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裝幀設計論文

  書籍裝幀設計是一門獨立的造型藝術,影響書籍裝幀設計的因素主要有書籍文字與圖形的視覺度、編排方法、印刷材質、色彩是否和諧、傳統藝術元素是否恰當運用等方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書籍裝幀與書籍設計

  摘要

  內容 摘要:書籍裝幀一詞作為專業用語,在我國已經使用很長時間。但過去,書籍裝幀被理解為封面設計的代名詞,這是由於各種客觀原因造成的,並不是裝幀本身一詞在概念上存在侷限。應該說,書籍裝幀的含義已經包含了對書籍各部分的設計。書籍設計是指對書籍進行的整體策劃與設計製作以及營銷的過程,書籍裝幀是其中設計與製作的部分。文章對兩個概念作了較全面的詮釋。

  內容

  關 鍵 詞:書籍裝幀 設計 書籍整體設計 書籍設計

  書籍裝幀一詞作為專業用語,在我國已經使用很長時間。上個世紀以來,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書籍裝幀只是對書籍的封面進行美化設計,這種理解使得書籍裝幀變成了封面設計的代名詞。過去在 中國 ,書籍裝幀之所以只停留在封面設計上,是由於當時的 社會 發展 狀況和 經濟 ,以及 環境的制約,同時也因認識上的侷限,使得設計師無法參與書籍的整體設計。並不是裝幀本身一詞在概念上存在侷限,應該說書籍裝幀的含義已經包含了對書籍各部分的設計。

  隨著 現代 社會的進步以及 科技 的發展,人們對書籍的設計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首先表現在製作書籍的材料發生了變化,新出現了許多新穎的紙張以及新型的特種材料;其次,書籍的內涵發生了變化,傳統的以文字為主的書籍逐漸被圖文並茂的現代書籍替代,而且現代書籍的形式多了,有了 電子 書籍、遊戲書籍、概念書籍等;再者,讀者的觀念變了,現在的讀者更加講究書籍的外在品質了。以上種種原因使得書籍裝幀從內到外都要有創新和變化。裝幀概念的內涵也隨之有了新的需求。本文對書籍裝幀概念的認識從以下兩方面進行。

  一、通常意義上的裝幀概念

  裝幀一詞的使用在中國已有近百年的 歷史 。據記載,裝幀是豐子愷先生在上世紀20—30年代從日本引進的。當時的“裝幀”是指將紙張摺疊製作成幀,由多幀裝訂起來,附上書皮的過程。而在更早的時期,中國的先輩們還沒有將“裝幀”一詞合在一起使用。我們分別對“裝”和“幀”進行認識:“裝”在《大辭典》中有十四種解釋,其中第十種是“書冊裝訂的形式,如線裝、精裝”;“幀”在《大辭典》中有三種解釋,其中第三種是指“量詞。畫一幅,相片一張,叫一幀”的意思。“今人以一幅為幀”。①這說明從明代就已將書籍的內頁用幀來 計算 。通過以上的認識,可以感受到“裝”“幀”與書籍的緊密關係。同時,古人常將裝訂作裝幀使用。如清代《藏書紀要》中對裝訂這樣陳述:“裝訂書籍,不在華美飾觀,而要護帙有道。款式大雅,厚薄得宜,精緻端莊,方為第一。”②這裡的裝訂就是裝幀。

  近現代的一些書籍都對裝幀一詞做出不同的解釋。《漢語大詞典》中對裝幀的解釋:“指書刊的封面、插圖等 美術設計和版式、裝訂形式等技術設計。魯迅《書信集·致增田涉》:‘《中國小說史》豪華的裝幀,是我有生以來,著作第一次穿上漂亮服裝。’巴金《沉落》:‘而且每一本書的裝幀都是很考究的。’”從這裡就能看出,通常意義上的裝幀已經包括了封面設計、版面編排、印刷裝訂等。《中國百科大詞典》中對裝幀設計也有非常翔實的解釋:“裝幀是對圖書的整體形態的規劃,即圖書在成型前為其裝幀活動提出的設計方案和草圖。圖書裝幀設計分美術設計和技術設計兩部分。前者主要是圍繞封面,對書脊、扉頁、插圖及題花、尾花等方面進行 藝術 形式的創作;後者是指版面的排印格式,用料及裝飾方式等,兩者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這是一個完整的書籍整體設計過程。

