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政治家康有為生平簡介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康有為生平簡介
康有為在1858年3月19日的時候在一個封建官僚家庭出生,他的祖父曾是道光年間的一個舉人,後來他也成了康有為最早的老師。康有為在很小的時候就學習了儒家思想,後來成年後拜朱次琦為老師,在宋明理學的影響下他鄙棄一些煩瑣考據,決心開闢不一樣的治學路。
後來二十多歲的康有為開始接受西方的文化,他一個人來到西樵山讀書,讀了很多有用的書,後來他遊了一次香港令他大開眼界。以後康有為繼續閱讀大量的書籍,比如《海國圖志》,在這一年康有為逐步從中學轉為了西學。康有為慢慢地接觸到了資本主義,不斷地吸取著西方的文化,那時他的腦中已經初步形成了新穎的思想體系。
後來他發動公車上書,希望腐朽的清政府能清醒,到了1898年的時候光緒帝接見了康有為,準備籌備變法,這場變法就是戊戌變法,可是後來因為慈禧的阻撓導致最後失敗。康有為是一個在客觀上推動了中國近代史歷程的人,人們對他有很多的評價。
康有為的人物評價
康有為在戊戌變法中是一個領袖人物,他在晚清的中國被列強侵略的時候為中國謀求新的道路,是共產黨問世以前向西方學習的先進人物。
在公車上書中他用進諫的方式掀起了一項從上到下的政治改革,這是在他之前沒有人敢做的事情,但是國家已經處於危難了,他只有反覆地向皇帝提出才能起到作用,所以不得不說康有為的愛國情懷影響了中國的近代史。同時康有為還對中國的憲法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所以康有為對中國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但是康有為雖然是一個先進的人,但是他的思想還是有侷限性的,這也是戊戌變法會失敗的原因之一,但是這也為日後的革命帶來了經驗和教訓。
康有為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愛國人物,他也是戊戌變法的代表,他在二十幾歲的時候把思想轉向了向西方學習,這也為身處危難的中國提供了一條新的出路,他也因此成了人們讚揚的人,但是評價他的時候也要考慮到他的侷限以及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這樣歷史才能進步。
康有為與戊戌變法
康有為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康有為是戊戌變法的主要發起者和變法的主持者。
康有為是中國晚清時候重要的政治代表人物,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他是戊戌變法的主要發起者,他變法前在萬木草堂宣傳維新思想,影響了梁啟超等人,並於1895年發動“公車上書”使維新派登上政治舞臺,上書被拒後他並沒有放棄,不久後康有為得中進士,有了機會,他再一次呈書光緒皇帝,請求變法。最終光緒皇帝被說動,戊戌變法得以實施。
戊戌變法在政治上,開放言路,不論是官員還是百姓都可以呈遞諫言。精減機構,共撤銷6個部門。任用新人,任用一些維新派參與到新政中。在經濟上,認為工商立國,設立農工商局,倡辦實業,促進生產、鼓勵私人開辦工礦企業。教育改革上,舉辦京師大學堂,派留學生,廢除八股,勵科學著作和發明。在軍事上,改用西洋軍事訓練,裁汰綠營和編練新軍。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變法,學習西方君主立憲制度,把中國改造成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最終戊戌變法並沒有成功。
康有為的戊戌變法並沒有成功,其失敗的根本原因還是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侷限性。可這次變法也有著積極的意義,它使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發展,使愛國意識進一步提高,思想得到了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