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犯中國歷史事件介紹

  在中日世代友好的歷史長河中,亞洲兩個偉大民族發生敵對行為的時間不長,但避免歷史悲劇重演,應是中日兩國人民共同的神聖使命。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謝謝大家對小編的支援。

  歷史上太原會戰簡介

  太原會戰是一個總稱,總共包括了平型關、忻口、娘子關、天鎮戰役和太原保衛戰。在經過張家口戰役之後,日本的軍隊就開始整合部隊有1500人左右想佔領山西大同。日軍的第五師團從河北出發一路向北,連續打下了廣靈、渾源等地點。1937年9月下旬,日軍開始整合大部隊共五萬人向山西長城防線發起攻擊,企圖打下太原,中國軍方指揮退守在平型關、雁門關一帶的長城進行防守,在這也發生過不少的戰役。依著第六軍團總司令楊愛源為右地區的指揮官,指揮這平型關一帶的一些列戰役,以第七軍團博作義作為左地區總指揮官,指揮防禦雁門關東西的一系列戰役。當時的作戰部隊是以71和72師作為預備軍隊,在原地待命,18軍團和115、120、129軍團作為主戰部隊,在平型關雁門關和五臺山進行主力作戰。

  太原會戰的傷亡情況異常慘重,據統計參戰的軍方中國有58萬,日軍有14萬,傷亡人數是中國死亡約十萬人,日軍死亡人數約三萬人。遍地橫屍遍野,炮坑、彈殼、戰壕隨處可見,這也看得出戰爭的規模之大,戰鬥的激烈程度是多麼的大。

  八一三事變背景

  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事變後,因為停戰協議的限定,中國不再在上海及其周邊駐軍,從而導致上海的防守薄弱。在一二八事變之後,日本方面在上海虹口等地派重兵把守,甚至專門設立了相關部門,從而使得大批的日本軍艦在長江等地巡邏。

  一九三七年日本在中國製造了盧溝橋事變從而成功的佔據了平津,隨後開始了對上海的進攻。先是八月九號日本蓄意在上海虹橋蓄意製造事端,因為遭到了中國守衛的阻攔,所以日本方面當場打死了一位機場衛兵,隨後中國士兵展開自衛反擊,將製造事端的兩位日本官兵當場擊斃。最終日本以該事件為藉口,向中國發動戰爭。

  以上就是八一三事變背景,當然該事變是日本有預謀的一場戰役,在七七事變之前,日本就已經開始進行籌劃。因為日本軍內部一部分人的反對,所以中日雙方展開了談判,但是海軍方面依舊在為繼續擴大戰爭而做準備。海軍的突襲對於中國來說也算是一種奇招,所以日軍依舊在制定該方面的作戰方案。

  在八月九號之前,日軍的一切準備都是在為八一三事變做準備,尤其是海軍方面,甚至將長江中下游的日本僑民遣返日本。

  東京審判簡介

  因此,在二戰結束後,日本受到了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此審判主要是對在二戰中犯下重罪的戰犯進行審判,罪犯包括東條英機等人。這些重型罪犯的罪行主要發生在中國乃至亞洲地區。

  在東京審判的過程中,參加的國家遍及全世界,有歐洲的英法等國,有大洋洲的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有北美洲的美國,亞洲的中國等,一共有十一個國家參加此次審判。在審判初期,先是釋出通告以及審判憲章,緊接著便是向法院起訴被告人,被告人就是日本的罪犯。在受審的過程中,法官對日本罪犯的罪行進行了一一的陳述,最終確定了日本戰犯所犯下的罪行,其中包括反世界和平罪,反人道主義罪等多條罪行。

  這些罪行都是有歷史記載的,並非憑空出現的,在二戰期間,日本主要侵略物件就是中國,在這段時間裡,日本對中國民眾實施了一系列慘不忍睹的壓迫,所以在東京審判中,日本戰犯被定有以上罪行。根據東京審判簡介可以知道,經過長達兩年多的審訊後,最終在1948的時候確定了日本戰犯應接受怎樣的處罰,其中東條英機等重型罪犯都被判處絞刑,木戶幸一等人都被判處無期徒刑,剩下的戰犯便被判處有期徒刑,其中有20年的,也有7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