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的十大戰役有哪些

  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抗日戰爭的十大戰役介紹,希望能幫助你瞭解。

  抗日戰爭的十大戰役

  抗日戰爭十大戰役分別是淞滬會戰,上高會戰,南京保衛戰,長沙會戰,徐州會戰,武漢保衛戰,桂南會戰,滇緬之戰,湘西會戰,太原會戰。抗日戰爭十大戰役是中國戰爭史上的里程碑,它代表著中國人民驅趕日本侵略者的歷程,同時也象徵著中國人民不畏犧牲,捍衛領土完整的決心。

  上高會戰又被成為錦江會戰,它是抗日戰爭十大戰役之一。上高會戰有“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之稱,所以這場戰役聞名中外。上高會戰爆發在1941年3月15日,日方由圓部和一郎帶領,他指揮兩個師團、一個混合旅團從南昌等地出發,前往上高地區進行攻擊。

  圓部和一郎想通過上高會戰消滅國民黨軍第九戰區第十九集團的主力。此次上高會戰中,中國軍隊消滅了日方指揮官巖永等人,共殲滅敵人一萬六千多人,並且擊落日軍一臺戰鬥機,並繳獲了大量的戰利品。

  蔣介石得知上高會戰大捷後,以軍委會的名義授予了上高會戰主力軍隊74軍一面“飛虎旗”。上高會戰的勝利狠狠打擊了日軍的氣勢,並且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抗擊日軍的信心。除此之外,歷時2個多月的太原會戰也是抗日戰爭十大戰爭之一。太原會戰身為抗日戰爭初期華北戰場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它以顯著的戰績殲滅了三萬多名日軍,沉重地打擊了日軍在華北戰場的力量。

  抗日戰爭的意義

  一: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它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受帝國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恥辱,極大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程序,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三:中國抗戰的勝利創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打敗帝國主義強國的奇蹟,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鬥爭。

  四:中國參與發起成立聯合國併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有力地維護了世界和平。

  抗日戰爭的背景

  九一八事變後,國際局勢發生深刻複雜變化,特別是各主要國家日本侵略中國所採取的綏靖政策,客觀上縱容了世界法西斯勢力的發展和相互勾連。

  中國政府曾將希望寄託於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然而西方政治家們此時主要精力集中於歐洲戰場,未向中國伸出援手。國聯的綏靖主義態度使日本對國際社會不再心存忌憚,它向日本發出了一個錯誤的訊號,嚐到了甜頭的日本從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