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茶一味書法作品圖片

  禪是一種境界。講求的“禪茶一味”,“禪”是心悟,“茶”是物質的靈芽,“一味”就是心與茶、心與心的相通。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欣賞

  1

  2

  3

  4

  5

  禪茶一味

  禪是一種境界。講求的“禪茶一味”,“禪”是心悟,“茶”是物質的靈芽,“一味”就是心與茶、心與心的相通。中國禪茶文化精神概括為“正、清、和、雅”。“茶禪一味”的禪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史上的一種獨特現象,也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茶與禪本是兩種文化,在其各自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發生接觸並逐漸相互滲入、相互影響,最終融合成一種新的文化形式,即禪茶文化。

  世間一切情緣,皆有定數。有情者未必有緣,有緣者未必有情。隨緣即安,方可悟道。茶水洗心,心如明鏡,一個人只要看清楚自己,即可辨別無常世界。意亂情迷時,大可不必慌亂。靜心坐禪,明天會如約而至。春花依舊那樣美,秋月還是那麼圓。

  然而要真正理解禪茶一味,全靠自己去體會。這種體會可以通過茶事實踐去感受,也可以通過對茶詩、茶聯的品位去參悟。下面的四幅對聯與四首茶詩很有趣,對理解“禪茶一味”的意境有一定幫助。

  茶道與禪宗,殊途同歸,而又相輔相成。茶於佛教的最初關係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山坡認為禪和茶在佛教當中,在生活當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喝茶講禪,茶道又與禪相結合,所謂禪茶一味,就是要通過茶去領悟禪的定義,而高古的茶境又要通過禪境去體現。

  禪茶精神

  禪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這一種精神決定了禪茶文化具有一種不同於哲學和倫理學的社會化育功能。禪茶文化離不開人文關懷,離不開人生日用,離不開禪的關照與感悟,離不開茶的精清、淡潔、滌煩、致和修養功夫。從這個角度來看,將禪茶文化的功能定位在“感恩、包容、分享、結緣”這八個字上,最為恰當;既理事圓融,又雅俗同歸,具有在人生日用事中普遍落實和操作的現實意義。

  感恩

  用感恩的心態喝這杯茶,這杯茶就不僅僅是一碗茶湯,而在其中充滿人文精神,充滿了天地萬物和諧相處、相互成就、共融共濟、同體不二的精神,化解戾氣,發揚正氣,成就和氣。

  包容

  用分享的心態來喝這杯茶,人間的恩恩怨怨都會像片片茶葉一樣,把芳香甘美溶化到潔淨的淡水中,變成有益於優化彼此身心氣質的醍醐甘露,人間的正氣和氣就會在把盞相敬中得到落實。

  分享

  用分享的心態來喝這杯茶,培養我們推己及人的仁愛胸懷,想到人間還有諸多苦痛,想到社會還有種種缺陷,每個人都有責任把愛奉獻給對方,少一點私慾,多一分公心;少一點冷漠,多一份愛。

  結緣

  用結緣的心態來喝這杯茶,以茶湯的至味,同所有人結茶緣,結善緣,結法緣,結佛緣,讓法的智慧,佛的慈悲,茶的香潔,善的和諧,淨化人生,祥和社會。

  禪茶一味,妙蘊人生

  曉月初掛,風清雲淡,獨坐古韻茶室中,一卷在手,清茶在杯,暗香湧動,如江南水蓮蕩起的層層漣漪,將一份如茶的淡然,一圈圈的瀰漫於心間。於是,一切喧囂悄然遠遁,一切煩擾消逝無蹤,只餘一顆心如水澄澈、空明輕靈、物我兩忘,怡然自得。

  茶,一片片吸日月之精華,含山川之神韻的青翠,融水之潤、木之萃、土之靈、金之性、火之光,有著一種平心靜氣、清曠自若的淡泊,永遠保持著一種與世無爭的境界;禪,冥思、純厚、枯寂、洞徹,解茶之曠達隨心,釋茶之圓融自在,金木水火土乃茶之五性,茶與禪乃至真至拙至天然……禪茶一味,可讓人淡靜,清心,沉思,寡淡少欲,心生清涼之意;讓人心境如禪茶,澄澈空明,平和寧然。

  “鷓鴣碗麵雲縈宇,兔褐甌心雪作泓,不待清風生兩腋,清風先向舌邊生。”古人品茶,築心齋一間,遠在浮世喧囂之外,有書千卷,茶一壺,靜品人間春秋。或閱讀,或沉思,淺斟啜飲,意在茶中,怡然忘我;或揮墨疾書,意興飛揚,一揮而就。之後,一盞茶,慢品細酌,回味無窮。

  品茗禪思,定心入慧。一品,可濾雜念,如雲出岫,如荷出水,潔淨而風雅。 二品,可清心,如月色琉璃,若平湖秋月,坦蕩而清澈。三品,可染靈性,如鳳凰涅槃,如破蛹蝶出,有曲徑通幽之感。

  茶可清心,淡淡的一絲香甜,柔柔的一縷清醇,暖暖的一份真情,能清自己心可得小成就,能清眾人心方成大圓滿。而那份幽香,那份清醇,那份淡雅,都在默默地品味之中,都在那“正,清,和,雅”的茶道中品悟人生的真諦。

  禪茶一味,妙蘊人生,淡泊寧靜,虛懷若谷。一壺茶,盛放的是一顆雲水禪心,是一種人生態度。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靈去悟。“茶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手執一杯香茗,茶韻生香,融入靈性,一道茶煙,輕輕一嗅,便疏通了靈秀之身心,隱逸而恬淡,清寧而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