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填海專案是什麼

  圍海造地是沿海地區為緩解用地緊張而採取的一項開發舉措,荷蘭、日本、新加坡等國家也都靠填海來解決土地矛盾。我們中國也有填海專案,下面讓小編為你介紹中國最大的填海專案。

  中國最大的填海專案介紹

  曹妃甸吹沙造地工程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填海造地工程。按照規劃,曹妃甸需填海建設的總面積達310平方公里***超過上海臨港新城專案,相當於20個澳門的面積***。到目前,曹妃甸已經填海造地超過15平方公里面積,工業區初顯雛形。今後五年,工業區計劃完成開發建設投資1500億元左右,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60億元以上,財政收入達到70億元以上,港城建成區面積達到90平方公里。

  中國最大的填海專案的地點

  曹妃甸港區位於唐山市南部70公里南堡地區曹妃甸島,曹妃甸島為一帶狀沙島,古灤河入海沖積而成,至今已有5500多年的歷史,因島上原有曹妃廟而得名.距離大陸岸線約20KM,從甸頭向前延伸500米,水深即達25米,甸前深槽水深達36米,是渤海最深點。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峽延伸,有一條水深達27米的天然水道,直經海峽,通向黃海。水道與深槽的天然結合,構成了曹妃甸建設大型深水港口得天獨厚的優勢。這裡30米水深岸線長達6公里之多,且不凍不淤,是渤海唯一不需要開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設30萬噸級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

  曹妃甸毗鄰京津冀城市群,北距唐山市80公里,距北京市220公里,西距天津120公里,東距秦皇島170公里,產業佈局集中,經濟腹地廣闊,物產豐富,物流發達,面對我國南北資源互補、經濟融合走勢,曹妃甸港區的開發建設,將構造新的區城優勢,開闢新的產業空間,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中國最大的填海專案的作用

  開發建設曹妃甸港區,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鋼鐵、石化產業發展的客觀需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結構中,鋼鐵、石化等行業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華北地區首鋼集團、唐鋼、宣鋼、包鋼、天鋼、承鋼六大鋼廠進口礦石需求量以及燕山石化、天津石化公司、石家莊煉油廠、滄州煉油廠等石化企業的進口原油需求量很大。而遠洋運輸進口礦石、原油,最經濟合理的運輸船型為20-25萬噸級。特別在“北煤南運”的大通道建設中,將起到重要作用。

  精衛填海的民間傳說

  民間傳說精衛

  炎帝有一個小女兒,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黃帝見了她,也都忍不住誇獎她,炎帝視女娃為掌上明珠。

  女娃炎帝不在家時,女娃便獨自玩耍,她很想讓父親帶她出去,到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因為父親忙於公事,總是不能帶她去。這一天,女娃沒告訴父親,便一個人駕著一隻小船向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劃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風大浪,像山一樣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終被無情的大海吞沒了,永遠回不來了。

  填海

  精衛痛恨無情的大海奪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她要報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從她住的發鳩山上銜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飛,一直飛到東海。她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飛翔著,悲鳴著,把石子樹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精衛填海

  大海奔騰著,咆哮著,嘲笑她:“小鳥兒,算了吧,你這工作就幹一百萬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衛十分執著,在高空答覆大海:“哪怕是幹上一千萬年,幹到宇宙的盡頭,世界的末日,我終將把你填平的!”

  輪到大海不解了:“你為什麼這麼恨我呢?”

  “因為你奪去了我年輕的生命,你將來還會奪去許多年輕無辜的生命。我要永無休止地幹下去,總有一天會把你填成平地。”

  後繼有人

  精衛飛翔著、鳴叫著,離開大海,又飛回發鳩山去銜石子和樹枝。她銜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復飛翔,從不停息。後來,一隻海燕飛過東海時無意間看見了精衛,他為她的行為感到困惑不解——但瞭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後,海燕為精衛大無畏的精神所打動,就與其結成了夫妻,生出許多小鳥,雌的像精衛,雄的像海燕。小精衛和她們的媽媽一樣,也去銜石填海。直到今天,她們還在做著這種工作。

  歷史遺蹟東海誓水

  人民在東海邊上立了個古蹟,叫作“精衛誓水處”。

  在距離山西省長子縣城西25公里處,有一座海拔1646.8米的發鳩山,山勢矗立, 長子縣精衛填海雕塑蜿蜒南北,雄偉壯觀。山頭霧罩雲騰,翠奔綠湧,頗有仙境氣勢。

  古代神話《精衛填海》中說,炎帝的小女兒女娃遊東海溺死後,為了報仇,便化做精衛鳥,“常銜西山之山石,以堙於東海”,這裡所說的“西山”即指發鳩山。

  發鳩山

  發鳩山由三座主峰組成,奇峭的山峰逐次排列,像三尊傲立蒼穹的巨人。方山峰是發鳩山的主峰,它比海拔1524米的泰山最高峰還高出120米。峰戀疊起,怪石崢嶸,雲濤霧海,景色奇特。峰頂是一塊麵積不大的平地,古人曾在這裡修築廟宇。

  主峰稍南有一無風臺,這裡任何時候都無一絲一縷的風息。偏南依巖築室,為寺僧禪室,稱“起雲洞”,洞口有石山,雲氣冉冉。發鳩山東山腳下有清泉,是濁漳河主要源頭。古時源頭建有“泉神廟”,後改為靈湫廟,傳說是太陽神炎帝為紀念其女兒女娃所建。廟宇巨集大,造型別致,廟的周圍有摩天塔、上天梯、通天橋、南天門、八角琉璃景、四星池等建築。 長子縣精衛湖

  發鳩山腳下有一景觀稱“濁源瀉碧”,河水從山腳下流出,一片碧綠,湍流直瀉,西流東往。當遊人夜宿靈湫廟,靜夜時能聽到山下汩汩泉水的響聲,妙不可言。發鳩山的廟宇大多與精衛鳥有關。陶淵明的《讀山海經》詩:“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他把區區精衛小鳥與頂天立地的巨人刑天相提並論,一種悲壯之美,千百年來震撼著人們的心靈。滄海固然大,而精衛鳥堅韌不拔的精神更為偉大,這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一種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