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隸書書法軟筆字

  學習隸書,可以從三方面入手。第一是避免用楷法入隸,第二是注意隸書的特徵性筆畫和結構,最後一方面是抓住幾種漢碑的主要特點來學。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學習隸書的方法

  學習隸書,可以從三方面入手。第一是避免用楷法入隸,第二是注意隸書的特徵性筆畫和結構,最後一方面是抓住幾種漢碑的主要特點來學。

  一、避免用楷法入隸。學過楷書再來學隸書,往往有種習慣,那就是自覺不自覺地用楷書的筆法來寫隸書。如:橫畫寫成左低右高,豎畫的垂露和懸針明顯,橫折有斜角和脫肩現象,字形呈方形。而隸書橫畫特別是平畫要求平直,豎畫最後自然回收,橫折分兩筆寫成,成內折或外折,字形多呈扁方。所以一開始,就應認真讀帖,進行比較,抓住以上這些與楷書不同的特點反覆練習,糾正習慣寫法,才不至於使寫出的字既不象楷也不象隸。

  二、寫好隸書的特徵性筆畫和結構。隸書有其明顯特徵,如波畫是代表隸書特徵的筆畫,也是隸書中作為調節結字取勢的關健一筆,呈蠶頭雁尾狀,一波三折,最具魅力。撇畫也是隸書特徵性筆畫,收筆時筆鋒輕頓後自然向上提筆。捺畫與波畫相似,只是捺腳向右下方或稍向上蹺起。鉤畫則與撇法相似,寫好豎畫後向左彎再自然上提回收。以上這幾筆往往是一個字的主筆,最能體現隸書的特點,最具典型,所以寫好這幾筆是關健。在結構上,由於筆勢左捺右波的趨向,促使字形趨向扁方,筆勢和結構的互相制約,使隸書表現出橫向舒展,縱向緊湊,形成獨特的用筆和結體方法。如《曹全碑》主筆象長栱,捺畫、勾畫在筆法上極其舒展,由於筆勢向兩側伸展,字形扁平,有一洩千里之勢。所以字與字之間的距離大於行與行之間的距離,形成隸書特有的風格,掌握以上特徵,就基本上可以寫出隸書的韻味來了。

  三、抓住幾種漢碑的主要特點來學。漢代佳作如林,其中最著名的《曹全碑》、《乙瑛碑》、《張遷碑》、《禮器碑》、《石門頌》等幾個漢隸碑刻,它們的風格有別,各有特點。學時要重點突破,抓住特徵:如秀潤園融、氣清神逸,筆畫的起、收、轉、折大多以園為主,藏鋒欽鍔,園潤含蓄的《曹全碑》;平穩端莊、厚重雄偉、用筆方園兼備的《乙瑛碑》;方峻沉雄、端嚴朴茂、渾厚古樸、以方筆為主、方起方收的《張遷碑》;還有瘦勁開張、粗細對比強烈、豎橫挺直、梭角分明的《禮器碑》;奇異縱姿、方園結合、用筆隨意、偏重篆勢、有稍粗的波畫、轉折處又呈隸書方折、減少雁尾常用的輕按起挑的《石門頌》等。在瞭解這些主要特點的基礎上,選擇其中比較典型的、優美的常用字進行橫向對比,反覆練習,有助於掌握其幾種筆法的特點,儘快提高學習隸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