  最近30多年中,有一種觀念認為,裝幀一詞已經不能適應書籍的設計與製作,要用“書籍整體設計”“書籍設計”等說法替代,因為這些觀念認為書籍裝幀的概念過於狹窄,這是對裝幀概念的誤解。正如前面看到的,裝幀本身在範疇上並不存在這樣的侷限,裝幀已經包含了對書籍各部分的設計。而且,頻繁的更新概念名稱雖可能會體現一些新的見解,但隨著 時代 的更替,這種新意也會很快過時。而歷史卻會因為頻繁的更新而消失痕跡,這不僅造成概念的混亂,也使得概念缺乏自身的歷史特徵及民族特性。可以通過重新定義書籍裝幀的含義,來適應新時代書籍的設計的需求。更重要的一點是不要拘泥以往的裝幀概念,而應時時更新它的內涵,這是書籍裝幀實現自身進化的一個途徑。

  二、現代的書籍裝幀概念

  “書籍裝幀”一詞從《梅里亞姆-韋伯斯特大詞典》中翻譯過來為“Book Binding”。“Binding”有多層意思,有捆綁和粘合之意;也指***書的***裝訂、裝幀的意思。另外在《梅里亞姆-韋伯斯特大詞典》還能看到與“Binding”相關的詞語如:“平裝 paper cover binding、 精裝 hard cover binding、活頁裝 loose-leaf binding”。因此,在英國給書籍做具體的設計,通常都使用“ Binding”這個詞。“ Binding”和“裝幀”這兩個詞彙都是具有行業特徵的專業詞彙,都恰當地表達了書籍的構想與製作的概念。

  對書籍的裝幀是不能與書籍分離開來經營的,裝幀即是書籍的一部分,是書籍的臉面,並內含著身體的各部分,是濃縮書籍的精華內容並直觀表現於裝幀之上的。“書的臉即書的內臟功能的表現,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在書本身的內容和結構中表現的東西,對於讀者來說是從外部看不見的部分,將它提取出來,賦予‘造型’,讓它動起來,充滿生機。這是第一張臉的意思;第二張臉觸及更大、更深的東西,即文明和 文化的根。尋覓今天文化底層潛藏著的文化古層,文化的根。這是第二張臉的意思。”③杉浦康平先生將書籍的第二張臉喻作書籍文化的根,這給書籍裝幀以很深的內涵。同時,也是對書籍裝幀提出的很高的要求。

  現代的書籍裝幀概念的理解不再是單純的書籍製作,更不是狹隘的封面設計,它是一種由內至外的書籍整體構想與製作行為,其範圍既包括對未來書籍形態的探索,也包括對現代書籍工藝的創新。現代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觀念的更新等,都大大促進了書籍材料、書籍印刷、書籍裝訂工藝的發展,更觸動了書籍裝幀的文化底蘊的表現。

  現代書籍裝幀的範圍在逐漸擴大,並且更加具體。它不僅涵蓋了最初的書籍形態的策劃,還包括開本的選擇、封面和扉頁的設計、正文內的版式編排和插圖設計,以及後期的印刷和裝訂等。同時,現代書籍裝幀還大膽地更新以往的表現形式、製作工藝和使用材料。面對現代的書籍,不僅要昇華其外表形式,也要更新內在的氣韻。在將書籍的資訊內容文字轉化為二維或三維***虛擬***視覺形象的時候,裝幀不僅要賦予字型、圖形、色彩等新的視覺元素,還要賦予書籍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現代的書籍裝幀不僅在外在形式上不斷髮展更新,內在的氣韻與文化底蘊也在逐漸延展與深化。

  三、書籍設計的理解

  設計***Design***一詞字面解釋為設想和 計劃的意思。在《漢語大詞典》中設計有兩種解釋:“①設下計謀。《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賂遺吾左右人,令因吾服藥,密因酖毒,重相設計。’②根據一定要求,對某項 工作預先制定圖樣、方案。”從本質上看,設計是一種思維方式,是對人類生活各方面進行規劃和計劃,是一種創新的思維過程。設計是在各種條件和限制中進行的一種有目的的創造性行為。設計的大致內容包括計劃、構思、傳達、 應用 。所有的設計內容都基本如此,無論是複雜的宇宙航空器或飛機汽車等 工業 設計,還是簡單的包裝或廣告設計。

  自上個世紀以來,設計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充斥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對“設計”進行分類,可分為: 建築設計***包括室內外環境設計等***;工業設計***包括產品設計、傢俱設計、禮品首飾設計等***、平面設計***包括包裝設計、廣告設計、書籍設計、插圖設計等***、服裝設計、紡織品設計、動畫設計、數字媒體設計等。書籍設計就是其中的一項,它和工業設計、建築設計一樣都屬於造型藝術的範疇,都是根據需要做創新的造型構想,並運用於社會實際中。所以它們在設計程式上都有相似之處,都需要經歷最初的策劃到最終的應用。接下來,我們試著對書籍設計的概念從不同角度去認識和 分析 ,從中 體會書籍設計與書籍裝幀的區別。

