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努力後成功的事例
成功不是必然的,但努力是必須的。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篇1
1964年的一天,剛剛從海軍學院畢業的吉米·卡特遇到了當時的海軍上將裡·科弗將軍。在閒聊當中,躊躇滿志的吉米·卡特談起了自己比較得意的事:“在全校820名畢業生中,我名列第58名,了不起吧!”得意洋洋的吉米·卡特滿以為將軍會好好地誇獎他一番。孰料,裡·科弗將軍不但沒有誇他,反而質問道:“你為什麼不是第1名?你盡最大努力了嗎?”這句話使吉米·卡特尷尬不已,但他卻牢牢記住了將軍的這句話,並將它作為座右銘,時時激勵和告誡自己要永不自滿,不斷進取,盡最大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後來,吉米·卡特以自己堅忍不拔的毅力和不斷進取的精神登上了權力頂峰,他成了美國第39任總統。卸任後,吉米·卡特在撰寫自己的傳記時,還將“你盡最大努力了嗎”作為書名。
從這句話中受益的當然還有許多人,其中最為突出的要數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多年前的一個夏天,年輕的鮑威爾在一家汽水廠當雜工,他的工作是最苦最累的,不僅要洗瓶子、抹地板,還要做一系列的清潔工作。可是他沒有絲毫的怨言,認認真真地去做了。一次,一位工人在搬運過程中不小心將一箱汽水摔在了地上,那數不清的玻璃碎片和一團團泡沫,弄得倉庫裡一片狼藉。按照“自己負責”的原則,這些垃圾應該是這位“製造麻煩”的工人清理的。也不知老闆是為了節省人工,還是故意要考驗鮑威爾,他又一次將這些髒活交給了鮑威爾去打掃。雖然鮑威爾感覺有些不公平,有些氣惱,但想到自己是廠裡的清潔雜工,就全力以赴去做了,把地板抹得乾乾淨淨。過了兩天,鮑威爾接到廠方通知:他被晉升為裝瓶部主管。自此,年輕的鮑威爾記住了一條真理:凡事只要盡最大努力去做,總會有人注意到的。
靠著這一條真理,鮑威爾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軍校;後又官至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銜領四星上將;他又曾膺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盟軍總司令的要職;直到坐上美國國務卿的寶座。當鮑威爾受西點軍校邀請作演講時,他演講的題目就是“你盡最大努力了嗎”。
吉米·卡特和鮑威爾的故事,或多或少會給你我一些啟迪。生活中,常聽一些人抱怨命運不公,哀嘆生活太艱辛,總覺自己付出了努力,卻沒有想像中的成功。其實,努力只是做好事情的前提,但努力也有個程度問題。許多時候,你不做出最大努力就不能獲得成功。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你付出多少,便會得到多少。你盡了最大的努力,生活就會給你以最豐厚的回報!
其實,世上本沒有失敗,如果有,那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沒有盡最大的努力!
篇2
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給他們三個一人一個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國人最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三年過後,第一個衝出來的是美國人,嘴裡鼻孔裡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裡抱著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裡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裡還懷著第三個。最後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絡,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施萊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抉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後的生活。我們要選擇接觸最新的資訊,瞭解最新的趨勢,從而更好的創造自己的將來。
篇3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
關於努力的故事。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
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乎每週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
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儘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所以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如何制訂這樣一個制度,是每個領導需要考慮的問題。
有感:新加坡聽到的一句話-制度決定行為。
的人還:
1.個人努力成功的事例
2.名人努力成功的事例3個
3.努力奮鬥後成功的例子3個
4.經歷努力後成功的事例
5.名人努力成功的故事6篇
6.名人奮鬥成功的事例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