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主要成就

  孔子在青年時期就有很大的成就,這離不開他的努力。你知道他有哪些成就?下面由小編列舉孔子幾個方面的成就,希望你喜歡。

  孔子主要成就

  思想上:孔子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罰。

  教育上:他創辦私學,不問出身貴賤和家境貧富,廣收門徒,先後培養的學生有三千人、注意“因材施教”,善於啟發學生思考問題。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要求學生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

  孔子***儒家創始人***鎖定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政治思想成就

  孔子思想形成的原因概括為:春秋時代的需要。歷史文化的積累。生活實踐的昇華。

  孔子思想體系的特點總結為:一是體仁,二是中庸,三是修禮,四是行道。

  孔子學說是仁學,源於民本主義,其主要內容是繼承西周以來的敬德保民思想;“禮”是孔子禮的思想的直接來源。孔子的禮,大則治理國家之大法,小則為人處事之禮貌;無所不及的中庸思想,是孔子學說的哲學方法,也是孔子的唯物主義思想部分中最核心的內容,是辯證法在孔子思想中的典型運用;大同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組織部分,寄託了孔子的遠大政治理想,是孔子入仕行道,終生為之奮鬥的最終目的。

  孔子軍事思想盡管未成體系,但仍是很有價值的。孔子為了使魯國立於不敗之地,提出了“文事”“武事”兼備的著名國策。孔子十分重視軍隊的教育和訓練,提出了“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的命題,不僅在理論上是正確的,而且在實踐上也是有效的。孔子又提出“足食、足兵”,這是其軍事政治思想的中心。他又提倡“義勇”,所謂“義”實際也就是一定的政治觀點問題,由此可認為他在治軍上已開始重視政治思想教育。他還提出“征伐自天子出”的命題和主張,在古代軍事思想史上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孔子人生歷程

  孔子一生命運坎坷,三歲時喪父,二十四歲時母親過世,晚年喪子孔鯉,並且,就連自己的得意門生顏回子路等也是在孔子之前過世。不僅年紀便失去了雙親,並在晚年還要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劇痛。其不幸程度簡直讓我們現代人不禁扼腕嗟嘆!

  孔子的仕途短暫但輝煌。從他五十歲開始做官到他結束仕途不過六年光景。但在此期間他做過中都宰,政績斐然,最終走向仕途的巔峰——代國相***這在當時世襲制的社會條件下可以說是庶民做官的極點了***,但儘管如此,終究是曇花一現,轉瞬即逝,在孔子政治抱負藍圖還沒有來得及開啟就匆匆收場了。這裡有當時魯國國內和國際方面的複雜原因所決定,孔子的政治理想,最終也只能是個理想,當時正值春秋中後期,各國都在為爭霸和兼併戰爭做著預演和準備,當時的各國更期望一種速見成效的理論和實踐,所以當時最受推崇的不是以人性教育為核心,並需要很長時間來“沉澱”的儒家學說,而更樂於選擇和推崇法家,兵家學說的重要原因。這也正是,孔子後半生遊走各國,但無一國正真實踐其政治學說的根本原因,很大程度上不是不被當時統治者所認可,而是當時各國國際國內條件沒有適合儒家學說生根發芽的“土壤”所致。

  孔子有著堅定且熱烈的好學精神的。孔子本人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以只能從其他人對於孔子言行的記錄和描述來對他加以認知和想象了。《論語》正是這樣一部,其弟子記錄孔子言行的著作,是我們現代人瞭解孔子的最重要的文獻。在《論語---學而篇》中,第一句便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可見學習對於孔子的地位。另外,孔子一生中不僅曾多次求教育當時名士,他自少年之時起,就開始求教於各方面的專家,最後集其大成,成為聞名鄉里的博學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