  最早提出“書籍設計”這一概念的是杉浦康平先生:“我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就已經著手於書籍整體設計,包括內文編排、文字、字型、字號、標題、目錄、扉頁、封面、函套、腰帶到版權頁的設計,並對所有用紙、材料進行選擇,設定印刷裝訂工藝,進而連書籍的宣傳品種也成為設計的物件。以上‘書籍設計’概念的提出、實現和確立的過程,曾發生各種各樣的衝突,以及 理論 上、技術上的爭執,不過最終還是被大家理解了。”現在的書籍設計已經不是設計者或插畫家個人所能承擔的,還需要參與從選題策劃到成書為止的整個過程的所有參與者的共同努力。因此說,書籍設計是指包括書籍選題、書籍形態、書籍版面,以及材料工藝等的一系列設計,是一種創造書籍整體視覺形象的設計活動。

  在書籍設計中,不僅要將平面的版面設計結合三維的立體形態設計、材質設計和印刷工藝,還要將與讀者的互動注入到書籍設計之中。這種書籍設計概念強調書籍中各種元素的整合與合作。即書籍設計作為一個大的構造學系統,由各個子系統構成。它一般包括書籍形態、書籍視覺元素、書籍材料、裝訂形式以及書籍所要傳達的視覺風格,等等。

  書籍設計作為一門具有商業行為的造型 藝術 ,它的概念中還包括了書籍的營銷,這是從書籍作為特殊商品的角度去認識書籍設計的。書籍是人類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特殊商品,這種特殊商品既注重知識 文化的傳承,也注重現實生活中的物有所值。因此,在書籍設計中,必須要考慮讀者物件。“書籍設計就是以書籍的銷售方式和讀者為基礎而進行的書籍設計活動。它也稱綜合設計,是關於書籍的性質、印製、銷售等圖書設計相關因素的協調和技術性規劃的實現。”④可見在書籍設計中,是不能避開銷售不談的。書籍的目的是為了供人們閱讀,人們讀書是為了從書籍中得到自己能力所不及的資訊和自信。因此,書籍設計一定不能脫離書籍的這一主要功能而設計。書籍設計不僅要將“人們的精神文化市場”作為書籍選題規劃的起點,而且還要運用現實的商品市場需求來輔助書籍設計的具體構想。

  書籍的營銷活動是出版行業為滿足讀者 心理以及掌握市場需求而展開的一系列的活動。這些活動包括市場的調查、 分析 、 研究 及預測,還包括書籍成型後的銷售宣傳。實際上,加入營銷概念的書籍設計,更強調書籍設計的系統性。在這個系統中,除了對書籍的整體裝幀,還有對書籍的選題定位和對書籍的宣傳與銷售,以及與讀者的互動。對書籍選題的定位是指標對不同的讀者群體,給書籍確定一個市場範圍,並根據選題的需要確定書籍的裝幀方向,尋找契合讀者群體的書籍裝幀風格,以此來帶給讀者細緻入微的體貼與關懷。所以,在書籍設計的概念中,融入營銷觀念的模式之後,使書籍設計更具系統性,也更具功能性。在這種強調系統與功能的書籍設計中,隨之而來地出現了更高形式的品牌化的書籍設計。

  綜上所述,書籍設計的概念是指對作為一種精神產品的書籍,進行的整體策劃與設計製作,以及營銷的過程,而書籍裝幀是其中設計與製作的部分。因此,書籍設計具有顯著的綜合性。這種綜合性表現在它的過程包括:第一,選題的定位,這是書籍的策劃部分;第二,營造書籍外在的形態以及經營書籍內在的資訊,這是書籍的裝幀部分;第三,書籍的宣傳與銷售以及與這本書周遭 環境的協調,尤其是與讀者的互動,這是書籍的營銷部分。因此說書籍設計作為設計的一個門類,不只是對一本書籍進行的創造性行為,它還包括了與這本書的周圍環境的和諧共生。書籍設計在表現書籍所固有的精神性、人文性、創造性的時候,將書的精神與人的思想通過設計這座橋樑嫁接起來。

  書籍設計與書籍裝幀是兩個並不矛盾的概念,梳理它們的關係有利於對書籍藝術理念的認識。書籍裝幀是書籍設計中的一部分,書籍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的造型藝術。隨著 時代 的跨越,書籍設計與書籍裝幀的概念都將不斷地深化,並將不斷超越它們原有的內涵。

  文獻

  [1]***日***杉浦康平.造型的誕生.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2]***日***杉浦康平.日本 現代 圖書設計.生活·讀書·知識三聯書店,1999.

