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冊歷史日本明治維新試題及答案

  做好試卷複習題,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個途徑。對於這樣的一種學習方法,你想要嘗試一下嗎?讓我們來做一做小編為您準備的這套試卷吧!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高二下冊歷史日本明治維新試題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高二下冊歷史日本明治維新試題

  基礎鞏固

  1.明治維新之前,日本經濟領域出現的“新的因素”是指

  A.農業耕地增加

  B.手工業得到發展

  C.商業城市日益繁榮

  D.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2.下列關於日本德川幕府統治時期的說法有誤的是

  A.天皇、將軍、大名、武士屬統治階級

  B.幕府與藩國並存

  C.士、農、工、商屬被統治階級

  D.強化統治,鞏固中央集權

  3.表明日本封建社會的統治基礎開始動搖的事件是

  A.美國入侵日本

  B.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C.大鹽平八郎起義

  D.《日美親善條約》的簽訂

  4.在閉關鎖國政策下,與外國通商的港口城市是

  A.長崎 B.大阪

  C.江戶 D.京都

  5.下列對近代日本鎖國政策的表述,錯誤的是

  A.有利於防止外國殖民勢力滲透

  B.目的在於維護日本獨立

  C.是日本落後的原因之一

  D.禁止一切外國船隻來日本

  6.德川幕府鎖國政策給日本帶來的最大影響是

  A.抵制了外國對日本的侵略

  B.維護了日本的獨立

  C.促進了日本經濟快速發展

  D.造成了日本的落後

  強化提高

  7.向將軍、大名貸款,出錢購買武士身份,或直接參與藩政,這些歷史現象說明日本商人、資本家、新興地主

  A.已成為推動改革的政治勢力

  B.要求擺脫封建束縛,發展資本主義

  C.不滿幕府統治,要求改革社會現狀

  D.經濟實力增強,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8.下列關於對閉關鎖國時期日本社會狀況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經濟停滯不前

  ②日本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發展

  ③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一些商業城市繁榮起來

  ④出現富甲日本的大商人

  ⑤社會矛盾日趨尖銳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9.下列條款有利於歐美吾家約吏竹工業品大量傾銷日本的是

  A.領事裁判權 B.片面最惠國待遇

  C.議定關稅制度 D.建立租界

  10.《日美親善條約》的簽訂使美國獲得的權益不包括

  A.向京都派駐軍隊

  B.美國在下田派駐領事

  C.日本向美國開放下田和箱館兩個港口

  D.美國享受今後日本給予外國的一切權益

  課外延伸

  11.閱讀以下材料:

  16世紀,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來到日本,同日本發展貿易。……對外貿易限制在長崎一港進行,而且由幕府一手壟斷,至此完成了鎖國。……在鎖國期間,准許同日本貿易的歐洲國家只有和基督教沒有關係的荷蘭。荷蘭把現在的印度尼西亞當作殖民地,以巴達雅亞***雅加達***作為東印度公司的根據地,在長崎設立了分公司。荷蘭向幕府保證不傳播基督教,商船一到長崎,即由商船船長向幕府提交“荷蘭風向書”,報告海外的情況,一直到幕府末年,荷蘭始終採取阻撓其他歐洲國家同日本進行貿易的政策。

  請回答:

  ***1***根據所學知識回答,“16世紀,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來到日本”,當時西方國家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2***根據材料分析,鎖國政策下的日本為何“准許同日本貿易的歐洲國家只有荷蘭”?

  ***3***聯絡所學知識,分析為什麼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能在日本實行兩百多年?

  12.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一 德川幕府統治下,日本社會分為士、農、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級,不同等級的人在社會中的地位不同。士是統治階級,上至將軍、大名,下至一般武士,都屬於“士”這一等級;農民佔全國人口80%,他們世世代代為領主耕種,把收穫的大部分交給領主,還要負擔各種雜役和勞役;工商業者大都住在城市,他們受到統治階級的歧視;處在社會最底層的是“賤民”,他們只能從事一些當時被認為是最低賤的職業。

  ——人教版教科書選修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德川幕府統治時期怎樣的政治狀況?

  ***2***材料二中的圖片反映了什麼現象?對日本社會有何影響?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麼事件?結果如何?

  ***4***綜合以上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19世紀中期日本社會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高考猜想

  1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品經濟的發展也強烈地衝擊著幕藩統治者。將軍和大名的生活日益腐化奢侈,購買大量的各種各樣的商品,需要大量的貨幣,單靠出賣“年貢米”已不能滿足需要,於是就向豪商們借債。據估計,1790年的債務總額高達6 000萬兩黃金,年息300萬石米。一些大名因負債太多,只得讓債主購買武士身份,給予“帶刀”特權和參與藩政的權利。將軍和大名因財政支絀,減少或發不出武士的祿米,使武士的生活陷於困境,不少下級武士淪落到無處安身的地步,成為“浪人”。其中一部分浪人被迫從事當時被認為卑賤的手工業和商業活動,一部分浪人放棄武士身份,去做教師、醫生、作家等。下級武士的淪落和向資產階級的轉化,為明治維新準備了領導者。

  材料二 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的黃金和白銀的比價是1:5,而國際市場上卻是1:15或16,也就是日本的白銀價比國際市場上要貴三倍多。

  請回答:

  ***1***從材料一中你能獲取哪些歷史資訊?

  ***2***面對材料二所述這種狀況,西方商人採取了什麼舉動?

  ***3***材料一、二中的這些變化給日本封建秩序和日本社會帶來什麼影響?

  14.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日本德川幕府實行鎖國政策的國際環境,你怎樣看待這一政策?

