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原因和經過
長征的勝利表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那麼,你知道當年中國工農紅軍為什麼要長征嗎?下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
紅軍長征路線圖
紅軍為什麼要長征的原因
由於中共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和軍事顧問李德等人左傾軍事主義的錯誤領導,以及敵強我弱。雖然紅軍英勇奮戰一年,付出重大傷亡,但是未能粉碎敵人的第五次“圍剿”。黨中央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繼而開始了兩萬五千裡的長征。
紅軍長征各階段分析
長征準備階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長征失利階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長征轉折階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堅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階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發展鞏固和南下受挫階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大會師階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各部隊
紅軍長征的經過
第一支是中央紅軍***後改稱紅一方面軍***,於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發,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陝西的吳起鎮***今吳旗縣***,行程達二萬五千裡;
第二支是紅二十五軍***後編入紅一方面軍***,於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羅山何家衝出發,1935年9月15日到達陝西延川永坪鎮,同陝甘紅軍會師,合編為紅十五軍團,行程近萬里,最早到達陝北的一支紅軍 。
第三支是紅四方面軍,於1935年5月初放棄川陝蘇區,由彰明、中壩、青川、平武等地出發,向岷江地區西進,1936年10月9日到達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會師,行程一萬餘里;
第四支是紅二、紅六軍團***後同紅一方面軍第三十二軍合編為紅二方面軍***,於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劉家坪等地出發,1936年10月22日到達會寧以東的將臺堡,同紅一方面軍會師,行程兩萬餘里。
紅軍長征勝利的偉大意義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在一年中,紅軍長征轉戰十四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儲存和鍛鍊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
眾所周知,從1934年開始到1936年結束的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在整整兩年的時間裡面,紅軍輾轉十四省,突破幾十萬敵軍的包圍封鎖,唱響戰略轉移的凱歌,是人類近現代戰爭史上,凡人譜寫的英雄史詩。
時至今日,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昔日腥風血雨刀、槍相見的地方早已恢復安寧,當富足和安康使我們把前輩們的努力只是看作歷史書中的一頁時,我們又該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這段歷史,去善待並銘記呢?我想真正值得記憶的,能矢志不忘的都已經融匯在我們的民族集體無意識之中,通過我們的基因遺傳代代相延。比如我們中華民族的勤勞善良、純樸敦厚……,“長征精神”是我們民族集體無意識中的一部分嗎?或者說它和我們民族集體無意識中的其他部分有什麼聯絡呢?直接查證“長征精神“是不是民族集體無意識中的組成部份,還需要時間的考驗,但是找出它和我們民族集體無意識中其他組成部分的聯絡確是現在就可以作的工作。
惠於中華文明薰陶的華夏兒女,以孔孟之道、儒家學說等為基礎的民族精神,除了作為修齊治平的政治理念外,還作為一種傳統、一種信念存在於每一個老百姓的心中。在某些情況下就會自覺不自覺的表現出這種精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