朝鮮、寮國等國使節,並宴表聽樂等,有《萬樹園賜宴圖》等畫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