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極拳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八極拳歷史悠久,經歷代傳人刻苦精研、以其獨特的風格和練法,別具一格,自成一家,不斷髮揚光大,經久不衰,代代湧現出諸多的武術名家,在武術界影響很大。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八極拳的代表人物。

  八極拳的代表人物一:王中泉、李書文、孫亮亭

  清光緒年間,王中泉到北京幫助族兄王中山戳杆教徒。王中泉精五虎擒羊棍即八棍頭,在北京九門掛棍無敵手,後擔任鏢師。江湖有“神棍”王中泉之譽,八極拳立足北京,“神棍”王之功也!後來李書文出師後到北京與王師兄會合,兄弟二人遂名噪北京城。二人名望日高,皆被聘請為清軍武術教習。李書文被天津小站袁世凱北洋新軍練兵處聘請為武術教習,從此他和軍隊結緣,一生大多在軍隊中任軍將教習 李在天津與各門高手進行無數次拳、槍較量,戰無不勝,江湖人稱“神槍李”。八極拳立足天津,“神槍”李之功也!

  八極拳的代表人物二:張景星、王中泉、李書文載譽“中華武士會”

  清宣統二年***1910年***,同盟會會員葉雲表、馬鳳圖***張景星徒***在天津組織“中華武士會”,團結武林人士反對清朝統治。得到武清“鼻子李”李瑞東先生的支援,李人格高尚武功精湛,在武林界德高望重。李瑞東、李存義、李書文紛紛蒞津創辦武士會。“鼻子李”李瑞東與“神槍”張景星金蘭交。遂導致張景星親與徒王中泉、李書文及再傳弟子張德忠、崔長友、張子林、霍殿閣、高熙臣等到天津,任職武士會教習。祖孫三代藝驚武士會享譽津門。

  八極拳的代表人物三:李書文、霍殿閣

  1907年後,許蘭州任清軍標統駐守齊齊哈爾一帶,其部下管帶任國棟、幫帶陳富貴皆酷愛武藝,三人義結金蘭。許蘭州於民國成立前升任協統,1914年升任黑龍江陸軍中將師長,當時與奉天27師長張作霖並列。1916年任黑龍江省幫辦,1917年由於政治鬥爭失敗到奉天投奔張作霖。1920年被委任為東三省巡閱使署參謀長,後又任剿匪總司令等職,直到1924底年奉軍入關。李書文遊天下,到北洋軍任教,唯與許最投緣。1907年—1917年李攜徒霍殿閣在許部任武術教官,同時李也是許將軍之長次子許家福、許家祿的家庭教師,許之子與李的過繼子李萼堂及武童徒孫劉琪瑞一起督教。1917-1924年李、霍師徒二人仍被許將軍聘請到奉天奉軍中任武術教官,也被海軍司令沈鴻烈、少將旅長張驤武等聘為教官。1920年以後,李的師弟張毓衡把弟子魏鴻恩、魏鴻濱、董義清、董惠庭、劉漢周送給李深造。霍殿閣的弟子高香亭、霍慶雲、劉子鳴、邊廷傑等也到奉天許將軍部隊,在加上原來的許家福、許家祿、李萼堂、劉琪瑞,形成一個群體。

  八極拳的代表人物四:韓化臣、馬鳳圖、馬英圖傳藝、換藝瀋陽城

  民國初年馬鳳圖在瀋陽進行革命活動。1915年邀請師兄韓化臣***惠卿***、二弟馬英圖一同赴瀋陽。韓任職高等巡警學校武術教官。馬鳳圖等在瀋陽傳授八極拳、劈掛掌的同時,與號稱“關東三老”的郝鳴九、胡奉三、程東閣金蘭交,互相交換心得,成為武林佳話。這樣三兄弟憑藉精深的武功、開闊的胸襟,很快就譽滿瀋陽城。

  八極拳的代表人物五:霍殿閣擔任末代皇帝武術教師

  1924年底奉軍入關,李景林將軍任直隸督辦,聘請李書文、霍殿閣等為軍將教官,並讓霍慶雲當他的門面徒弟。這樣,李、霍師徒在天津盤桓於許蘭州將軍公館和李景林將軍行轅。霍殿閣也有“神槍”之功,大槍點蒼蠅而牆壁不留痕跡。霍殿閣吸收了仙道高真人的終南山大架太極拳、龍形直八卦、倒雙鉤、八卦劍、泥球功、掌板功、繃弓功等,充實八極拳功法。1927年在許蘭洲、商衍瀛的推薦下就聘於末代皇帝溥儀。日本武士不服氣非得比試不可,霍攜弟子霍慶雲赴張園打敗日本武士。溥儀遂聘霍殿閣為他的武術老師,霍慶雲、高香亭、邊廷傑、劉子鳴、劉琪瑞、劉金山、魏鴻濱、邊廷彬、李子昆等為貼身護衛。許蘭州將軍創辦河北國術館後,特請霍創辦天津35國術館地點在河西區。霍每星期天乘車蒞臨教授,平時由弟子劉子鳴代師傳藝。由於是霍開館授徒,津門子弟從學者甚眾,成名者有:趙玉亭、綠文資、許禹聲、孫玉龍等。霍擔任皇帝武師樹大招風,各派名家來訪者無數,霍未有敗績,遂藝驚津門。李景林將軍任南京國術館副館長,素知霍功純藝真遂竭力邀請霍擔任少林門長,霍因為擔任溥儀武術教師,不願就聘。

