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遺民微子的人物生平

  微子,子姓,名啟,世稱微子、微子啟、宋微子。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長子,紂王的庶兄,早年在微子國***今山西長治潞城微子鎮一帶***做諸侯國君 。啟因封國為微,姓氏為子,故後來被稱為微子。後來成為宋國***今河南商丘***開國遠祖,第一代國君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微子,子姓,名啟,殷商貴族,殷商帝乙的長子,殷商最後一個帝辛***紂王***的庶兄,周朝初年被周成王封於商丘,建立宋國,成為周朝宋國的始祖,後世因之稱為宋微子。漢代因避漢景帝劉啟之諱,改啟為開,

  殷商末年,紂王無道,窮奢極欲,暴虐嗜殺,導致眾叛親離,國勢日衰。微子屢諫,不被採納,於是懼禍出走。周武王姬發滅商,微子自縛銜璧乞降。周公旦平定管蔡武庚叛亂後,周成王封微子於商族發祥地商丘,以示不絕殷商之祀,國號為宋,爵位為公,準用天子禮樂祭祀祖先。

  微子是個勤政的君主,為殷民所愛戴。因其在商代時封國名微,姓為子,故稱微子。微子是商王帝乙之長子,紂王庶兄。微子多次親諫紂王,見"紂終不可諫",便謀於太師箕子、少師比干。箕子認為"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為死,終不得治,不如去"。微子便遠離紂王逃到微。"微"是微子的封國,原在今山西省潞城縣東北,後微子又遷到山東梁山西北,所以那裡也稱為"微"。周武王滅商後,微子持祭器造於武王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矛、膝行而前,向武王說明自己遠離紂王的情況。周武王很受感動,乃釋其縛,"復其位如故",仍為卿士。周公以成王命封微子國於宋,即今商丘一帶,微子成為宋國國君、始祖。

  武王滅商後,微子持商王室宗廟禮器,來到武王軍營前,表示投降。他袒露上身,雙手捆縛於背後,跪地膝進,左邊有人牽羊,右邊有人秉茅,向武王請罪。武王將他釋放,恢復他原有爵位,以示寬厚為懷。

  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年少,周公旦代行當國。管國、蔡國疑之,跟武庚一起作亂,打算襲擊周成王、周公。周公奉周成王之命誅武庚,殺管叔,釋放蔡叔,仍然命微子開代殷後,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國於宋。微子故能仁賢,乃代武庚,故殷之餘民甚戴愛之。

  微子壽終後,葬於宋國國都商丘西南,在商丘建有微子祠。

  微子去世後,弟弟衍為王,就是微仲。微仲去世,兒子宋公稽立。宋公稽卒,子丁公申立。丁公申卒,子愍公共立。愍公共卒,弟煬公熙立。煬公即位,愍公子鮒祀弒煬公而自立,曰"我當立",是為厲公。厲公卒,子釐公舉立。

  商朝遺民微子的歷史評價

  孔子:"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殷有三仁焉。"

  司馬遷《史記》:"微子故能仁賢,乃代武庚,故殷之餘民甚戴愛之。"

  司馬貞《史記索隱》:"殷有三仁,微、箕紂親。一囚一去,不顧其身。頌美有客,書稱作賓。卒傳冢嗣,或敘彝倫。"

  商朝遺民微子的史籍記載

  從先秦至西漢初年的典籍來看,關於宋國的歷史敘述散見於《尚書》、《詩經》、《春秋》及其傳記和諸子論說等等,而對微子啟以及宋國曆史沿革的介紹,則詳見於《史記·宋微子世家第八》。

  孔子作《尚書.微子》,記錄微子面對紂王惡政選擇出逃的心境。原文是:

  微子若曰;"父師、少師!殷其弗或亂正四方我祖氐陳於上,我用沈酗於酒,用亂敗厥德於下。殷罔不小大好草竊奸宄、卿士師師非度。凡有罪辜,乃罔恆獲,小民方興,相為敵 讎今殷其淪喪,若涉大水,其無津涯。殷遂喪,越至於今!"

  曰:"父師、少師,我其發出狂?吾家耄遜於荒?今爾無指告,予顛隮,若之何其?"

  父師若曰;"王子!天毒降災荒殷邦,方興沈酗於酒,乃罔畏畏,咈其耇長舊有位人。今殷民乃攘竊神祗之犧牷牲用以詔容,將食無災。降監殷民,用乂讎斂,召敵讎不怠。罪合於一, 多瘠罔詔。

  "商今其有災,我興受其敗;商其淪喪,我罔為臣僕。詔王子出迪。我舊雲刻子、王子弗出,我乃顛隮。自靖!人自獻 於先王,我不顧行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