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日本侵華歷史事件有哪些_人們對日本侵華歷史事件介紹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對當時的國民政府首都南京實施了慘絕人寰的屠殺計劃。這段歷史距離今天已經70多年了,留存在記憶深處的創痛,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人們對日本侵華歷史事件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日本侵華歷史事件一:南京大屠殺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展開全面侵略中國的大規模戰爭。同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及周邊地區展開淞滬會戰。戰役初期,日軍於上海久攻不下,但日軍進行戰役側翼機動,11月5日在杭州灣的全公亭、金山衛間登陸,中國軍隊陷入腹背受敵的形勢,戰局急轉直下;11月8日蔣中正下令全線撤退;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滬會戰結束。
1937年11月,國民革命軍在淞滬會戰中失利,上海被日本佔領後,日軍趁勢分三路急向南京進犯。中國方面就此開始準備在上海以西僅300餘公里的首都南京的保衛作戰,由於下達撤退命令過於倉促,後方國防工事交接發生失誤,隨著日軍轟炸機的大範圍轟炸,撤退演變為大潰敗,雖然錫澄線上的江陰保衛戰對阻擊日軍海軍逆江而上進犯內地有重要意義,但南部無錫的快速陷落使錫澄國防線基本沒有發揮作用,使北路日軍主力一路順利到達南京。中國將領唐生智力主死守南京,主動請纓指揮南京保衛戰,11月20日國民政府宣佈遷都重慶。
1937年11月9日,上海全部失陷。國民政府開始準備在上海以西僅300餘公里的首都南京的保衛作戰。12月1日,日軍攻佔江陰要塞,同日日軍下達進攻南京的作戰命令,南京保衛戰開始。
1937年12月2日,江陰防線失守中國海軍主力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在中日江陰海戰中被全數擊沉,作為南京國民政府唯一一道拱衛京畿的水上屏障失守。
從1937年8月到11月,中國軍隊在上海與日本上海派遣軍已經進行了近三個月慘烈而膠著的戰爭。戰事在日本第10軍從杭州灣登陸之後急轉直下,側後被襲的中國守軍全線撤退。在日軍的迅猛追擊下,中國軍隊的撤退變成了無比混亂的潰逃。中國統帥部此時深感事態嚴重,在17日和18日三次開會討論南京防禦的問題。中國最高統帥蔣介石期望保衛首都的作戰對納粹德國的外交調停有利,並且以為能夠等到蘇聯的軍事介入。出於內政和外交上的考慮,蔣介石最終採納了唐生智的建議,決定“短期固守”南京1至2個月,於11月26日任命唐***階級***為南京衛戍軍司令長官,負責南京保衛戰。副司令長則為羅卓英及劉興。
1937年11月20日,中國國民黨政府發表《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政府機關、學校紛紛遷往內地,很多市民也逃離了南京。1937年12月5日,國際委員會收到日本政府模稜兩可的回覆,隨即開始了安全區的工作。
日本侵華歷史事件二: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日本軍隊為了佔領中國,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自1937年6月起,駐豐臺的日軍連續舉行所謂的軍事演習。1937年7月7日深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居然擅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並謊稱有一名日軍士兵於演習時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搜查。這顯然是蓄謀已久的挑釁行為,中國守軍當即嚴詞拒絕了這一要求。日軍立刻向盧溝橋一帶開火,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37師219團予以還擊。這便拉開了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的序幕。[1]日軍自1931年佔領中國東北後,為進一步發起全面戰爭,繼續運兵入關。到1936年,日軍及日偽軍已從東、西、北三面包圍了北平***今北京市***。
盧溝橋事變中國守軍和日軍在盧溝橋激戰,日本派大批援軍,向天津、北京大舉進攻。29軍副軍長佟麟閣,132師師長趙登禹先後戰死。1937年7月30日,國民黨軍隊因傷亡慘重被迫撤離天津,天津淪陷。
1937年7月8日早晨,日軍包圍了宛平縣城,並向盧溝橋中國駐軍發起進攻。中國駐軍國民黨第二十九軍官兵奮力反擊。排長申仲明親赴前線,指揮作戰,最後不幸戰死。駐守在盧溝橋北面的一個連僅餘4人生還,餘者全部壯烈犧牲。
日本侵華歷史事件三: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1]***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開始。[2]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燬瀋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佔瀋陽,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的結果,也是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佔的殖民地而採取的重要步驟。它同時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
九一八事變,又稱瀋陽事變、奉天事變、盛京事變、滿洲事變、柳條湖事變等,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國東北爆發的一次軍事衝突和政治事件。衝突雙方是中國東北軍和日本關東軍,日本軍隊以中國軍隊炸燬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為藉口而佔領瀋陽。
事變爆發後,日本國會和日本內閣大臣權力下降,日本軍部主戰派地位上升,激化中日矛盾,日本全面侵華。幾年之內,日本關東軍佔領中國東北全境。9月18日被中華民國視為“國恥日”。九一八事變是全面抗戰的開始。
又稱瀋陽事變,歐美稱奉天事變或盛京事變***Mukden Incident***,因瀋陽舊稱奉天、盛京***Mukden為滿文,音譯謀克敦,意譯為盛京,或譯奉天***;日本稱滿洲事變或滿州事變***日語:満州事変〔満洲事変〕/まんしゅうじへんManshū jihen***,自清末開始,日本稱中國東北為滿洲或滿州;因為由柳條湖事件引發,又稱柳條湖事變。[3]
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燬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這就是所謂的“柳條湖事件”。日軍以此為藉口,突然向駐守在瀋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由於東北軍執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當晚日軍便攻佔北大營,次日佔領整個瀋陽城。日軍繼續向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廣大地區進攻,短短4個多月內,12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父老成了亡國奴。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人們對日本侵華歷史事件介紹
- 人們對日本侵華歷史事件有哪些_人們對日本侵華歷史事件介紹
- 辛亥革命讀後感大全
- 高考前特殊學習方法
- 靠譜的減肥方法
- 教育勵志名言大全
- 感恩孝道的作文5篇
- 高一學會面對人生困境的文章
- 關於油菜花的作文精選5篇
- 大暑給客戶發簡訊推薦
- 關於德行的名言名句
- 耳鳴睡醒後頭暈怎麼回事
- 感嘆人生傷感文章
- 單手啞鈴划船的動作要領
- 註冊成都香港公司
- 上環引發的不良反應是什麼
- 打網球正確動作視訊
- 轉正工作報告
- 年終淘寶客服個人工作總結
- 景區講解員實習總結_景區講解員個人工作總結
-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知識點總結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