  八極拳的代表人物六:韓化臣***惠卿***、馬英圖名滿寧、滬、杭

  1926年馬鳳圖、馬英圖昆仲跟隨馮玉祥、于右任、張之江諸先生赴西北,後來馬鳳圖先生客居蘭州,大西北的八極拳、劈掛拳傳播廣泛,馬鳳圖先生之功績也。1927年馬英圖跟隨張之江將軍到南京,幫助張將軍籌備創立中央國術館,韓化臣被聘為教授。1928年第一次國術考試,馬英圖和師兄韓化臣及韓之弟子趙樹德、李學義、趙榮林親赴擂臺,韓、馬、李名列優等。王中泉之弟子王化成、田長泰,李書文之弟子柳印虎、孟憲忠也參加28年國考。後來趙樹德、孟憲忠、魏鴻濱等被聘為國術館教習。趙樹德、趙榮林擔任黃埔軍校國術教官。韓、馬二人專門主持國術比賽,是國術館中最有實力的技擊高手,是中央國術館的臺柱子。八極拳被列為中央國術館必修正科,韓、馬二先生之功勞也!

  八極拳的代表人物七:王化舜、王化成傳藝京南廊坊萬莊鎮

  王氏兄弟萬莊鎮人,家殷實崇尚俠義。“神棍”王中泉由北京返鄉,行至萬莊鎮染病,被王氏兄弟所救,王中泉深受感動,收二人為徒,遂傳下一支系八極拳。王氏兄弟深得王師真傳,王化舜有京南“槓子王”之譽,王化成1928年參加國考。

  八極拳的代表人物八:李樹森、李樹雲傳藝唐山、天津

  1920年李大忠之重孫李樹森、李樹雲到唐山開設八式房,開始傳授八極拳。20年代末正式成立唐山國術館,廣泛傳播八極拳。李樹森有“神槍”之名,深得李家嫡傳,功夫純正技藝超群。後到天津洋行國術館任教習,也享譽津門。

  八極拳的代表人物九:馬鳳圖傳藝蘭州

  馬鳳圖先生客隴對所學古典武藝提煉昇華,形成了劈掛、八極拳、戳腳、翻子、通臂諸拳種精華的“馬氏通備”武術體系。馬先生有四子:穎達、賢達、令達、明達,皆繼承父輩武術傳統和人格傳統,活躍在當代武壇。他們不遺餘力的吶喊,謹守古典傳統武術文化。同時對當代官方的“體操武術”和民間武術神祕化氾濫進行深刻的批判,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八極拳的代表人物十:許家福、許家祿傳藝北京、天津

  20年代末許蘭州將軍創辦華北國術館,許家福、許家祿、李萼堂、劉琪瑞任教習,李書文擔當顧問,所收弟子皆拜許家福為師。河北國術館培養學員眾多,其中許之入室弟子以鮑有聲、張世忠、吳玉昆、王紹先為著,號稱“四大金剛”。

  八極拳的代表人物十一:李萼堂傳藝長沙、邵陽

  李萼堂先生神槍李書文之過繼子,1922年任奉天騎兵旅教習,25年任李景林將軍軍中教習,27年與師兄魏鴻恩、徒侄劉子鳴一起任海軍司令沈鴻烈旗艦教習,29年後任河北國術館、山東國術館教習。1931年與萬籟聲、顧汝章等應湖南省主席何鍵之聘,任湖南國術館主任教官。新中國成立後,由於“歷史問題”居邵陽,以正骨推拿為生。傳子李志成徒鄧敏、孫紹安、劉哲青。

  八極拳的代表人物十二:霍殿閣、霍慶雲叔侄傳藝東北

  1931年溥儀到長春建立偽滿洲國,霍殿閣及數名弟子隨行。溥儀繼續讓霍殿閣任其武術教師,霍慶雲***侄也是過子***、高香亭等任御前侍衛。霍氏師徒在偽滿洲國期間,與日本空手道、柔道、劍道高手、蒙古摔跤高手進行無數次比試,均戰勝之。霍殿閣在長春開場授徒弟子有:曲一心、李維周、雷振江、霍青峰***子***李樹楠、陳金

  財、尹慶和、宋碧山、王玉湖等等。後來霍慶雲又繼續大力傳播。40年代後期陳金財、尹慶和傳八極拳於瀋陽形成較大規模。新中國成立後,長春市的八極拳以霍慶雲、陳金財二人為主。霍傳八極拳形成巨大規模,在中國武術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霍氏叔侄之功也!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八極拳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