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戰爭的起因是什麼

  科索沃戰爭是由科索沃危機引發的,而科索沃危機則根源於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解體,那麼你知道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科索沃戰爭的起因,希望能幫到你。

  科索沃戰爭的起因

  1999年2月6日,在美國和北約的壓力下,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舉行和平談判,談判的基礎是美國特使希爾草擬的方案。

  該方案的主要內容是:尊重南聯盟的領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聯盟軍隊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軍”解除武裝,按當地居民人口比例組成新的警察部隊維持治安,北約向科索沃派遣多國部隊保障協議實施。

  這個方案對雙方來說都難以接受,阿族堅持要最終走向獨立,並且不願解除武裝,南聯盟則不同意科索沃獲得自治共和國的地位,亦反對北約部隊進駐科索沃。但是,主持談判的美國和北約表示,這個方案的80%內容不許改變,必須接受,否則拒絕的一方將受到懲罰,其中對南聯盟而言將遭到北約的軍事打擊。在談判陷入僵局後曾一度休會,3月15日復會,阿族代表於18日簽署了協議,但塞爾維亞方面仍然拒絕簽字。3月19日,北約向南聯盟發出最後通牒。3月24日,北約發動了對南聯盟的空中打擊,科索沃戰爭爆發。

  科索沃戰爭的過程

  1999年2月6日,在美國和北約的壓力下,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舉行和平談判,談判的基礎是美國特使希爾草擬的方案。該方案的主要內容是:尊重南聯盟的領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聯盟軍隊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軍”解除武裝,按當地居民人口比例組成新的警察部隊維持治安,北約向科索沃派遣多國部隊保障協議實施。

  但雙方對這個方案都難以接受,阿族堅持要最終走向獨立,並且不願解除武裝,南聯盟則不同意科索沃獲得自治共和國的地位,亦反對北約部隊進駐科索沃。但是,主持談判的美國和北約表示,這個方案的80%內容不許改變,必須接受,否則拒絕的一方將受到懲罰,其中對南聯盟而言將遭到北約的軍事打擊。在談判陷入僵局後曾一度休會,3月15日復會,阿族代表於18日簽署了協議,但塞爾維亞方面仍然拒絕簽字。3月19日,北約向南聯盟發出最後通牒。3月24日,北約發動了對南聯盟的空中打擊,科索沃戰爭爆發。

  與海灣戰爭不同,北約這次戰爭行動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在國際關係史上開創了一個危險的先例,因此受到世界輿論的廣泛批評。

  美國為首的北約憑藉佔絕對優勢的空中力量和高技術武器,以大規模空襲為作戰方式,對南聯盟的軍事目標和基礎設施進行了連續78天的轟炸,給南聯盟造成了重大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也造成了許多無辜平民***包括阿族難民***的傷亡。5月8日,北約戰機用導彈襲擊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導致3人死亡、多人受傷和館舍的毀壞,製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罕見的重大事件,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

  在北約空襲的巨大壓力下,經過俄羅斯、芬蘭等國的斡旋調停,南聯盟最終軟化了立場。6月9日,北約代表和塞爾維亞代表在馬其頓簽署了關於南聯盟軍隊撤出科索沃的具體安排協議,南聯盟軍隊隨即開始撤離科索沃。6月10日,北約正式宣佈暫停對南聯盟的空襲。同一天,聯合國安理會以14票贊成、1票***中國***棄權通過了關於政治解決科索沃問題的決議。歷時兩個半月的科索沃戰爭至此落下帷幕。

  科索沃戰爭的簡介

  科索沃戰爭是由科索沃危機引發的,而科索沃危機則根源於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解體。後由黑山和塞爾維亞組成的南聯盟共和國,反對科索沃獨立。致使雙方矛盾加劇。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干預下,對南聯盟實施軍事打擊。科索沃戰爭以大規模空襲為作戰方式,美國為首的北約憑藉佔絕對優勢的空中力量和高技術武器,對南聯盟的軍事目標和基礎設施進行了連續78天的轟炸,給南聯盟造成了重大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也造成了許多無辜平民***包括阿族難民***的傷亡。結果以南聯盟戰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