  [3]呂敬人.翻開:當代中國書籍設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4]呂敬人.書藝問道.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

  [5]葛鴻雁.書籍設計概論.浙江攝影出版社,2007.

  [6]李愛紅.書籍裝幀.浙江攝影出版社,2007.

  篇二

  淺談書籍裝幀藝術

  內容

  中國南方航空公司,航線遍及世界各地,是世界500強企業,是全亞洲最大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也是我國最早擁有客機的航空公司。公司為紀念成立100週年,撰寫出版了百萬字的《中國南方航空紀事》一書,全書共五冊。我作為封面設計者,談談設計創作感悟。

  書籍,是作為文字圖形的一個載體存在。書籍裝幀,是使這個載體更具影響力與渲染力,更能突出資訊傳遞的功能性。

  書籍裝幀設計大多是“先有稿,後有書”的命題創作,是屬於特定內容的專屬設計,與單憑個人情趣主觀想象設計不同。所以,在命題創作之前,設計者應通過書的內容簡介、大綱提要以及部分章節的閱讀,與編者交流溝通,對書稿內容先有一個大體瞭解,儘量做到準確領會書稿的內含,然後才能緊扣主題,對書稿內容進行集中概括,提煉出主題思想精神實質,運用藝術手段加以傳達,將一個無形的概念轉化成可見的形象,使書籍裝幀設計傳達出來的資訊更加貼切,才能產生由內而外的美感。

  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是世界性企業。企業性質決定了書的世界性和商業性。《南航紀事》出版後要在世界各地的南航經營點出售,還要與其他國家航空公司進行業務交流,因此,世界性和商業性便成為該書的兩大特點。

  《航空紀事》是一部記載中國南航百年發展史的史料書籍。內容記錄了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的發展歷程和創業政績。通過銷售,可以展示中國航空業在世界航空發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因而,該書的裝幀設計創作,首要的必須突出世界性特色。

  一、世界性理念

  著名書籍設計師呂敬人曾說過:“書的語境需要共同來創造,需要設計師要有一個主導的觀念。要懂得書籍具有自身的語言,同時要通過這些語言來組合成設計的語法。”這就告訴我們,書籍裝幀,是一個設計者依據書籍內容,結合自己的設計構思與想象,通過對裝幀材料、裝訂形式及印刷方法的選擇,運用文字、點、面、色、開本等造型元素和結構平面的藝術規律,對書籍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整體設計的共性與個性的創作過程。

  封面是書的外貌,它既形象說明書的內容、性質,又給讀者以美的視覺享受和思想啟迪,從而,來詮釋和收到它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那麼,怎樣才能起到這種作用呢?

  顯而易見,封面設計包括書名、編著者名、出版社名等文字和裝飾形象、色彩及構圖等諸多元素。掌握好封面設計能感應人的心理,啟迪人的思維,便是封面設計中最重要的環節。在這一環節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色彩、文字、圖形三要素。

  1.色彩。色彩,是表達含意和傳遞感受的多稜鏡,是書籍中重要的視覺元素之一。在設計時,對色彩的運用必須根據書籍的主題,把握好色彩的個性情感與主題內容一致,把握好色彩使用上一個度的問題,充分運用色彩聯想,以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色彩表現力是不分國界的,它是各國、地域之間傳遞資訊所使用的最簡單的符號。封面的色彩處理是設計重要一關,得體的色彩表現和藝術處理,能在讀者的視覺中產生奪目的效果。色彩的運用要考慮內容的需要,用不同色彩對比的效果,來表達不同內容和思想,做到在對比中統一協調。

  2.文字。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面符號。封面書名採用中國漢字粗黑字型,古樸、自然、大氣、醒目。擠身向世界展示中國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既符合當下世界流行的中國文化熱潮,又對介紹書的內容起到雙重作用,使書籍產生出豐富的內涵,增強書的吸引力。在文字的編排上,一定要清晰條理,明確閱讀順序。例如,對封底大段文字進行合理的隔離,為讀者創造最佳的閱讀條理空間。

