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不長樹的原因有哪些

  在地理學上,草原專指溫帶地區的沒有大樹、地面主要被草本植物覆蓋的植被。草原一般都不會長樹木的,其中有很多原因。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草原上不長樹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草原上不長樹的原因

  人們經過長期的科學考察發現,儘管草原風光多姿,但草原上的泥土很薄,通常只有20釐米左右,即使是茂盛的灌木叢下,土層的厚度也不超過50釐米,再往下,就是堅硬的岩石層。由於土層淺薄,即使雨量充足,土層的含水量仍然不多,而草原地區年降雨量較少,少雨乾旱,具明顯的大陸性氣候。再加上草原上的氣候變化無常,水分蒸發相當快,土層中的水分因而容易喪失。樹木的生長既需要有一定深度的土層,使根系紮根,吸收土壤中豐富的水分和養分,又需要足夠的水分,而草原上卻不具備這兩個基本條件,因而不宜於喬木的生長。

  有些草原之所以不適宜長樹,主要原因有:土壤瘠薄,腐植層薄,水分少,樹木難以紮根和生長。如一棵楊樹一年需要200多公斤水,而在乾旱半乾旱草原就難以生存;水分、養分過於充足,溫度較低的地方也不適宜樹木生長,如草甸草原和溼地,均不適於樹木生存。

  顯然,也有一些草原能種樹,而牧民們為什麼不種樹呢?不少人說,除了草原上不適宜種樹外,歷史上,牧民們長期逐水草而居,四季走場,居無定所,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使他們沒有養成植樹造林的習慣。

  草原的起源

  最廣闊的草原可視為介於環境梯度的中間,其中森林和沙漠分佈在兩端。森林佔據最有利的環境,那裡溼氣充足,可讓喬木為主的高大密集植被生長和存活。沙漠見於水氣缺乏的地方,無法維持永續的植被。草原則位於這兩個極端之間。

  草原起於全球氣候乾冷期***出現在新生代***,與它們常混進的莽原、沙漠、灌叢地相似。其實,禾草科本身***早熟禾科和禾本科***在新生代早期才進化完成。草原最早出現的日期因地而異。在好幾個地區,可在新生代化石中發現一系列植被型別,當時的氣候逐步變遷。如在過去5,000萬年裡,澳大利亞中部熱帶雨林接續被莽原、草原,最後是沙漠所取代。在某些地方,草原擴充套件到接近現代規模的情況僅出現於200萬年前極度乾冷時期,在北方溫帶區稱為“冰期”。

  草原與相關植被型別之間通常會出現一種動態平衡。有時候,乾旱、火災或密集放牧的時段有利於草原形成,其他時候,溼季和沒有重大幹擾時有利於木本植被生長。這些因素在頻率和嚴重性方面的改變可造成植被型別整個的轉變。

  其他草原型別出現於太冷而喬木無法生長的地方,也就是高山或高處林木線以上。南半球溼冷部分的典型草原是叢生草原,以叢生或群集的禾草為主,這些禾草發展出盤根錯結的根莖草墊,讓植被有高低不平的外表。叢生草原出現於不同的緯度。在熱帶,叢生草原見於某些高山的林木線上方,如在新幾內亞和東非洲。在南極海的較高緯度區,叢生草原形成亞南極群島的植被。叢生草原也是紐西蘭寒冷地區和南美洲最南端的典型植被。

  然而,並非所有的天然草原都起於與氣候相關的環境。木本植物可能因其他原因而無法在某些地區生長,禾草便大肆蔓延。原因之一是季節性氾濫或浸水,使季節明顯的亞熱帶部分地區和其他地方較小地區產生並維持大型草原。季節性氾濫亞熱帶草原最佳的例子之一是巴西馬託格羅索***Mato Grosso***的潘特納爾***Pantanal***。在140,000平方公里***54,000平方哩***的地區,草原在一年的一半時間裡擴張,水淺的溼地在另外一半時間裡擴張,小片林地限於溼季沒有氾濫的矮崗。在氣候適合森林生長的其他許多地方,不肥沃或很淺的土壤可讓喬木無法生長,導致草原發展起來。

  由氣候乾旱所造成的最大片天然草原區可分為熱帶草原和溫帶草原兩大類,熱帶草原通常位於沙漠和熱帶森林之間,溫帶草原通常位於沙漠和溫帶森林之間。熱帶草原與稀樹草原***savanna***出現於相同地區,這兩個植被型別之間的差異見仁見智,視喬木多少而定。同樣地,溫帶草原可能散佈著一些灌木或喬木,在接近灌叢地或溫帶森林的地方出現時,界線可能較模糊。

  熱帶草原主要見於東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薩赫勒***Sahel***,還有澳大利亞。溫帶草原主要出現北美洲、阿根廷和橫跨烏克蘭到中國的一條寬大區帶,但在這些地區草原大致已因農業活動而大幅改觀。

  許多原本被視為天然的草原如今被認定是先前生長於邊陲乾燥氣候的森林,因早期人類的干擾使它們轉化。例如,人們相信:紐西蘭南島東部幾乎整個大型低地草原是18世紀歐洲開墾前800裡由玻里尼西亞人***紐西蘭最早的殖民者***焚燒所造成的。

  半天然的草原可能出現在那些以前為了耕種而清除木本植被但後被廢棄的地方,因一再焚燒或放牧使原本的植被無法復原。在潮溼的熱帶地區,這些型別的草原可能非常密集,如東非洲以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為主的草原,或如新幾內亞以沼芒草***Miscanthus floridulus***為主的草原,這兩處的草皆可長至3米***9.8尺0高***。

  各地草原的面積和特點一部分可能決定於草原與人類互動影響的漫長曆史,尤其是透過火這個媒介物。

  草原的介紹

  草原屬於地球生態系統的一種,位於乾旱半乾旱地區,分為熱帶草原、溫帶草原等多種型別。草原上生長的多是草本和木本飼用植物。草原是世界所有植被型別中分佈最廣的地區。世界的草原早有定義:Steppe, Prairie, pampas, veld, savanna。分別是專指蒙古高原草原,以及專指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熱帶的有樹草原。草原儲存的二氧化碳量佔全球總儲存量的34%,有重要碳匯功能,要認真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