  高二下冊歷史日本明治維新試題參考答案

  基礎鞏固

  1.D 在明治維新前,日本出現的新現象是資本主義萌芽。

  2.C 本題考查學生對日本德川幕府統治時期階級結構理解能力。士包括將軍、大名、武士,而它們屬統治階級。

  3.C 日本社會的統治基礎是武士,大鹽平八郎是中下級武士,他領導的武裝起義,日本封建社會的統治基礎開始動搖。

  4.A 日本推行閉關鎖國政策,只允許與中國、朝鮮、荷蘭等國通商,而且只准在長崎一地進行。

  5.D 鎖國政策下的日本允許同中國、朝鮮和荷蘭等國通商。

  6.D 本題主要考查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日本鎖國政策的實行,幾乎完全隔斷了日本經濟與世界市場的聯絡,造成了日本的落後,以至於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因此,這一政策沒有達到抵制外來侵略,維護日本獨立的目的,也沒有促進日本經濟的快速發展。

  強化提高

  7.D 本題為材料選擇題,注意分析材料所隱含的歷史資訊。商品經濟的發展引起了日本社會階級結構和封建等級秩序的變化,商人、資本家和新興地主的地位開始舉足輕重,他們向將軍、大名貸款,出錢購買武士身份,或直接參與藩政,反映了伴隨著其經濟實力的增強,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8.D 閉關鎖國時期的日本社會,雖然封建經濟占主導地位,但經濟也在緩慢發展,因此①表述是錯誤的,排除有①的選項。

  9.C 議定關稅制度使日本喪失了關稅自主權,便利、了外國廉介工業品的輸入。

  10.A 該題意在考查考生否定選擇能力。B、 C、D三項是美國在日本獲得權益,符合題幹“不包括”之意的是A項。

  課外延伸

  11.【解析】本題立足點是從材料中進行提煉和分析,注意與世界史聯絡起來。第***3***問的難度較大,首先從內外因兩方面分析,內因中從政治、經濟、國情和具體政策分析,組織答案。

  答案:

  ***1***新航路開闢,西班牙和葡萄牙開始了早期殖民擴張活動。

  ***2***荷蘭信奉新教,與基督教沒有關係。

  ***3***第一,日本封建社會經濟特點即自然經濟的影響。第二,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維護了封建制度。第三,島國的地理位置,加上推行嚴格的鎖國政策,多次頒佈鎖國令,隔斷了日本與外界的聯絡。同時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夠充分,無力打破日本的閉關鎖國局面。

  12.【解析】解題關鍵是把握材料及圖片反映的歷史現象。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實行等級制度;材料二中的圖片反映的是日本手工業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遭到列強入侵的情況。第***1***、***2***、***3***題可結合所學知識組織答案。第***4***題要結合時代背景進行總結。

  答案:

  ***1***實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把全國所有的人分為士、農、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級,不同等級的人在社會中的地位不同。

  ***2***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影響:①促使自然經濟目益解體;②引起日本社會階級結構和等級秩序的變化,動搖幕府統治基礎;③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加劇了日本幕府統治的危機。

  ***3***黑船事件。強迫日本簽訂《日美親善條約》,打開了日本的大門,使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機之中。

  ***4***推翻幕府統治,趕走外國侵略勢力,進行社會改革,實現富國強兵

  高考猜想

  13.【解析】本題以日本商業經濟發展對社會的影響為依託,考查學生獲取解讀資訊、調動運用知識、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解題關鍵要讀懂材料,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資訊,逐條、逐句分析材料。第***1***題注意從材料中概括、歸納,注意材料中商品經濟發展對統治者中將軍、大名、武士的影響。第***2***題要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第***3***題注意題幹中的限制,“材料一、二”及“封建秩序和日本社會”。

  答案:

  ***1***商品經濟的發展衝擊著幕藩統治者。將軍、大名生活腐化奢侈;中下級武士生活陷於困境;部分下級武士觀念轉變,開始從事其他行業;下級武士逐漸向資產階級轉化,為明治維新準備了領導者。

  ***2***西方商人利用日本市場和國際市場黃金價格的差額,用銀元在日本大量套購黃金。

  ***3***材料一:動搖了封建統治秩序,衝擊幕府統治和等級制度,加劇了幕府統治的危機,同時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加速了日本封建自然經濟的解體,加劇了日本社會危機。材料二:這使日本黃金大量外流,錢價下跌,物價暴漲,經濟混亂,人民生活更加困苦,社會更加動盪不安。

  14.【解析】該題考查了德川幕府時期日本實行鎖國政策的國際環境及對其評價。17世紀德川幕府實行鎖國政策時,西方列強沿著新航路到亞洲進行殖民活動,日本已成為荷蘭等國獵取的物件,結合這一背景分析鎖國政策實行的原因,並對這一政策作出全面的評價。

  答案:

  國際環境:新航路的開闢,資本主義得到發展,西方殖民者利用各種手段進行殖民侵略。

  評價:鎖國政策保護了本國民族的獨立,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防止西方殖民勢力的滲透;但它的實行幾乎完全割斷了日本經濟同世界市場的聯絡,造成了日本的落後,為19世紀中期日本的內外危機埋下了隱患。

""的人

1.2016年黔南州高二下冊歷史期末試卷及答案

2.2016年錦州市高二下冊歷史期末試卷及答案

3.2016年無錫市高二下冊歷史期末試卷及答案

4.2016年泉港一中高二下冊歷史期末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