  3.圖形。圖形,首要的宗旨是對文字內容作清晰的視覺說明,同時對書籍起到藝術裝飾和美化作用,有助於對作品意思的解讀,有助於對行業精神的發現和挖掘。設計中運用影象,可以突出行業特徵,賦予書籍資訊傳達的直觀性、擴大受眾接受書籍傳遞資訊範圍、強化造型動感。我在圖形上放大飛機尾翼形狀,動感與特點強,更能加深行業印象。

  《南航記事》的封面色彩,使用本企業用色――南航藍,定為畫面主色調,橫貫封面、封脊、封底,企業特徵明顯。紅色、金黃色是中華民族傳統色,對比時尚現代感強烈的南航藍,使得畫面明亮奪目,中國風情濃郁。用這種理念設計創作,充分體現書貌的特點,展現其民族性,折射出一個時代的設計風格,體現出一個地域、一個國家的文化格調和藝術水準。我深深感悟到,做到大力弘揚和繼承本民族的東西,正是我們“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應有的理念。

  二、商業性意識

  書籍裝幀,既是精神產品,又是物質產品,它一旦進入社會交換領域,也就成了商品,因此書籍裝幀還有商品屬性。

  書籍在商品流通的環節中,商業設計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首先,沒有好的裝幀設計,就不可能有經營成功的商業,設計優良的裝幀,使書籍經過流通過程能得到讀者的認可與青睞。在商業活動中,書籍應有自己鮮明而筒潔的視覺形象。為此,要對同行業的書籍市場進行調查比較、分析,避免同類撞車。經過資料蒐集分析,美國AA航空公司書冊是以低視角的攝影圖片做市場的敲門磚,以“天大地大我最大”為設計理念。展現“鷹派”航空霸主地位。還有美國花旗匯豐銀行,運用“水生財”攝影圖片作為主打圖,寓意銀行“生財經”。

  《南航紀事》封面設計思想意識是展現了一個快速崛起形象。借幾何圖形飛行尾翼,突出航空新勢力快速趕超的一面。展現挑戰現今國際航空霸主們地位雄心壯志。同樣獲得市場認可。

  市場經濟下的書籍裝幀藝術離不開市場需求,所以瞭解有關市場背景至關重要。如不瞭解市場的要求,書籍裝幀設計實際上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價值。

  其實,在書籍裝幀設計和市場的關係中,書籍裝幀藝術具有對市場需求的引導作用,這是由設計本身所具有的創造性和未來性所決定的,它不僅能適應市場需求,而且還能創造出市場需求。這種新的市場需求,實際上是由新設計思想意識引發的,那就是突破原來的設計框框,大膽使用現代流行時尚設計理念,提高書籍裝幀水平。因此,可以說,是書籍裝幀藝術設計創造了一個新的書籍市場。

  市場經濟推動著商業大潮,使一直被視為專業性強的行業書籍裝幀設計,也在洶湧的大潮中改變了原有矮板色調單一的面貌。商業大潮的神奇魔力,不但提高了書籍裝幀藝術的地位,而且還塑造書籍裝幀風格的流行傾向。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審美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對書籍裝幀的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

  書籍裝幀設計的使用的材料與印刷工藝上越來越講究了。貴重材料的運用也越來越多,前些年書籍裝幀界出現了“金銀熱”的現象。目前,隨著印刷工藝、裝訂工藝的不斷提升,我國的“書臉”的確在精緻和豪華上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燙金壓膜屢見不鮮,撒金粉加硬皮、用PVC材料做封面等等,各具風格的設計層出不窮。《南航紀事》的內硬本就是在布紋上壓銀,做凹陷效果,有厚實、層次感,這種獨特的風格出現來後,受到出版者的好評。書籍裝幀的藝術性總是為出版者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為發行增添了很高的印數,精美的書籍裝幀就是一個無聲的推銷員,本身就有一個廣告作用。

  漂亮的封面像一張好廣告,能喚起人們的購買慾望,使讀者下決心完成他們的購買。由於裝幀質量不同,在圖書市場中的銷售效果也很不相同,精美的裝幀可以成為書籍的附加值,書籍裝幀藝術本身也可以成為圖書市場的賣點。它所包含的商業性應理解為一種蘊涵在書籍裝幀設計中的市場意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運作外向型世界級大企業文化宣傳時,即出版圖書、畫冊時,應把企業文化的世界性和商業性充分表現出來,這樣有助於企業走出國門,佔領並開拓海外市場。這樣裝幀設計出來的書籍,才可能有市場競爭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南航紀事》贏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文獻

  [1]呂敬人.書藝問道[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

  [2]呂敬人.書籍設計教程[M].湖北美術出版社,2005.

  [3]現代藝術鑑賞辭典[M].學苑出版社,1989.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